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课程良方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名:课程良方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9月1日) 平装: 39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61755556 条形码: 9787561755556 商品尺寸: 23.6 x 16.6 x 2.6 cm 商品重量: 662 g 品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课程.良方》设计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精选了施老师在10多年前发表过的论文,从中我们可以重温或发现他的观点、思想以及他的研究方法、治学态度;第二部分是朋友们的纪念论文,主要涉及课程、教学、学习、教师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每篇纪念论文前都有一段作者发自肺腑的感言,这些感言如同被岁月磨砺而愈加明澈的镜子。恍惚的眼前,施老师音容如昔,笑貌宛然——那不经意间遗落尘世的笑声、汗水、沉思,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与施老师朝夕相伴、青春如歌的峥嵘岁月。 作者简介崔允漷,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要出版物有《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课程·良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第二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和原理、策略与研究》(第二主编)、《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丛书》、《课程实施与学校革新丛书》、《基于标准的评价研究丛书》等。近年主要研究工作是参与设计并推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承担教育部课程改革重大课题“学校课程管理指南”、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研究”以及华夏基金会资助项目“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等。 目录前言 第一部分良方文选 课程与课程论 学习与学习理论 论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课程理论的关系 论课程的基础 论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论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简论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 西方课程探究范式评析 泰勒及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 [附件]施良方论著目录 第二部分纪念良方 杜成宪中国课程概念从传统到近代的演变 黄显华研讨课程:求真求善 吴康宁再议课程 黄向阳再论课程价值取向 吴刚平教学改革需要强化课程意识 杨小微新课程实施中若干问题的反思 孔企平关于课程目标模式方法论基础的讨论 徐佳西方校本课程开发的回落与转型 王建军施老师和我的个人课程 郭元祥论学校课程制度及其生成 崔允漷课程理论何为:一种实践的旨向 陈玉琨学习的代价与学习的选择 尹后庆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再思考 丁念金试论学习社会学的构建 唐晓杰知识与能力:追求新的平衡 聂幼犁关于考试改革的思考 周艳关于中小学作业的价值观研究 陈振华中国教育学者何以更好地安身立命 郑金洲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向 朱家雄向瑞吉欧教育学习什么 陈时见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以幼儿适应性发展课程为例 发展课程为例 校长和教师的权力 以实践智慧构筑诗意教育 智慧型教师的素养凝练 论教师的“目标意识” 教师专业发展设计:成人学习的视角 从实践的角度重新解读教师专业发展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