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常德跑胡子
释义

“跑胡子” 亦称“字牌”、“纸牌”,在我国某些地区也叫“跑胡纸”、“跑和字”、“二七十”、 “煨胡子”、“棍棍”等。 “常德跑胡子”的正面是白色底子,印着大、小写的中文数字;背面一般为红色,有时也能看到带有金色花纹的点缀物等,外形酷似湘潭特产银片糕。它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发明的,就没有办法去考证了。“跑胡子”的正宗名字是“跑符字”,由于常德方言中,“符”和“胡”有时没有区别,所以写到纸上时,人们往往就写成了“胡”字。

概述

在湖南的西北部,有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它依傍清澈秀丽的沅江,眺望巍峨连绵的武陵山脉,怀抱闻名遐尔的桃花源仙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就是常德。

常德历史文化悠久。文明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常德城始建于战国时代,距今已有2300多年。常德在古代中国称为武州、朗州、鼎州,历来人文鼎盛,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详细介绍

象征着精神文明的纸牌游戏“跑胡子”是最受常德老百姓欢迎的一种游戏。男女老少都会,不管是在家庭聚会上,亲朋好友来做客还是在各门喜事上都能见到“常德跑胡子”的踪影。

跑符字一共有八十张牌,从汉字的一、二、三到十,以及壹、贰、叁到拾,各有四张,其中二、七、十和贰、柒、拾是红色字体,其余字体全是黑色。在玩法上,它的规则和麻将相近,但比麻将有更复杂且更灵活的组合,同时在出牌、吃牌和和牌上,又具有比麻将更多的限制,所以玩起来变化万千,妙趣横生。再与麻将相比,跑符字还有一些麻将无法企及的优势。一是对环境的要求低,只要有一个能玩扑克牌的小台面就行;二是没有麻将那恼人又影响他人的哗哗和牌声;三是这种四个人玩的游戏,每场牌局只需三人在场,坐在庄家对面的人负责给大家数牌,这种差使被称为守“醒”,轮到守“醒”时,既能获得短暂的休息,又能为大家端茶、送水、搞后勤,还可利用这个机会行个方便,要是碰到“三缺一”的情况,三个人也能正常玩。

跑符字的取胜叫作“和牌”,这里“和”字和“胡“字同音。胜局的大小程度由和牌的“兮”数来定,由于兮以“符”为单位,三符兮算一等,超过三符兮时只能按三符兮的整数倍算等数,不足三符兮时不能算一等,兮数越多,等数就越多,所以每局的最终结果则用“等”来算。近些年来不知是谁发明了“番”,就是在等上面加倍,开始是两到五倍,后来加到了最多十倍。最近兴起的“对子符”、“六八番”和“全名堂”可以算出十几倍、几十倍乃至上百倍。

跑符字在牌局中的千变万化,给玩家带来了博弈上的快感,加上计算兮数的繁琐和刺激,所以在常德这片土地上几乎成了无人不会的一种娱乐活动,有时还能听到几岁的小孩子会玩跑符字的趣闻。慢慢的,无数精彩的幽默和笑话在民间广为流传。

跑符字牌面上的数字都有自己的绰号,那是根据它在牌局中担当的角色和汉语方言的谐音所荣获的。先从大写“壹”和小写“一”字来说。“壹”在牌局中的正名叫“大壹”,而它的绰号却叫“牛头”;而“一”的正名叫“小一”,这和常德方言中短裤子的别名“小衣”谐音,所以也有很多牌友称“小一”为“裤子”。玩牌时,往往会因不要牌面上的“小一”,或者把手中起到的“小一”打出去,而受到牌友的取笑,说他不知“羞耻”,连“小衣”都不穿了!因此,这些有趣的绰号使得场上的气氛妙趣横生。跑符字中的“贰”和“二”,由于可以与它俩组合的牌最多,因而地位非常特殊和关键。对它们的叫法也和所有的牌一样,在其前面相应加上“大”字或“小”字。它俩的绰号也很有趣,分别叫作“公贰”和“小娘子”。所谓“公”,是借鉴于公母之分,用公比母大来与“小二”相区别;小娘子是“小两”的谐音,因为常德人说话没有鼻音声母,“娘”、“两”二字拼法一致,加上“二”和“两”在用作数词的时候,意思相同,所以“小二”被戏称为“小娘子”就理所当然了。除此之外,“大叁”叫“撮瓢”,“小三”、“小四”则是“三妹子”和“四妹子”;“小六”是美猴王的扮演者六小龄童,“大伍”则是卖烧饼的“武大郎”,“大陆”的绰号比得更远,居然是香港电视剧《霍元甲》中的“陆大安”,还有“九”和“玖”也十分荣幸地成了“小舅子”和“大舅子“,等等其余数字的绰号也不胜枚举。最为有趣的是把“大捌”比作“河南佬”。这是因为据传河南男子的阳具较大,而常德话中的“八”与在民间有阳具意思的“巴”字刚好谐音的缘故。

