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九言十六行诗
释义

诗体简介

九言十六行诗是新诗诗体的一种。诗人青岛观海痛感“五四”运动以来,诗歌旧规矩已破而新规矩未立,人民大众对新诗远离的的现状,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有规律可循的新诗诗体。新诗诗体每句九个字,共十六行,四行一节,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产生背景

当下的中国新诗受到社会大众的冷落,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人民大众很少看、读、背诵新诗,新诗内容脱离现实生活,诗的形式怪异,创作与阅读严重脱节。

诗歌理论之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对诗歌形式的一点感悟

先讲两个比喻。一位忧国忧民、民望极高的领导干部,突然一天心血来潮,穿上一件破破烂烂的衣服,身后背一个化肥袋,手中一根打狗棒,蓬头垢面从大街走过。周围的群众还能认出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干部吗?即使认出,内心深处还认可吗?答案是明显的。为什么还是那一个干部,他内在的品质没变,仅仅穿着打扮改变了,人们对他的接受程度就有天壤之别呢?由此看出,形式的重要性。这也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提升内容。内容是香喷喷的牛肉,形式则是盛牛肉的器具。假设这块香喷喷的牛肉放在猪圈的槽子中,不知道人见了还有没有胃口?而同样这块牛肉放在精美的瓷盘中,又有几个人能抵制住诱惑不垂涎三尺呢?由此可见,形式是不可忽略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国人对新诗的探索已近百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之迅速、人们审美意识之提高,仍不尽人意。当今诗歌现状的不容乐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形式的问题。当今大部分诗歌形式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循,让群众敬而远之。确立诗歌的形式是当务之急。

诗歌形式的确立要涉及到言数、行数、押韵及平仄。

诗歌的形式在古代主要有四言、五言和七言三种。这是一两千年来人们普遍接受的诗歌形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后令人豪情顿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读后令人舍己为国。这样好的内容,如果形式变成今天流行的“句子长短变化无规则,诗行无节制,不讲押韵平仄”的“分行散文式诗歌”,读后还能有以上的效果吗?读后还能牢记于心,轻松背出不错一字吗?

首先说言数。写到这里,“分行散文式诗歌”的作者可能要问,那我们仍旧模仿古代写四言、五言和七言吗,这不是旧瓶装新酒吗,自己写作难度增加暂且不说,人们不是同样难以接受吗?对,我们不能旧瓶装新酒,我们要新瓶装新酒,这是因为汉语自身的变化和时代精神的变化。时代精神的变化不用说,单说汉语自身的变化。举例说明:“低头思故乡”的“思”字,今天一般说成“思念”。“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忽”字,今天一般说成“忽然”。汉语自身的变化已很难允许我们模仿古代的四言、五言和七言了。不过,古代诗歌的语言规律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林庚先生发现了“半逗律”。其中五言分为二三,七言分为三四。二四是偶数为阴,三是奇数为阳。二三阴阳相生,变化无穷。三四阴阳相生,变化无穷。这是一种客观规律。推广开来,九言分为四五,十一言分为五六,十三言分为六七……。不过,我认为当前九言应该是主流。

另外,逗号,破折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也可以用在诗中,并代表相应的字数,如逗号可代表一个字,破折号和省略号可代表两个字。而这是古代诗歌中所没有的。

当前,不管写九言、十一言还是十三言,或在诗中兼而有之,首先句式要整齐,最起码句式要有规律的变化。

其次,是行数问题。新诗作者对行数真是到了自由到底的程度。几行的都有。这种一盘散沙的现象,能形成诗歌文化的凝聚力吗?站在民族复兴,弘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一盘散沙的诗歌文化能被其他国家民族尊重吗?正仿佛跳舞,假设人人都在跳舞,但是跳得各不一样,十三亿人有十三亿种跳法,恐怕不能说中国有自己的舞蹈吧。而且大部分人跳过一次之后,并不能重复自己所跳的内容。别人无从学习,很难传播,更不用谈影响力了。

