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垃圾实名制 |
释义 | 简介杭州试行垃圾实名制,在小区楼道下回收厨房垃圾的垃圾桶里,绿色塑料袋上标明了每袋垃圾的门牌号,居民每天扔厨房垃圾时,旁边还有专人验收打分,得分情况定期公示在小区的“垃圾分类试点积分示意图”上。 由来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聚集,中国不少城市周边,堆积如山、即将被填满的垃圾填埋场警示着“垃圾围城”的危局,而被视为解决途径之一的“垃圾分类”又面临推行难,有的“不分类”,有的“分错类”。和很多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一样,杭州也面临“垃圾围城”困扰。统计显示,仅杭州市区产生的垃圾量,6年就可填满1个西湖。 杭州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所长张束空介绍说,杭州目前常住人口超过870万,每天产生生活垃圾6850吨,去年垃圾产量共达250.2万吨,而垃圾处理能力相对滞后。目前生活垃圾各有一半采用焚烧和填埋的方法,在主城区填埋的垃圾占到70%。据分析,采用填埋措施具有占地面积大、污染水体、散发臭气等诸多弊端,而且大部分城市的填埋场空间已所剩无几。 张束空说,推行垃圾分类,可以让厨房垃圾回归土地、塑料垃圾进行再利用,做好源头“减法”,这是综合成本最低、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杭州自2010年3月25日开始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对应不同颜色垃圾桶。截至目前,共在843个小区推行,约占杭州所有小区的55%。尽管政府做了大量前期宣传和动员,但垃圾分类效果并不明显。政府官员表示,很多居民没有养成分类的习惯或者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于是,一些社区开始尝试垃圾分类“实名制”,希望以此约束居民行为。 具体操作湖滨街道自2010年6月开始最早试点实行垃圾分类“实名制”,参与家庭由刚开始的30多户增加到目前的1200多户。拱墅区大关街道与和睦街道也开始试点实行。在小区楼道下回收厨房垃圾的垃圾桶里,绿色塑料袋上标明了每袋垃圾的门牌号。居民每天扔厨房垃圾时,旁边还有专人验收打分,得分情况定期公示在小区的“垃圾分类试点积分示意图”上。“垃圾分类试点积分示意图”是对垃圾分类的考核,以绿、黄、红三色区分,当天80%以上的垃圾进行准确分类的家庭用绿色标注,60%的用黄色标注,低于40%的则用红色标注。 湖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姚杰说:“哪家做得好,哪家做得不好,一目了然。” 效果居民小区试行垃圾分类“实名制”后,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分类准确率一般都能提高到80%以上,这两项指标均比普通小区高出20%以上。垃圾实名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张束空认为,垃圾分类“实名制”得以产生,是以现实需求为基础,关键是“垃圾困局”已到了不得不处理的时候,而垃圾分类推行的各个环节存在诸多困难。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工作,缓不得但也急不得,更假不得。‘实名制’只是垃圾分类起步阶段的一种特殊办法。”张束空说,当“实名制”真正开始发挥作用时,也就是这种办法退出的时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