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拉古扎 |
释义 | 杜布罗夫尼克古城位于克罗地亚南部的杜布罗夫尼克建于公元7世纪。杜布罗夫尼克依山傍海,风景优美,是欧洲中世纪建筑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座城市,有“城市博物馆”的美称,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城区分为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至今仍保存着14至16世纪建的古城堡,分别体现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等不同的建筑风格。这里已经成为欧洲乃至全球游客理想的旅游和疗养胜地。 杜布罗夫尼克古城海滨 位于克罗地亚南部的杜布罗夫尼克建于公元7世纪。杜布罗夫尼克依山傍海,风景优美,是欧洲中世纪建筑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座城市,有“城市博物馆”的美称,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城区分为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至今仍保存着14至16世纪建的古城堡,分别体现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等不同的建筑风格。这里已经成为欧洲乃至全球游客理想的旅游和疗养胜地。 杜布罗夫尼克古城,克罗地亚最大的旅游中心和疗养胜地和海港城市,历史上是有名的商业、海事中心,始建于公元后7世纪,最初为拜占庭帝国统治,后归属罗马帝国;靠近巴尔干半岛,与意大利半岛相对,面积979平方公里。在达耳玛提亚海岸上向亚得里亚海和地中海开放着,它的港口避风,被很好的保护着。这是游轮停泊的港口附近的景色,一座雄伟的大桥,横跨于山谷之间,杜布罗夫尼克古城依山傍海,风景优美,气候温和,被誉为“亚得里亚海明珠”和“城市博物馆”。城区分为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有十四到十六世纪建的古城堡,建在一块突出海面的巨大的岩石上,城堡的墙用花岗岩砌成,厚5米,高22米,长1940米,墙外有护城河环绕,东面是陆地,西面临海。墙上有许多城堡和炮楼。城内完好地保存着十四世纪的药房、教堂、修道院、古老而华丽的大公宫和壮观的钟楼。杜布罗夫尼克大公府座落于杜布罗夫尼克古城东侧,是城内最具代表性的主要建筑。历史上曾是“共和国”政府所在地。府院建于15世纪,古朴典雅。府内既有办公场所,又有火药库和监狱。因火灾地震,府院历经多次毁建,但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哥特式风格,同时融入巴洛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色。 古名“拉古扎”。克罗地亚东南部港市,最大旅游中心和疗养胜地。位于风景绮丽、气候宜人的达尔马提亚海岸南部石灰岩半岛上。倚山傍海,林木茂盛,是具有中世纪风貌的古城。人口3.1万。建于公元七世纪。中世纪为杜布罗夫尼克城市共和国中心。1815年被奥匈帝国占领,1918年归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铁路通萨拉热窝、贝尔格莱德等地。工业有食品、丝绸、皮革工艺品等。多教堂、钟楼、文艺复兴时代建筑和艺术珍品。有海滨浴场、疗养院。每年夏季在此举行“杜布罗夫尼克之夏”戏剧节。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奈雷特瓦省省会,重要的旅游和海运城市,素有“亚得里亚海滨明珠”的美誉。位于克罗地亚南端,面积364平方公里,人口5.6万。年均气温17℃,冬季平均气温10℃,夏季平均气温26℃,年均降水量约为1020.8毫米,全年日照时间250天。杜布罗夫尼克(斯拉夫语中译为:橡树林)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历史上,该地区曾是海上列强的必争之地。杜市虽为弹丸小城,但却通过施展政治外交手段,在长达800年的时期内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特殊地位。15世纪,杜市进入鼎盛时期,建立了“杜布罗夫尼克共和国”。1806年,拿破仑军队占领该城,“杜布罗夫尼克共和国”时代结束。杜布罗夫尼克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创办于1950年的“杜布罗夫尼克夏季艺术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文学家、诗人和作家汇集于此,献技献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杜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录。杜布罗夫尼克市是奈雷特瓦省省会。杜布罗夫尼克是个海港城市,是克罗地亚最大旅游中心和疗养胜地。这里依山傍海,风景优美,气候温和,被誉为“亚得里亚海明珠”和“城市博物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