有了这些绰号,跑符字的文化内涵又增加了新的内容,由此编纂的幽默、笑话接踵而至,脍炙人口。根据跑符字的规则,谁要是起到三张同样的牌,必须视不同情况,拿在手中或者匍在桌上,这种情况叫做“煨起”;如果起到相同的牌达到四张,那就必须把其中一张“亮出来”,这种情况叫作“提起”。凡是被“煨起”或者“提起”的牌,别人是不能去“和”的,因此一个“超级”笑话应运而生。说的是公公和媳妇同桌玩跑符字,有一局中公公和媳妇的牌型都好,兮数也多,但公公要和的“小一”被媳妇“提起”了,而媳妇需要和的“大捌”又被公公“煨起”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后被场上的第三人和了,于是公公和媳妇相互埋怨起来。媳妇质问公公:“我要的‘大捌’你怎么煨起了呢?”公公也不示弱,以牙还牙道:“你把‘小一’(谐音‘小衣’,在常德方言中寓意为‘短裤子’)都提起了,我的‘大捌’不煨起还有什么用啊!”

说起跑符字的算兮,也真可称得上“与时俱进”,因为兮越多赢数就越多,“名堂”越大刺激就越大。和牌的基础兮是十五符,从十五符起算一等,然后每超出三符兮加一等。从理论上讲,一局牌最多只能和出七十二符兮,折合为二十等。为了尽量增加和牌等数,聪明的常德人先是根据和出的牌中说拥有的红牌数量,分别按十至十二张、一张、十三张以上和没有红牌,规定了称之为“名堂”的“红符”、“点符”、“红乌符”和“黑乌符”。要是和出了名堂,等数就可以成倍增加,这又叫做“翻番”,一倍为一番。和出的牌中要是有十张以上十三张以下的红牌,就算红符,等数翻两番;只有一张红牌算点符,也称“一点朱”,等数翻三番;红牌达到了十三张以上,叫作红转乌,也就是红乌符,可以翻四番;要是没有一张红牌,那就是黑乌符,等数翻五番。

即使是这样,还是不能满足那些玩家的要求。十年前桃源人又发明了更多的加番算法,“对对符”、“全名堂”很快在全国兴起。而且算番的花样有了更多的翻新,要是一段时间不深入了解,就会出现你不懂的花样。为了增加玩跑符字的乐趣,这些所谓红、黑、一点朱的名堂也慢慢累计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称呼。其中红符的别称有“血”和“火”;一点朱的叫法有“独眼龙”、“边打枪”和“残疾人”等;黑乌符的别名最多,什么“墨板”、“关灯”、“瞎子”以及“伸手不见五指”等等不胜枚举。就连一个和牌时的“自摸”,也可用“逮”、“抠”、“舀”、“抓”、“捉”、“趟”甚至“寡妈洗澡”等等来表述,简直快把把汉语表达的手法用到了极至。

长期以来,跑符字的材质一直采用的是铜版纸,正面和背面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油漆涂刷。在常德市郊的武陵区新安村一组,有几个制作跑符字的专业户,每每经过那里,都会看到路边的晒谷坪上,整整齐齐晾着一大版一大版刷好油漆印上数字尚未裁剪的跑符字。随着玩家的迅速增多,跑符字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那些专业户的生意也就越来越红火。常常听人开玩笑,说新安一组的跑符字制作,都快成了武陵区的“支柱产业”。为了方便商家进货,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那几个专业户还把自己的姓名和家里电话号码印在牌面上。虽然招揽了生意,却也惹来了麻烦。有时一些找不到地方发泄输火的赌徒,会在深更半夜照着牌面上的电话打过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劈头盖脸地把从睡梦中惊醒的老板臭骂一顿,埋怨他们生产的跑符字害得他们输了钱。

新安一组的跑符字生产,足足兴旺了好几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寿人在制做跑符字的选材上觅到了先机。他们用丝绸制成的跑符字美观耐用,从质量和手感上都大大优于新安一组的产品,即便是价格贵了几倍甚至十几倍,但还是很快就垄断了几乎整个市场,结束了新安一组的辉煌时代,淘汰了武陵区的这个“支柱产业”。

