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科学无神论研究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李士菊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2.6 ISBN: 7-01-003605-5 页数: 344页 内容简介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思想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是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一个方面。只有随着不断发展着的实践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思想,才能不断揭示出它蕴含着的新内涵,充分认识它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是永远开放的体系,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只有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思想的研究,才能进一步揭示的探究不断变化着的、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宗教现象,以及它在新形势下发展的规律性。因此,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思想这把宝剑锻造得更加锐利无比、光彩照人,从而进一步以科学的宗教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当代宗教发展中的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根本目的。 目录一 科学无神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基本思想 (一)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宗教观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 三 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基本态度 上篇 科学无神论的历史发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理论来源——西方无神论 一 人类认识的启蒙——古希腊罗马的无神论 二 人类理智的黑夜——中世纪的宗教与无神论 三 人文主义与神本主义的较量——文艺复兴时期的无神论 四 理性的张扬——18世纪法国战斗的无神论 五 理性的沉思——德国特殊的反宗教神学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创立 一 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观 (一) 学生时代马克思宗教思想的转变 (二) 青年恩格斯宗教思想的转变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形成过程 (一)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的新进展——由批判宗教到批判政治 (二)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思想的初步形成——由政治批判到社会批判 (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科学无神论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对宗教经济基础的批判 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形成标志与问世 (一)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形成的标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问世——《共产党宣言》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理论体系 一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一) 自发宗教 (二) 人为宗教 二 宗教的本质 (一) 从神—人的关系看宗教的本质 (二) 从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的关系看宗教的本质 (三) 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本质的科学界定 三 宗教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一) 宗教的社会功能 (二) 宗教的社会作用 四 宗教产生的根源 (一) 宗教产生的心理根源 (二) 宗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三) 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五 宗教的消亡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在俄国的传播与发展 一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发展与创新 (一) 时代特征和历史任务 (二) 俄国社会主义时期面临的新情况——社会主义和宗教 (三) 共产党的宗教政策——论工人政党对宗教问题的态度 (四) 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理论基础——《论战斗的唯物主义》、《哲学笔记》等著作中的科学无神论思想 二 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思想的宣传与研究 (一) 普列汉诺夫在俄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地位 (二) 普列汉诺夫对宗教一般问题的探讨 下篇 科学无神论与现时代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宗教问题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长期存在的根源 二 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宗教的社会性质 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的特点 (一) 宗教的长期性 (二) 宗教的群众性 (三) 宗教的民族性 (四) 宗教的国际性 (五) 宗教的复杂性 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宗教政策和爱国统一战线 (一) 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 (二) 关于建立党与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问题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中有争议的问题 一 关于宗教本质问题的争论 二 对宗教社会功能的再认识 三 众说纷纭的宗教定义 第七章 正确认识当代复杂的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 一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新宗教”吗? (一) 对宗教与马克思主义“等同论”的研究批判 (二) 对宗教与马克思主义“趋同论”的研究批判 (三) 怎样理解恩格斯关于早期基督教与“共产主义”关系的一些论述 二 关于近代宗教“世俗化” (一) 何谓宗教“世俗化” (二) 宗教“世俗化”与“宗教热” 三 透视“世纪末邪教” (一) 邪教不是宗教 (二) 邪教为何能迷惑人? (三) 与“法轮功”斗争的思考 第八章 专题研究 一 宗教与经济——《资本论》中的宗教思想及其相关研究 (一) 《资本论》中研究宗教理论的方法论思想 (二)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宗教化现象”的研究 (三) 宗教与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 二 宗教与艺术——《神圣家族》等著作中关于宗教艺术的理论及其应用 (一) 关于宗教、艺术的产生问题 (二) 宗教与艺术的关系 三 宗教与科学——《自然辩证法》等著作对伪科学的揭露及其深远意义 (一) 科学与宗教的分离与对立 (二) 自然科学战胜宗教神学的必然趋势 (三) 自然科学家为什么会有宗教信仰 第九章 科学无神论教育 一 进行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 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内容 (一) 加强自然科学的无神论教育 (二) 加强社会科学的无神论教育 (三) 加强哲学的无神论教育 三 进行科学无神论教育应注意区分的几个问题 (一) 宣传科学无神论与宗教信仰自由是否相悖? (二)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宗教有神论是引导还是倡导? 四 共产党员要成为自觉的科学无神论者 (一) 共产党员树立科学无神论的世界观是党的性质决定的 (二) 共产党员树立科学无神论的世界观是党的纪律的严格要求 (三) 自觉的科学无神论者应具备的素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