那么说到此,“分行散文式诗歌”作者急不可耐,你认为几行合适呢?古代绝句四行,律诗不是排律的话,一般八行。对,这隐含着数学规律。4=2的二次方,8=2的三次方,那么2的四次方是什么呢?16。2的五次方是什么呢?32……。非常简单,因为真理往往是简单的。“最美的诗歌是数学”,王蒙先生在中国海洋大学演讲时,对此话也深表赞同。我认为16行是非常合适的,四行一节,共四节。这种排列符合“起、承、转、合”、“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规律,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当然,精短的四行、八行诗和稍长一点的32行诗,也很好。

有很多诗人学习西方的十四行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在国际环境下,一提起十四行诗,世界的人们都认为是西方的诗歌,而不是中国本土的诗歌。为弘扬民族文化,恢复中国的诗歌盛唐,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诗歌形式。我们要更广泛地吸收古今中外诗歌的精华,以写出有中华民族特色形式的诗歌。因为在当今世界民族文化竞争中,中华民族的文化竞争力不容乐观,要热爱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不要被西方的文化同化,否则将是全世界华人的悲哀。

最后,诗歌要押韵讲平仄。押韵大家都懂,我主张平仄通押。我们还根据古代的平上去入来写吗?汉语音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成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阴平、阳平舒展和缓,上声、去声急促有力。我们应该用“新平仄”。 “新平仄”中的平是“阴平、阳平”;“新平仄”中的仄是“上声、去声”。

平仄如何讲究呢?诗句中应有规律的平仄相间。有规律的平仄相间应该是古代诗歌最基本的特点,我想也应该是新诗最基本的特点。至于如何是有规律的平仄相间?有多种类型,还需要广大诗歌爱好者在新诗创作中进一步实践。

另外,轻声字如“的”“子”等,也有一定的功能,还要在写作实践中积极探索。我个人认为,“的”字与楚辞中的“兮”字相近,有相似的语言功能。

世界上有华人居住的地方,一定有中国诗的存在,但对中国诗歌的认同,多指古代的四言、五言和七言,而不是当代的“分行散文式诗歌”。这是当代诗人不得不面对的令人痛苦的现实。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有弘扬民族文化,展现华夏风采的使命。当代诗人重任在肩,要积极探索实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新诗形式的探索,闻一多等诗人作出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未发展到极致,需要我们晚辈继续努力。

有固定格式的诗就像夹在两岸中的河流,人们陶醉于其中的美;没有固定格式的诗就像泛滥的洪水,人们一定会远远逃离。

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一些嬉皮士违反正常的生活规律,不刷牙,不洗澡,结果没过多长时间,就纷纷到牙科求医,到皮肤科求医。这是何苦呢,这只能从反面证明了客观规律的正确性。同理,无视人民接受程度、违反诗歌自身的科学规律写作的作者也是要碰壁的。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以上是我对诗歌的一些观点。作为诗歌爱好者,不能妄自菲薄,要勇于摸索、创立中华诗歌的新规矩。诗人是民族复兴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头顶有无与伦比的荣耀,同时肩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努力吧,为了民族的未来!

二〇〇七年五月十二日

诗歌理论之二

一平一仄之谓诗

——九言诗句式的一百零八种变化

新文化运动已近百年,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对新诗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对于新诗的形式研究仍进展不大。很多学习新诗创作的诗歌爱好者,才华横溢,满怀一腔热情,写下大量篇章,却因为形式散漫无规律,引不起人们的阅读快感,更不用谈新诗的广泛传诵了。尤其是初学写诗者,大多感觉好像新诗容易写,但实际却难,这都是因为不知新诗形式的规律,仿佛有人跳舞,毫无套路可言,仅是率性而为的乱舞而已,自己尚不能重复一遍,别人怎能跟你学会,又怎能欣赏呢。以我多年写诗的感悟,写形式无规律的诗歌,是对自身才华的一种浪费。

