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常派
释义

创始人概述

常派创始人常澍田(1890-1945),字雨培,署名梦僧,又名赵兰波,北京人,满族。父亲、伯父均为著名八角鼓票友。常澍田12岁开始走票,1910年正式下海演唱,后拜单弦名家德寿山为师。他的声音高亢甜润,吐字清晰有力。既善唱豪放风格的曲目,也善演轻松幽默的作品。尤以运用声音模拟各种类型的人物见长。有独到的八角鼓敲击法,为后代艺人所继承。擅演曲目有《胭脂》、《挑帘裁衣》、《金山寺》等。

三大派别

最早产生的是单弦三大派,即荣剑尘、常澍田、谢芮芝派,这三大派形成时间大约在民国二十年前后(三十年代)。

创始人简介

常派创始人常澍田生於清光绪十六年(1890)卒於一九四五年。满族郎氏后裔,本名赵兰波,字雨培,号梦僧。八角鼓票友出身,其父明五、伯父明永顺都是京城名票,他自幼向其伯父学习八角鼓杂牌诸曲并唱北板梅花大鼓和联珠快书,十二岁时就随其父到票房走票。宣统二年(1910)以后开始下海成为专业单弦演员,拜德寿山先生为师,能自弹自唱单弦。曾享誉北京、天津、等地还曾首次把单弦带到江南等地演出,深受南京、上海等地观众青睐。他曾在百代、胜利等公司灌制过岔曲《风雨归舟》(解入深山)、《百戏名》、《八花八典》和腰截《大春景》以及单弦《马介甫》、《五圣朝天》、《胭脂》、《金山寺》、《杜小雷》、《挑帘裁衣》、《开吊杀嫂》等片段,是三十年代单弦演员灌唱片最多的。常氏灌制的唱片当时很是脍炙人口,一般的买卖铺户以及各个电台经常播放。现在我们从他的唱片岔曲《风雨归舟》中领略其印象是,嗓音高亢甜润,吐字清晰有力,行腔流畅。值得一提的是,其弟子张剑平先生曾说过,常氏在使用八角鼓的打法上总结了“挝鼓十法”,即:切、掭、碰、撮、簸、推、跪、丁。遗憾的是“挝鼓十法”的具体内容后学们大都不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