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查文红 |
释义 | 查文红,女,1950年8月9日生,原籍江苏建湖。1968年8月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1970年6月回上海任普陀区百货公司下属百货商店营业员。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8月,她来到安徽砀山,在魏庙小学义务执教3年多来,从不拿学校一分钱津贴。1998年底,查文红赴安徽农村义务执教的感人事迹,被普陀区评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事”之一,被市评为“上海职工精神文明百件好事”之一。 人物简介1998年,为了看望希望工程的结对学生,47岁的上海下岗女工查文红第一次来到梨花飘香的砀山县,并就此留下,做了一名不拿一分钱工资的支教老师。 2011年9月20日,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事迹头条刊发她的事迹曾经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感动了皖沪两省市人民。然而,就在查文红送走两届小学毕业生后,却病倒在教育最新一届学生的“征程”上。 事迹查文红,女,1950年8月9日生,原籍江苏建湖。1968年8月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1970年6月回上海任普陀区百货公司下属百货商店营业员。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她从报纸上看到“希望工程”的消息后,就每月至少寄30元钱,给安徽砀山曹庄乡一对孤儿马小峰、马小云,供他俩上学读书。这一寄就是整整5年。1997年查文红的丈夫下岗,安徽孤儿马小峰得知这一情况后,起了辍学的念头。查文红急了,她驱车几百里路,来到曹庄乡去看望马小峰一家,鼓励马小峰要继续上学念书,将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1998年她所在的永昌百货总汇歇业,领导上安排她去离家比较远的桃浦商场工作,但她心里想的是安徽农村那些孩子们,便回绝了去桃浦商场工作的安排。武宁百货公司领导了解查文红的心思后,就积极支持她去实现自己的心愿。为了照顾她的经济状况,他们设法从上级部门争取到一个提前退休的名额,查文红提前退休。退休后,同年8月,她再次来到安徽砀山,并在魏庙小学义务执教。她从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做起,主教语文兼教品德。为教好每堂课,她每天在微弱的烛光下备课到深夜,第二天清晨5点多又起床翻书,熟悉教学内容,学校放学后,她还抽时间进行家访。查文红虽然不是教学的科班出身,由于她刻苦钻研,一心扑在教学上,几年来由她执教的学生成绩都有明显提高,班级考试成绩名列全镇小学第一。她在魏庙小学执教3年多来,从不拿学校一分钱津贴,所有开销全部是她自己的。一次学校里给每位老师发了30元奖金,也给了她一份,可她怎么也不肯收这30元钱。她说:“我是为孩子们来的,在这里我感到活得很有价值,这就够了。” 十佳1998年底,查文红赴安徽农村义务执教的感人事迹,被普陀区评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事”之一,被市评为“上海职工精神文明百件好事”之一。 各种奖项1999年5月,又获“安徽省希望工程园丁奖”。2000年3月获“安徽省宿州市希望工程特别贡献奖”,同年6月又获“安徽省儿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1年9月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安徽省师德标兵”,同年12月又获“上海市教师楷模、师德标兵”称号。2001年11月28日,普陀区召开查文红先进事迹报告会,授予查文红“普陀区‘四爱五比’主题活动先进标兵”、“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媒体采访并发出《关于在全区开展向查文红同志学习的通知》,进一步掀起学习查文红的热潮。查文红的先进事迹,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新闻媒体作了多次采访报道,新华社还以《教师的道德楷模——查文红》为题,播发了长篇通讯。上海青年沪剧团、长宁沪剧团还把她的事迹搬上了戏剧舞台。查文红到安徽偏远农村义务执教的感人事迹,在浦江两岸广为传颂,市文明委首次授予查文红“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贡献奖”,评为2001年上海十大精神文明建设新闻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