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常德传论国企
释义

《常德传论国企》该书主要阐述和记录了企业总裁常德传对自己经营管理青岛港20多年来的经验及其管理感悟,主要内容涉及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与决策、职工队伍建设与培训、企业发展战略与决策、企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企业管理与工作效率、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客户服务与客户管理等企业管理各个方面的经验与体会。

 书名:常德传论国企

作者:常德传 译者: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01

ISBN:978-7-5004-7524-8 

本书简介 该书主要阐述和记录了企业总裁常德传对自己经营管理青岛港20多年来的经验及其管理感悟,主要内容涉及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与决策、职工队伍建设与培训、企业发展战略与决策、企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企业管理与工作效率、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客户服务与客户管理等企业管理各个方面的经验与体会。

作者简介 常德传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68年从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毕业,到青岛港从事一线装卸工作,至今在青岛港工作已达40年。现任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首批国际高级职业经理人,中国首批高级职业经理。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客座教授。被誉为中国港口管理界的“教父”。

常德传论国企

目录序青岛港简介

第一章 责任 责任就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

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责任无处不在:父母养儿育女,老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工人生产作业,军人保家卫国,等等,无时无刻不需要责任来支撑。有责任意识,再艰难的处境也摧垮不了你前进的坚强意志;没有责任意识,再顺利的条件也容易让你止步不前;责任意识强,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责任意识差,再小的问题也会成为不可战胜的阻力。

干国企就是要给国家“打工”干国企,就得吃苦受累我就是“工头”带领员工奔向新小康

第二章 发展 什么是发展?虽然国际学术界对这个问题有过长期争议,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基本形成共识,认为发展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简而言之,也就是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在中国,是邓小平首先在这种特有含义上把“发展”这一术语引用到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来的,并根据中国国情做出了独特阐释:中国的发展就是摆脱贫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必须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我们的根本目标。

一切从实际出发历史从来不加注解,发展创造一切2”" href="http://book.jrj.com.cn/book/detail_23870.shtml">挑战“1>2”优势是“抢”出来的

第三章 管理 我很赞同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对管理下的定义:“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开辟了宽广的道路,国有企业将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获得越来越强的生机和活力。但是,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善,都不能取代企业自身的努力,在大体相同的外部条件下,决定国有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只有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强化管理,把企业自身的事情办好,才能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苦练内功,强基固本管好人,干好活抓安全没有“下不为例”管理要上去,重心必须下去既要严管,更得厚爱

第四章 改革 改革是人类不断突破现有消极落后的、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束缚、不断向上飞跃发展的过程。改革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20多个春秋,它的每一个变化为社会所瞩目,每一步进展为群众所关心,每一个成就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因为,国有资产是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坚强支柱。搞好国有企业,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对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改革要抢抓机遇不把一名员工推向社会改革要让老百姓成为最大受益者改革就是要建立起一套“长效机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