中国当代诗歌现状让人忧虑,恢复诗之盛唐一直是我的梦想。我常想起亲朋师友多年对自己的关心教导、帮助支持,感恩不已。自己别无所长,只对诗歌有自己的一些独到的见解,愿写出与有缘人交流,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为新诗爱好者推开一扇窗户,为中华诗歌的复兴、中华文明的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周易》中有一句名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确实点出了世界的精髓。那对于诗歌中的阴阳是什么呢?经过对新诗形式十年的苦苦思索,终于悟出诗歌中的阴阳即:平仄。

诗句应有规律地平仄相间。有规律地平仄相间是古代诗歌最基本的特点,也应该是新诗最基本的特点。至于如何是有规律地平仄相间?

对于九言诗,根据林庚先生发现的“半逗律”,可分为四五,或五四组合。先说四字,可分为以下六种有规律的格式:

(1)平平仄仄

(2)仄仄平平

(3)平仄仄平

(4)仄平平仄

(5)平仄平仄

(6)仄平仄平

五字如何处理呢?可以在四字的前面加上一个平字或仄字。如四字第一种格式“平平仄仄”之前加一个平字,成为“平平平仄仄”,加一个仄字,成为“仄平平仄仄”,也就是说,五字有十二种变化。

五字有十二种有规律的格式,如下:

(1)平平平仄仄

(2)仄平平仄仄

(3)平仄仄平平

(4)仄仄仄平平

(5)平平仄仄平

(6)仄平仄仄平

(7)平仄平平仄

(8)仄仄平平仄

(9)平平仄平仄

(10)仄平仄平仄

(11)平仄平仄平

(12)仄仄平仄平

那九言诗四五排列的话,就有七十二种形式,五四排列的话,也有七十二种形式,共144种形式。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五四排列的七十二种形式中间,有一半是与四五排列的形式是重复的,不重复的排列形式一共有108种。所以我们写诗,就有规律可循了。(当然,108种之外,还有别的有规律的排列形式,可认为是108种基础形式上的变形。)

九言的诗句可以尽显108种变化,使其丰富多彩。这比古代的近体诗句式的排列大大丰富了,也给了人们更多的写作空间。至于这108种变化中,哪种排列更易记诵、节奏感更强,还需在写作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一句诗九个字的排列组合确定了,那一句诗与另一句诗之间如何排列呢?我认为可以不顾及古代近体诗中“对”、“粘”等的束缚。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以及各句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可以在108种组合中自己选择。虽然我们有108种变化,但是仍在如来佛祖的手心之中,并没有违背“诗句应有规律地平仄相间”的诗歌规律。这种更加自由并符合诗歌规律的写诗方法这必将对新诗的写作,注入强大的动力,对中华诗歌的再度繁荣产生深远的影响。至于一句诗与另一句诗之间如何排列衔接,诗歌才更工整,更有韵味,更给人以美的享受,也需在写作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下面,顺便说一下九言十六行诗的押韵问题。九言十六行诗分为四小节,每节四行,其中每一节的第二句和第四句要押韵。四小节可押同一个韵,也可押不同的韵。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平一仄之谓诗。这是我的一点思考。这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符合人们的审美规律,必将对中华诗歌、中国文化的复兴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作品举例

