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查应光 |
释义 | 查应光,字宾王,号玄岳先生。休宁(今属安徽)人。查应光不可避免地像古代其安文人一样,走上了科举的道路。万历年间,他考中举人,后来连任几处小官,查应光不愿意一生都窝在小地方谨谨慎慎寒寒酸酸地做一个小小的官吏,心怀鸿鹄之志,于是他一连十多次进京参加会试,但是,求仁之途并不是像查应光想得那么简单,屡试屡不中,十多次的名落孙山给他带来了难以自拔的悲观,以及对仕途的灰心失望,终于打消了他从政的思想,打算从红尘中脱身。 著作于是自称逸民,在家著书教子,开始了他田园般的简单读书生活,查应光勤于笔耕,他的著作除《丽崎轩诗集》外,还有十六卷《丽崎轩文集》,三十卷《靳史》、四卷《禅说》、六十卷《群书纂》、二十卷《古文逸选》、五十卷《檀林慧业》、三十卷《■象录》,以及《四书陶瓶集》、《易经陶瓶集》等。《丽崎轩诗集》共四卷,前三卷为各种文体的诗,第四卷诗词大约各半。这本诗集大概是在崇祯末年刊刻并流传于世的,在诗集的前面,有欧阳铉为之作序,在序中,欧阳铉称赞说“豪犷类青莲,肖逸若陶白。”在查应光的性格中,天性就具有李白那样的豪犷,而仕途的坎坷又令他被迫出世,具有陶渊明似的一种清逸,而他的这种性格又理所当然地反映在他的诗作中,欧阳铉的这种称赞实不为过,另外,还有俞彦,郑元勋所撰写的序文。 历史背景查应光生活在明朝末年,明朝国势日益衰微。自从万历末年以后,清兵就频频向明王朝发动进攻,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伺机入主中原。崇祯九年七月,清军再次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从喜峰口入关南下,接连攻克昌平,顺义、宝坻、雄县、巨州、安州等地,一直攻打了近一个月,到八月间,才逐渐撤退。清军的进攻,不仅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无衣无食,颠沛流离,而且也沉重打击了明王朝,加剧了处于内忧外患中的明王朝的迅速衰败。查应光听到这个消息,填了一首词《念奴娇·兵警》,“北路风尘惊复起,连兵岁戈不息。军中慢恃有长城,关塞浑无垒壁。旬始降殃,旄头更炽,川壑长流血,堪叹应诏,登坛居然豪杰。 遐想渭水垂纶,南阳耕陇,藏器肯轻发?韬钤尊俎无完策,封豕长蛇谁灭!方叔临戎,秉授黄钺,想周宣时节。干将出现非时,一试虞缺。” 诗歌解释这首词的大意是这样的:“近年来,北方边境上的烽火又连起,战事不断,而我们的军队却掉以轻心,认为有一个万里长城就足以挡住敌人雄雄挺进的铁骑,而在关口要塞,全不建筑防御工事,结果使敌兵长驱直入,给我们的人民大众带来深重的灾难,敌兵烧杀抢掠,人民死伤惨重,血流成河。可叹那些朝廷任命的将师,竟然也配得上称为英难豪杰。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象历史上垂钓的姜子牙,南阳躬耕田亩的诸葛亮那样的英才,怎么能够轻易地露面?可是占据着朝廷要职的人又拿不出什么良计妙策,在周宣王时,有方叔率领军队讨伐北方的犭严狁,而如今,又依靠谁消灭那些象大猪长蛇一样凶猛的敌人啊!” 诗歌意义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查应光自称逸民,在家著书教子,但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员,他从本质上是关心国家大事的,是一个不甘心“种豆南山下”的诗人,所以他才会为国家的命运担忧,呼唤能够拯救国运的时代的英难。同样,可以理解,清军在他的心目中,是“虏”,是大猪、长蛇一样的猛兽。 当清军退回塞外的时候,查应光又写下了《晚秋传奴退志感,和程泰华韵》一诗:“朔风边草正萧萧,闻说胡儿尽度辽。向应长驱经旷日,纵教远循肯乘宵?回占斥侯浑销燧,戏取归途故落雕。自是圣恩容出塞,军中谁是霍骠姚?”这首诗的大意是:当呼啸的北风吹拨着北部边疆的草木的时候,听说胡兵终于撤回到辽东了,多少天来,他们长驱直入,横行霸道,现在即使他们退得很远,也不是败退。瞭望敌情的哨兵熄灭了报警的烽火,追击敌兵的军队拾取了以前的猎物凯旋归来。唉,如今朝廷派军队去塞外征伐胡兵,可是有谁能像汉代霍去病那样勇敢善战,威震匈奴呢?” 是啊,虽然清军已经撤退,但诗人和千百万的民众一样,他们都知道清军不是败退,而这种撤退只是一种很短暂的现象,谁又能想像下一次的进攻会不会更加变本加厉呢?而军中的将士,却因为清军的撤退而放松了警惕,可见朝中大将的昏庸,作者不由得又感慨想起了汉代英勇善战驱除匈奴的霍去病。历代的知识分子都是最关心国家命运的,不管他们在朝还是在野,是他们才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撑起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查应光在这种爱国情绪下,诅咒清兵的残暴罪行,轻蔑地称之为“胡儿、奴、虏”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