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
释义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9月1日)

平装: 34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010079578

条形码: 9787010079578

尺寸: 24 x 16.6 x 2.4 cm

重量: 558 g

作者简介

周晓琳(女)、刘玉平(男),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他们长期合作,共同完成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四川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项。出版学术著作《艺术的幽思——琴棋书画》(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学的伦理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作家的文化心态》(巴蜀书社)、《中国古代文学女性形象新论》(作家出版社),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四川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1项。

内容简介

《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内容简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文化研究热的出现,人文地理作为一门具有知识交叉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学科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该学科研究的不断推进及研究成果的不断问世,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将中国古代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地理背景之下,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确立新的研究视点,以人地关系为切入点,以区域和空间为研究主线,通过把握古代文学地域特色,进而深入认识其发生和发展规律、逐渐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诸如屈原与荆楚文化,魏晋文学与中原文化,南北朝诗歌的地域色彩……等研究课题均有不同形式的新成果产生。

目录

绪论一 中国古代文学地域性研究的原因及其意义

绪论二 中国古代文学地域性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学与地理环境的不解之缘

第一节 自然地理的文学呈现

第二节 文学发展的自然地理基础

第三节 古代作家“故乡情结”的地理因子

第二章 古代作家的审美心理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古代作家的审美体验

第二节 “中原”背景与魏、西晋诗歌的抒情特色

第三节 “江南”意象与古代作家的适意生存

第四节 “蜀道难”主题的改写与自由意志的表达

第五节 巴蜀之雨与杜甫审美心态的嬗变

第六节 行走与自然地理之美的文学呈现

第七节 古代作家的审美创造与人文景观

第三章 古代文学的政治品格与政治地理环境

第一节 中国古代作家的“长安情结”

第二节 “金陵”意象与古代作家的怀古心态

第三节 政治地理与古代边塞文学

第四节 “青海”意象与古代作家民族文化心理的嬗变

第五节 政治地理与古代贬谪文学

第六节 逐臣遗迹:激发历史回音的人文景观

第七节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江湖”

第四章 古代文学创作与发展的经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与文学地图的描绘

第二节 中国古代城市文学述略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城乡冲突主题

第四节 区域经济环境影响下的作家饮食习性及文化心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