词条 | 莱茵省 |
释义 | 简介莱茵省(德语:Rheinprovinz),亦被称为莱茵普鲁士(德语:Rheinpreußen),是1822年1946年间普鲁士和及后的普鲁士自由邦的一个省分。莱茵省由下莱茵和于利希-克利夫斯-贝格组成。莱茵省的首府是科布伦茨,1939年全省有八百万人口。 历史沿革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规定的领土调整,莱茵河两岸土地归普鲁士王国所有,称莱茵省。普鲁士国王的称号添上了莱茵大公这一头衔。1815年4月5日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为庆贺这个地区并入普鲁士还发表了一篇宣言。1871年德国统一后,成为德意志帝国的领土。 1920年,萨尔从莱茵省中分割出来,由国际联盟管理,直至1935年的公民投票后才回归魏玛共和国。同时1920年欧本及马尔梅蒂割让给比利时(德语文化区)。1946年,前莱茵省的地区被分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德语:Nordrhein-Westfalen)和莱茵兰-普法尔茨(德语:Rheinland-Pfalz)两个联邦州,韦茨拉尔划归黑森州。 现今原属莱茵省的地区由萨尔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和莱茵兰-普法尔茨三个联邦州瓜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