跑符字博大精深的玩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造就了常德人的聪颖和精明。现在的省城长沙各界,对众多成功的常德人都会另眼相看,并且用“德语系”的“美称”来赞许常德人,甚至还把常德人比作湖南的“犹太人”。特别是在政界,由于省直厅局的领导班子中,几乎都有一个或者几个常德人,所以“无‘德’不成厅”的说法在省内一直流传至今。

不过,跑符字在给常德人带来精神愉悦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赌徒。跑符字的八十年代初期,人们用“三盘挤矮子”的方法论输赢,三个人玩时,每人轮流做庄一局,三局下来以谁的兮数最少为输,输者将受到钻桌子、喝凉水和脸上贴纸条等各式各样的惩罚。后来,慢慢开始用输钱代替惩罚,少则每等一角、两角、一元意思意思,多则两元、五元甚至几十元刺激刺激,因此现在玩跑符字不兴钱的牌局几乎寥寥无几。政府、单位、社区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进行禁赌宣传,公安机关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予以打击和取缔,但始终无法抑制,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效果。出于无奈,同时也出于对现实社会风俗不得已的认可,据说公安部门对玩跑符字兴钱是否为赌博作出了基本界定。一是亲朋戚友在家里玩不算赌博;二是但在宾馆、茶楼等公共场所聚众兴钱,每局输赢在十元以上,并且每场输赢在五百元以上者算赌博。而实际上,多数玩跑符字的常德人,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每当赢钱后,总要把大家叫到餐馆搓上一顿;输者便常常成了被取笑的对象,有时还背上一个“光输皇帝”的绰号。翻译成日语是“光输洋子”;用俄语称呼则成了“输得不亦乐夫(乎)”等等。

当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真正利用跑符字赌博盈利的人也有一些,赌徒们的轶事、怪事、丑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据说一次夜赌中,一个赌徒开始手气不好,整个晚上输了很多。后来终于起到了一手绝好的牌型,和出了很大的黑乌符。由于心情激动,兴奋得直喊“关灯”。前面说过,这“关灯”一词在和牌的时候,被约定为黑乌符,凡是会玩跑符字的人都知道。但是在场的另外几个赌徒,误以为是有公安人员前来抓赌,慌忙关闭电源,桌上的钱和牌全部收藏起来,再也无法算兮,弄得那个和牌的赌徒哭笑不得。

安乡县有一个赌徒,嗜赌如命,输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老婆坚决要和他离婚,这时他才如梦方醒,用菜刀斩断左手的四只手指,痛下决心戒掉跑符字。可是最终还是在赌性的作用下,没能经受住跑符字魅力的诱惑,重操旧业,在手掌上绑橡皮筋插牌,或者把跑符字牌插在一碗米中来赌,旁观者各个啼笑皆非。更有不幸者玩物丧志,甚至危及家庭。

几年前,《常德日报》登了一则消息,说一个农民整天泡在跑符字桌上,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一天,他在场上战得正酣,听到外面有一些小孩儿呼喊,说他的儿子掉到水塘里了,旁边的人都急切地催他快去救人,可他却说等这一局和了再去。结果孩子溺水身亡,全家痛不欲生。当然,象这样的悲剧也只能算 “个案”,其主要根源在于“赌性”的失控,并不在于跑符字在民间流行之必然。

常德人玩跑符字,其兴趣远远胜过其他桌面娱乐游戏,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文化。常德人发明了跑符字,又在博弈中不断发展了跑符字。反过来,正是因为跑符字牌局中的千变万化,开阔了常德人的思维,使得本来就十分精明的常德人更多了一份睿智,这也是常德跑符字文化带来的成效。传说有位领导曾经打了这样的比方,说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领导用人,要像玩跑符字把手上的牌扯活那样,来把手下的人用活。他还嘲笑那些跑符字技术不好的人,手上的几张牌都扯不好,那又怎么用得好单位上的各种人呢?

有一段话可以形容玩家的心情:天天打牌会累死,场场输钱会烦死,次次回想会悔死,没人邀时会憋死,电话一响会喜死,上得场来会忧死,手气不好会躁死,别以为我真会死,偏偏不得死。

为了扩大跑符字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常德的跑符字文化,大概在七、八年前,科星电脑公司的一个小伙子就编出了一套常德跑符字的计算机程序,并且把它传到网上供人下载和对弈。近几年汉寿人出版了一本关于常德跑符字的书;

如今常德跑符字已经有了官方网站,只要申请注册,就可以在线博弈,方便、健康、高雅。很多有识之士曾经说过,跑符字不仅属于常德,更应该属于全国乃至全世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8: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