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岔河自然村 |
释义 | 1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团田乡岔河自然村岔河自然村隶属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团田乡绿叶村,属于山区。位于团田乡西南边,距离绿叶村委会8公里,距离团田乡27公里。国土面积5.2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2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268亩,其中人均耕地1.30亩;有林地7521.6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8户,有乡村人口194人,其中农业人口194人,劳动力9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3人。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0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8.61万元,占总收入的80.1%;畜牧业收入1.76万元,占总收入的7.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49头,肉牛24头,肉羊10头);渔业收入0.17万元,占总收入的 0.7%;林业收入1.76万元,占总收入的7.6%;第二、三产业收入0.38万元,占总收入的1.6%;工资性收入0.38万元,占总收入的1.6%。农民人均纯收入924元,农民收入以农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3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人(占劳动力的0.3 %),在省内务工2人。 2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龙武镇岔河自然村岔河村隶属于龙武镇法乌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龙武镇西南边,距离村委会所在地3公里,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国土面积5.09平方公里,海拔1,440米,年平均气温21.40 ℃,年降水量950毫米,适宜种植蔬菜、白萝卜等农作物。有耕地658.49亩,其中人均耕地3.31亩;有林地6,452.15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1户,有乡村人口200人,其中农业人口200人,劳动力12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2人。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8万元,占总收入的58.06%;畜牧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9.5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6头,肉牛4头);第二、三产业收入7万元,占总收入的22.58%;工资性收入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7人(占劳动力的5.69%),在省内务工7人。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3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异龙镇岔河自然村岔河自然村隶属于异龙镇银柱塘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银柱塘村委会3.5 公里,距离异龙镇政府19公里。国土面积1.64平方公里,海拔1430米,年平均气温18 ℃,年降水量60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包谷等农作物。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0.50亩(其中:田18亩,地62.50亩),人均耕地3亩,主要种植考烟等作物;拥有林地237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1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7亩,主要种植柑桔、核桃等经济林果。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户,有乡村人口23人,其中农业人口23人,劳动力1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人。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4万元,占总收入的68%;畜牧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3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9头,肉牛4头,出栏肉鸡75只)。农民人均纯收入861元,农民收入以烤烟等为主。 4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大寨乡岔河自然村岔河自然村隶属于大寨乡箐脚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大寨乡西边,距离村委会3.6公里,距离乡政府10公里。国土面积1.4平方公里,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25℃,年降水量25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322亩,其中人均耕地1.67亩;有林地624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5户,有乡村人口182人,其中农业人口182人,劳动力12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5人。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9.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3万元,占总收入的68.06%;畜牧业收入3.8万元,占总收入的4.6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5头,肉牛5头);林业收入1.6万元,占总收入的8.38%;第二、三产业收入0.2万元,占总收入的1.05%;工资性收入0.5万元,占总收入的2.62%。农民人均纯收入78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人(占劳动力的0.55%),在省内务工1人。 5、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岔河自然村岔河自然村隶属于联珠镇义勇村委会行政村,属于 山区。位于镇边,距离 村委会3.00 公里,距离 镇34.00公里。国土面积1.00平方公里,海拔1,680.00米,年平均气温15.00 ℃,年降水量1,32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 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158.00亩,其中人均耕地2.20亩;有林地745.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5户,有乡村人口71人,其中农业人口71人,劳动力3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7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686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路,无路灯。有7户饮用井水,有1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拥有电视机农户1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20 %、 %和6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5户,(分别占总数的 66%)。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或不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7.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摩托车15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5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2.00亩,有效灌溉率为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4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6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为主,有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5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诗礼乡岔河自然村◎ 村情概况岔河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诗礼乡牌坊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诗礼乡西边,距离村委会0.50 公里,距离 镇10.00公里。国土面积1.34平方公里,海拔1,900.00米,年平均气温16.00 ℃,年降水量1,400.00毫米,适宜种植泡核桃、蚕桑等农作物。有耕地355.00亩,其中人均耕地0.68亩;有林地1,382.00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31户,有乡村人口528人,其中农业人口525人,劳动力24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15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0.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236.00 元。该村属于其他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01户通自来水,有30户饮用井水,有128户通电,有88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8 %、67 %和90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户(分别占总数的 37 %和 23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 土 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00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7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4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建有小水窖14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20.00亩,有效灌溉率为 62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2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2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 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2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6 云南省保山市鸡飞乡岔河自然村◎ 村情概况岔河自然村隶属于鸡飞乡鸡飞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鸡飞乡西南边,距离鸡飞村委会4公里,距离鸡飞乡政府18公里。国土面积有2.81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7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945亩,其中人均耕地5.08亩;有林地264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1户,有乡村人口186人,其中农业人口186人,劳动力12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5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5.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 自然资源该自然村有耕地总面积945亩(其中:田61亩,地884亩),人均耕地5.08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2646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91亩,人均经济林果地3.72亩,主要种植泡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5亩;荒山荒地面积600亩。 ◎ 基础设施该自然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 、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48户通自来水,有3户饮用井水。有51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5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1户(分别占总数的100%和100%)。 该自然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8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2辆,摩托车48辆。 该自然村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建有小水窖3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61亩,有效灌溉率为6.4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1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3亩。 该自然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自然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5.6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6.8万元,占总收入的48.6%;畜牧业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7.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74头,肉牛62头,肉羊96头);林业收入24.5万元,占总收入的32.4%;第二、三产业收入5.3万元,占总收入的7%;工资性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1.3%。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万元。 7 重庆市奉节县竹园镇自然村岔河村隶属于重庆市奉节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的大巴山脉,位于长江北岸,距奉节县城73公里,距离重庆市区466公里左右,是连接竹园镇市场、高治村—奉节县城的交通要道,也是必经之路。人口总量约1万人,因岔河位于竹园、高治两河流交汇处,故取名为岔河,邻村有龙池乡,吴山村,高治村,茂林成荫,人勤物丰,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四季分明。 村内企业:沙石厂,白薯类粉丝厂,食品厂,摩托车配件厂,植物油加工厂,水泥预制构件厂,加油站,养殖场等。 主要农产品:高粱,小青南瓜,草莓,茅菜,水稻,木瓜,红薯,土豆,玉米等。 临近景区:白马寨、红马寨、金狮寨、宝塔寨,民间戏称为:红马对白马,金狮对宝塔,以及道教圣地九龙观等。 村内资源:铝土,金,煤矿等。 村里单位:岔河村小学,岔河村居民委员会 8 云南省大理巍山县南诏镇岔河自然村◎ 村情概况岔河村隶属于南诏镇鸡碧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南诏镇北边,距离鸡碧村委会0.5公里,距离南诏镇1公里。国土面积355亩,海拔1730米,年平均气温16.3℃,年降水量735.7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38亩,其中人均耕地0.5亩;有林地19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7户,有乡村人口267人,其中农业人口267人,劳动力14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3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5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二三产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38亩(其中:田98亩,地40亩),人均耕地0.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9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9,人均经济林果地0.07亩,主要种植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0亩,其中养殖面积7亩;其他面积188亩。有 等资源。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45户饮用井水,有1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21%)。有57户通电,有3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1%和6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6户(分别占总数的53%和28%)。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5辆。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98亩,有效灌溉率为71%,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13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4.8万元,占总收入的27.2%;畜牧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14.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07头,肉牛16头);渔业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1.8%;占总收入的 %;第二、三产业收入29.2万元,占总收入的53.6%;工资性收入1.5万元,占总收入的2.7%。农民人均纯收入945元,农民收入以二、三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人(占劳动力的21%),在省内务工30人。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57户,共乡村人口267人,其中男性134人,女性133人。其中农业人口267人,劳动力146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62人,彝族4人,其他民族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5公里。该村无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50户,占农户总数的87.7%。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鸡碧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文华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公里,距离中学1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1人,其中小学生28人,中学生3人。 ◎ 村务公开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5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38亩。年末集体总收入0.5万元,有固定资产5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2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公开项目有财务、村务等。 9 恩乐镇五一村民委员会岔河自然村◎ 村情概况岔河自然村隶属于恩乐镇五一村民委员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五一村西北边,距离镇25.00公里,是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12.15平方公里,海拔1,700.00米,年平均气温20.90 ℃,年降水量0.00毫米,适宜种植核桃等农作物。有耕地560亩,其中人均耕地2.18亩;有林地15688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7户,有乡村人口211人,其中农业人口208人,劳动力1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1.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7.82元。该村属于其他,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10 云南省云县茶房乡岔河自然村◎ 村情概况响水村委会岔河村隶属于茶房乡响水行政村,属于 山区。位于茶房乡东南边,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 乡15公里。国土面积1.65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559.6毫米,适宜种植茶叶、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261亩,其中人均耕地1.16亩;有林地385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1户,有乡村人口224人,其中农业人口224人,劳动力12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7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99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茶叶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61亩(其中:田129亩,地132亩),人均耕地1.16亩,主要种植茶叶、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38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34亩,主要种植茶叶、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40亩;荒山荒地90亩,其他面积1692亩。 ◎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3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1.84万元,占总收入的80%;畜牧业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1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头,肉牛7头,肉羊10头);林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7%;工资性收入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99元,农民收入以茶叶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人,在省内务工5人。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6年茶叶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5%。该村目前正在发展龙胆草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龙胆草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61户,共乡村人口224人,其中男性134人,女性90人。其中农业人口224人,劳动力122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彝族10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06人(人员名单附后);享受低保3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公里,距离乡卫生院15公里。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响水小学,中学生就读到茶房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3公里,距离中学1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6人,其中小学生13人,中学生3人。 11 云南省华坪县石龙坝彝族傣族乡岔河村◎ 村情概况岔河村隶属于石龙坝乡民主行政村,属于坝区。位于石龙坝乡东南面,距离民主村委会6公里,距离石龙坝乡8公里。国土面积1763.6亩,海拔1070米,年平均气温21度,年降水量91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耕地341.6亩,其中人均耕地1.4亩;有林地42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8户,有乡村人口230人,其中农业人口222人,劳动力12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0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41.6亩(其中:田101.6亩,地240亩),人均耕地1.4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42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8亩,主要种植芒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亩。