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孔维新 |
释义 | 简介孔维新 南京高淳人士 祖籍江苏南京 硕士,是中国博润医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 人物档案孔维新 1960年10月8日出生。高等教育经历:1982年7月:在山东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1984年6月:在法国应用科学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 1988年5月:在法国应用科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1988年-1990年12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系做博士后研究人员。 工作经历: 1992年4月:在法国里昂大学获得博导、教授资格。 1990年-1998年:为法国科学院一级研究员。 1998年9月至今:为法国科学院主任研究员。 2002年起为第三批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 2003年2月起为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 2004年起为中国海洋大学绿卡工程讲座教授 2003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科研工作简历:1984-1988:大肠杆菌甲酸-氢裂解酶系统的遗传学和生理学研究。 1988-1990:细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基磷酸转移酶系统的分子和生物化学研究。 1990-1995:大肠杆菌的镍代谢系统研究。 1995-2006:细菌折叠蛋白的输送机理研究。 2003-2006:利用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海洋细菌的蛋白质分泌和分泌机理。 支持的科研项目:1.1995年1月-1996年12月,从PROCOPE项目中获得6万法郎的资助,用于研究“镍在大肠杆菌氢化酶的合成、转位和组合中的功能”,任课题负责人。 2.1996年12月,从LALIGUE项目中获得5万法郎的资助,用于研究“细菌镍代谢机理”,任课题负责人。 3.1999年1月-12月,获得了26万法郎的资助,用于研究“磷脂在折叠蛋白的输出过程中的功能”,任课题负责人。 4.2000年1月-2001年12月,从“PRA中法先进项目中获得10万法郎的资助,用于研究Tat系统在大肠杆菌致病机理中的作用”。 5.2000年-2003年从欧盟“细胞工厂”项目中获得200万法郎的资助,用于研究“开发全新的Sec-非依赖型折叠蛋白分泌途径生产蛋白”(FP5RDTQLK3-CT-1999-00917),任课题负责人。 6.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利用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海洋细菌的蛋白质分泌和分泌机理,批准号:30328021,40万,2004年-2006年,。 7.科技部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子项目:近海微生物菌种资源整理、整合,批准号:2005DKA21209,190万,2006年-2010年。 荣誉在孔维新硕士的倡导下,以总评估第一的成绩获得了欧盟第五框架细胞工程计划的资助来研究、开发此蛋白质输送系统。 吴龙飞博士主持申请国际大科学计划之一“人类前沿科学计划” 项目“细菌磁性细胞器的起源、作用和应用研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