梦境系列组诗

作者:青岛观海

春日小河

春日的小河活泼生动

乌黑的蝌蚪东游西荡

阳光在河岸停留许久

它沉浸于花草的芬芳

你从林地的小径走来

一路蒲公英尽情绽放

纵使若干年后的黄昏

仍记得你骄傲的模样

这次一定要长相厮守

同把相爱的歌儿高唱

飘过的白云一定懂得

生命短暂,何须掩藏

鱼游鱼戏,蛙鸣鸟鸣

今日共溶于一段春光

春天的梦平和而绚丽

中间竟没有一缕忧伤

山谷秋泉

清清泉水流过金银花

流向一侧郁郁黑松林

马陆攀上水中的卵石

静静聆听泉水的声音

清清泉水流过野百合

圣洁的仙女轻摇手臂

为它送行,为它祝福

带着她的梦远行万里

彩蝶飞下浓密的树梢

红枣探出两边的石壁

水面的白云变幻无穷

居然使它们惊诧不已

当泉水千折百回而去

谁的双眼中满是寂寥

山顶的巨石俯瞰世间

忆起一声声天荒地老

河床秋韵

史前的巨石阻挡其中

流水从一侧轻松绕过

调皮的儿童躲藏跳跃

小石块击起水花朵朵

巨大的蚌壳露出泥土

诧异地望着郁郁群山

河边挂满浆果的龙葵

一定饱含昔日的思念

秋天的栾树红果累累

在蓝天之下愈加明艳

此时你跃上一块卵石

脸庞仰起如阳光灿烂

愿我们能像小鱼一样

自由嬉戏在每个晨昏

任岁月流云匆匆而过

没谁能惊扰宁静的心

沙湖明月

浩荡的黄河东去千年

深情不忘唯有贺兰山

露重风急我昼夜西来

西来只为我们的誓言

塞外格桑花愈加明艳

北风摇动万顷的芦苇

白昼鹤飞,月夜沙鸣

今夜对沙湖再饮一杯

两峰骆驼已眯起双眼

篝火渐凉,月更空明

天下的旅人可否同心

了却尘沙漫漫故园情

再歌一曲,再歌一曲

你的美让人无法忘怀

遥望月中窈窕的身姿

山河可经起千年期待

日暮海湾

谁相信世间绝伦的美

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当夕阳缓缓落入烟波

空阔苍茫唯天海相连

深红浅碧蕴含的神韵

或许唯有海风能知晓

仿佛又回到若干年前

那个黄昏你倚筑听涛

一尘不染,遗世独立

谁忍心惊扰它的宁静

一种感情会穿越千年

但也如河水在此安宁

我们忘记了身在何处

海鸟低翔,涛声阵阵

岁月的忧伤渐渐平息

只留下饱含深情的吻

峨眉山月

何时能忘却世上恩仇

与绝顶一轮皓月相逢

古木参天,我心何处

渺渺禅音中叶落无声

月映金佛,万山冰雪

你默默无语将我抚慰

哀多少往事已不可追

唯留天地间一片清辉

青衣江水上诗仙东去

已然把明月一同带走

让它充满欢欣与喜悦

随寒暑往来乐而忘忧

漫步天庭已白发苍苍

行程中经历多少蹉跎

琉璃世界中祥瑞万千

依依不舍又匆匆走过

日光城堡

引人赞叹的日光城堡

多少圣贤曾在此驻足

涤除世界的贪婪丑恶

一颗心自有千种欢愉

岩石闪耀古老的荣光

明净的日光直射内心

天空的巨鸟俯身飞落

寻找已然失落的黄金

让纯净的心从此开始

我们或许已耽搁太久

重生的快乐来自天空

柔顺的风把你我挽留

在日光之中缓缓前行

感觉从未如现在轻松

因我们在此寻到真理

寻到真理又抱一而终

饮马长河

彩蝶青鸟,碧草红花

马儿饮水在寂静河滩

回想一幕幕驰骋万里

夜阑人静时正过千山

你一定在小城中等我

那有我们的春花秋月

若干年前你曾答应我

让我的生命饱满欢乐

一丛翠绿蓬勃的水草

难忘红蜻蜓点水之姿

小鱼游出青色的卵石

马儿的眼中露出惊喜

轻轻摇动颈上的铜铃

跑离河岸又步步回头

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寂静山林

当郁郁山林奇花绽放

迟钝的我们还不知晓

若非是你柔声的呼唤

不知还要到何方寻找

这儿没有阴霾的遮盖

唯大片阳光从天而降

泉水从山中曲折而下

带来无数花儿的梦想

当我听见清脆的鸟啼

感觉从未有过的欢欣

它隐含多少智慧慈悲

浸润山林美妙的晨昏

仰视鸟儿简单的窝巢

把心头琐事全然忘怀

山林宛若硕大的磁石

引朵朵白云倾慕赶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8: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