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 |
释义 | 基本信息书名: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 作者:袁成毅//荣维木 市场价: ¥29.8 元 ISBN:9787501337859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8-12-01 第1版 2008-12-01 第1次印刷 开 本:16开 页 数:189页 类 别: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中国史 本书目录第一编 关于现代化范式的讨论 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和“革命范式”的若干思考 一、旧范式、新范式与现代化范式:必先正名 二、关于“真正意义的现代化”与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 三、关于“民族独立与现代化”的联系 四、关于理论假设与历史事实 五、关于“范式转换”与“范式代替” 现代化视野中的抗日战争 一、从革命史范式到现代化范式的视角转变 二、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正常的工业化发展进程 三、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怎样以现代化的视角解读抗日战争 一、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二、中国的抗日战争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抗战时期胡适对中日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反思 一、对晚清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评价 二、中国和日本: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两种文化反应类型 三、余论 第二编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日本全面侵华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挫折 一、中国各派势力的逐步团结 二、南京政府发展经济的新气象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高峰 四、现代化进程被粗暴打断 关于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有关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的学术史考察 二、战后初期国民政府关于抗战财产损失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三、关于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的价值计算问题 四、余论:进一步开展抗战时期中国财产损失研究的几点想法 日本侵华战争与中国民众的觉醒 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第三编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区域工业化进程的破坏 日本侵华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破坏:以上海闸北为例 一、1900至1937年的闸北现代化 二、日军侵略闸北 三、闸北的现代化进程的中断及其后果 区域工业化进程的重创:抗战时期浙江工业损失初探 一、战前浙江工业基础 二、战争对于浙江工业基础的破坏 三、战时浙江工业损失概数 关于东北沦陷时期殖民地形态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伪满洲国政权的性质 二、关于日伪时期的劳动统制政策及华北劳动力的移入 三、关于伪满洲国的“建设”与“开发” 四、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的战争罪行 导语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论文集在已有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分三编11个专题,呈现了不同作者对于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这一命题的多种理解和解读:一方面,强调了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当时正在经历的现代化进程的破坏作用,另一方面也注意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应对日本侵略的过程中,中国一些新的现代化因素的生长,诠释了“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百年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观点。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