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卡拉角勒哈 |
释义 | 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语,意为“黑色的走马”。哈萨克族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歌和马是哈萨克的两只翅膀”。马是哈萨克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伙伴,而“黑走马”更是马中尤物,它形象剽悍雄壮,通体黑亮,走时步伐平稳有力,姿势优美,蹄声犹如铿锵的鼓点。骑上黑走马,犹如进入一种艺术境界,人在舞,马亦在舞。由此而形成了以卡拉角勒哈命名的民间舞蹈和同名乐曲。 卡拉角勒哈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舞蹈,关于它的来源,在哈萨克族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位哈萨克族小伙子发现了一群野马,他挥动套马索套住了一匹非常剽悍的黑色野马。小伙子历尽种种艰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它驯化成一匹上好的走马。当他骑着黑走马回到阿吾勒(家乡)时,乡亲们闻讯纷纷前来祝贺。小伙子在马上和马下,用各种动作自豪而诙谐地表演了他捕捉和驯化黑马的整个过程。从此,以骑马为题材的,表现草原上骏马奔驰时矫健姿态的卡拉角勒哈舞蹈便在哈萨克族民间流传。 卡拉角勒哈男性的动作轻快有力,刚健苍劲,模仿黑走马的走、跑、跳、跃等姿态,在全身一张一弛的律动中表现狙犷、剽悍和豪放的风格。女性的动作优美舒展、活泼含蓄,如显示姑娘美丽而自豪的“花儿赞”,窥视恋人的“羞窥”,前俯后仰的“展裙吊花”等。男女的这些动作,都包含着特定的内容,与表演者的内心情感和幽默诙谐的面部表情融为一体,并根据舞者自身水平可以自由发挥,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和动作。表演者时常把劳动和生活中具有浓厚特色的各种动态揉进舞蹈之中,使卡拉角勒哈的舞蹈语汇和表演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并由此衍化出诸如“擀毡舞”、“挤奶舞”、“绣花舞”、“拉面舞”等舞蹈。 卡拉角勒哈既可以在欢乐的大型集会中,也可以在小小的毡房里进行表演。可以由一人单独跳,也可以双人对跳或多人集体表演。舞法亦可以因人、因地而异。视当时的气氛和环境,有轻松愉快的表演,有刚强有力的表演,也有幽默滑稽的表演,从而得到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哈萨克族人在放牧、劳动之余,常常伴着冬布拉的琴声跳卡拉角勒哈,高歌欢舞达旦。 卡拉角勒哈以同名乐曲伴奏。这种乐曲的节奏感极强,明快活泼,旋律宛如骏马在草原上驰骋。它由哈萨克族的传统乐器冬布拉弹奏,按照舞蹈的快慢来变换节奏,并形成了大同小异的地方特点和个人演奏技巧。 卡拉角勒哈即兴表演时不需要专门的服饰和道具,可以随时随地即兴起舞表演。在民俗活动等演出时需要戴毡帽,穿衬衫和带彩色图案的坎肩,穿长裤和靴子,扎牛皮腰带。 青河县-万人黑走马在2009年8月30日,青河县城却成了万人空巷的盛大欢庆的日子。这个总共只有6.1万人口的县城当日有13288名群众在县城的4个广场演出了声势浩大的哈萨克民族歌舞“卡拉角勒哈”,在欢快的音乐中,青河县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一活动成为了“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当日北京时间11时58分,前来参加万人哈萨克民族歌舞“卡拉角勒哈”展演的地委副书记杨雅芳宣布展演开始,在青河县文化广场、青龙湖广场、音乐喷泉广场和阿热勒乡草原广场上等4个会场同时进行了演出,展演活动以哈萨克族的民间传统舞蹈“卡拉角勒哈”为表现主题,阿肯弹唱和现场冬不拉弹奏为辅助表演。 “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于新疆境内的哈萨克族居住区。自古以来哈萨克族以畜牧业为主,男人骑马放牧,妇女从事挤奶、剪毛、擀毡、熟皮等活动,这种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造就了其丰富多彩的草原文化艺术。“卡拉角勒哈”在哈萨克语中意为“黑色的走马”,马是哈萨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伙伴,而黑走马更是马中尤物。形象中的黑走马形之剽悍雄壮,走时步伐平稳有力,姿态优美,蹄声犹如铿锵的鼓点,骑在黑走马上犹如进入一种艺术境界,人在舞、马亦在舞。由此而形成了以“卡拉角勒哈”命名的民间舞蹈和同名乐曲,“卡拉角勒哈”男子的舞蹈动作轻快有力,女子动作优美舒展,模仿形象逼真。“卡拉角勒哈”是凸显哈萨克民族生活的舞蹈,在后代的生活中以现代歌舞形式所替代。代表着民间文化的“卡拉角勒哈”从民族生活的需求中逐渐走向舞台,又从舞台流传回到民间。目前,传承人的高龄,现代化歌舞的替代,使“卡拉角勒哈”这一民间文化从民间即将消失。 此次青河县大力组织这一活动也是旨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青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木黑提介绍:“阿勒泰地委为了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传统的优秀民间艺术,从去年起要求各中小学的课间操普及卡拉角勒哈,这就为这个民间艺术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据统计,当日参加演出的各族群众的人数达到13288人,演出结束这个活动也创下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