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九龙攒珠:巢湖北岸移民村落的规划与源流 |
释义 | 内容简介《九龙攒珠:巢湖北岸移民村落的规划与源流》共分6章。第1章绪论,说明论文研究的背景、状况、研究的方法与意义以及相关空间的界定;第2章分析影响巢湖北岸村落建筑的自然与社会历史背景;第3章以张家疃为例,具体分析了“九龙攒珠”的特点以及它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应用;第4章通过对洪家疃及其建筑的研究,分析“九龙攒珠”规划方式下的建筑特征;第5章分析“九龙攒珠”的流传过程;第6章对研究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展望,同时也对学界的某些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目录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本书框架 1.6 研究进程与空间界定 第2章 移民村落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 2.1 地理状况 2.2 历史与人口 2.3 移民村落的来源和分布 2.4 移民村落的拓展和组织 第3章 “九龙攒珠”:移民村落的规划 3.1 “九龙攒珠”——张家疃的规划 3.2 “九龙攒珠”在疃中的应用 3.3 “九龙攒珠”的演变——不同地形影响下的村庄规划 3.4 本章 小结 第4章 移民村落的建筑布局与单体设计——以洪家疃为例 4.1 洪家疃的历史地理环境 4.2 风水、规划与水系 4.3 洪家疃建筑分析 第5章 “九龙攒珠”的源流初探 5.1 关于“九龙攒珠”源流的猜想 5.2 板结户和徽州聚落 5.3 移民集散地——饶州聚落与建筑分析 5.4 “九龙攒珠”的源流——赣抚平原的聚落形态 5.5 结语——“不精明的青年” 第6章 研究中的几点思考 6.1 关于江淮的建筑 6.2 关于村落规划和规划师 6.3 关于聚落研究方法 6.4 关于江西建筑群体的区划 附录一附表 附录一附图 附录一附文 跋 致谢 前言巢湖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周边物产丰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2世纪开始,宋元战争在江淮长期拉锯,导致巢湖周边人口流失,社会生产遭到毁灭性破坏。从14世纪开始,在明朝政府的鼓动下,这里遂成为主要移民地之一。来自各地的移民者在此建立家园,建立以宗族为纽带的移民村落。他们的营造一方面有为了适应当时当地实际情况而作的独特移民村落布局,更因移民身上兼具的原居住地文化的影响,而在建设布局上带有强烈的故园特色。加之巢湖北岸兼有半岛型地貌特征,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十分有利,因此时至今日,我们得以较为清晰地观察到这一地区独特的村落规划布局方法——九龙攒珠格局的形态及其依旧充满生机的运转。 “九龙攒珠”,是对巢湖北岸村落形态的一个形象描述。虽然这一规划方法未见正规史籍记载,而是在该地民间口口相传,但从其描述内容与当地移民村落路网、水系、布局相比照看,二者是十分契合的。然而究竟这一布局方式起于何时,源于何地?之前我们不甚了解。长期以来,建筑学界对巢湖北岸传统村落也缺乏足够的关注,对该地区民居的研究更是不充分的,甚至可以说有多处空白。和这种情况相对应的是,作为中国移民史的重要一环,社会学领域对江淮移民对这一地区文化历史形成的重大影响颇为重视,且多有研究。但这些研究结论只限于历史学、人口学的范围。可见,从中国传统建筑聚落研究的角度,对巢湖北岸移民村落规划源流进行研究不仅极具建筑学上的意义与价值;而且对探讨与论证移民史学的观点也具重要借鉴作用。有些问题仅从一方面研究而想得到确切的答案往往是十分吃力的,跨学科的交流,往往事半功倍。因此,研究过程中多学科的交流互证,也为本文的论证提供了很大帮助。 精彩书摘按照形成年代又可分为北、中、南三部。(图4-17)北部是黄麓小学,20世纪30年代张治中倡建,学校建在山坡上。小学北端是张治中父母陵墓,至今也已修葺。 黄麓小学以南至徐家坝北,是村庄中部,张氏和毛氏家族在此定居。区域形成年代约在清中期以后,巷道5条,容纳50户左右。片区建筑东西走向,巷道对准清水塘。塘边有宽3米,长5米的石阶梯,供村人汲水、饮牛。 徐家坝以南部分,村庄呈正方形,南北、东西各长180米左右。是明初徐家坝村基址所在。按“九龙攒珠”规划建造,东西方向有巷道9-10条,互相平行,略向东南倾斜。地面略低于清水塘水平面。不过,和其他“疃”南部的水塘不同,或许是由于后期淤塞的缘故,水塘基本消失,巷道和天井排水直接流入总渠,再汇入灌溉渠浇灌农田。 徐家坝原始状貌印证了上文对“疃”规划原则的某些推测。它规整平面和唐家疃十分近似,其规模也正合明初“屯”的要求。(张治中说:“可容纳100户左右。”)不仅如此,在《洪氏宗谱》第一卷《碑记》中,还发现记载有一些已经消失的地名。特别是徐家坝进入村庄的道口,族谱中记为“九龙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