草地800亩;荒山荒地200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话,无路灯。有58户饮用井水,有5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5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82.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28户(分别占总数的 52%和48%)。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8公里。拖拉机2辆,摩托车1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0户;建有小水窖3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的农户30户。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12 云南省昌宁县珠街彝族乡岔河自然村◎ 村情概况岔河自然村隶属于珠街彝族乡岔河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珠街乡西边,距离村委会0公里,距离乡8公里,是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4.5平方公里,海拔1640米,年平均气温16 ℃,年降水量82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440亩,人均耕地1.54亩;有林地6201.2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8户,有乡村人口299人,其中农业人口288人,劳动力19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78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1.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93.7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40亩(其中:田163亩,地277亩),人均耕地1.54亩,主要种植烤烟、玉米、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6,201.2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966亩,人均经济林果地6.97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50亩,其中养殖面积10亩;草地0亩;荒山荒地40亩,其他面积20亩。有林材、野生菌等资源。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7户通自来水,有8户饮用井水,有4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61.84%)。有76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75.2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5户(分别占总数的78.95 %和98.68%)。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8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65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户;建有小水窖28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08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亩,有效灌溉率为7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4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1 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13 云南省东川区舍块乡九龙村岔河自然村◎ 村情概况岔河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昆明东川区舍块乡九龙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舍块乡南边,距离九龙村委会5公里,距离舍块乡政府30公里。国土面积2.13平方公里,海拔1348米,年平均气温14 ℃,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30亩,其中人均耕地0.79亩;有林地6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1户,有乡村人口38人,其中农业人口38人,劳动力1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26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0亩(其中:田9亩,地21亩),人均耕地0.79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拥有林地6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亩;水面面积33.85亩,其中养殖面积0亩;草地2313亩;荒山荒地115亩,其他面积100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电,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0户通自来水,有1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11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 90.9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户(分别占总数的63.64%和36.36%)。 该村到乡镇不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3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0辆,摩托车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9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9亩,有效灌溉率为3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9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4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0.5万元,占总收入的4.76%;畜牧业收入6.2万元,占总收入的59.0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4头,肉牛0头,肉羊94头);渔业收入0万元,林业收入0.2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2.4万元,占总收入的22.85%;工资性收入0.2万元,其它收入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2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人(占劳动力的42.1%),在省内务工6人,到省外务工2人。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养殖业等,主要销售往省内。2006年主要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2.40%。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拥有企业0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0个;专业合作组织0个,其中,已登记注册0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0人。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1户,共乡村人口38人,其中男性28人,女性10人。其中农业人口38人,劳动力18人。该村以汉族为主。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8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0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5公里,距离乡卫生院30公里。该村建有公厕0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无人畜混居的农户。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舍块小学,中学生就读到舍块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30公里,距离中学3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人,其中小学生4人,中学生0人。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8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元(人均0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万元,有固定资产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 ◎ 基层组织该村有党员总数2人,党员中男党员2 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卫生、交通方便,能源消耗较大。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要求修通乡村公路 2、要求解决11个沼气池,11个节能灶 ,11个太阳能设备 3、增加卫生设备,改善医疗卫生设备 4、要求解决农业生产用水 14 云南省新平县新化乡岔河村◎ 村情概况岔河村隶属于云南省新平县新化乡白达莫村委会,辖岔河、新寨共2个自然村。位于新化乡西南部,距离新化乡政府27公里,到新化乡政府道路为水泥路,是白达莫村委会所在地。全村民小组国土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7亩,林地6200亩,人均耕地0.9亩。海拔1430米,年平均气温20.6℃,适合种植烤烟、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全村民小组有农户44户,共190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182人,劳动力136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51元,农民收入以烤烟为主。 岔河村今后发展的重点:烤烟、花卉、蔬菜。 ◎ 基础设施该村目前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五通。全村44户农户全部通自来水和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4户,不通有线电视;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4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水泥路面。全村共有31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2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3户;建有坝塘1个,沟渠1000米,小水窖75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43亩。 ◎ 农村经济2010年岔河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20.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8.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8.38%;畜牧业收入11.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73%;林业收入43.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6.49%;外出劳务收入6.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4%。农民人均总收入6332元,人均纯收入3797元。 该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36户,居住于砖混结构住房的农户5户,居住于砖木结构住房的农户3户。 2010年底全村拥有汽车3辆,农用车2辆,拖拉机42台,摩托车29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