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九龙营
释义

九龙营,又称九龙山,坐落在贵定县南端的云雾镇所在地,“平中之高原,一山凸出”,山与“平原”结合,犹如一把太师椅,山作椅背,宽大浑厚;万亩良田作椅垫,平坦舒展。山地之间,浑然一体,在空旷的云雾大坝子上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传说九龙营是这样来的,很多年前,窑上、凯口一带山洪暴发,十条巨龙惊天而现,它们沿着珠江水系逆行而上,当游至云雾时,一龙先行,九龙因不能寻到自己的同伴而心急如焚,大发雷霆,顿时,暴雨倾盆,山洪咆哮,九龙在汪洋的洪水里辗转翻腾,卷起阵阵浪涛,垄起一袭平地,堆积如山,形成了今天的“九龙营”。又有传说是因山上有九十九口龙泉而得名。

闲暇之余,邀上亲朋好友,或是携妻带女攀登九龙营,那也不失为一种享受。九龙营顶上的古城堡有东门、北门、西门之分,路大体也有东路、北路、西路,其中北路、西路现在还可以看到平滑的石阶。踏上幽幽的小径,—路上泉水潺潺,苔藓荫荫,绿树簇拥,鸟语花香,一派和谐诱人的自然风光,让人顿生兴致,不觉疲劳。挺拔的青松,苍劲的杉树相互交错,互相掩映,把九龙营装点成了绿色的海洋。穿梭林间,相互追逐嬉戏,实在是妙不可言。

从东路攀登约800米,山势变得渐渐平缓,出现在眼前的是绿油油的草坪。那是品种极佳的蓑衣草,生长密集,常年青绿,生命力极强。走在草坪上,压得草坪“咯吱——咯吱”地响,软绵绵的,好像脚下铺了一层厚实的海绵,怪舒服的。不时有微风拂面,让人倍感清爽。过草坪,草坪中央有一池绿水,称为秋鱼池,池中满是浮萍,不知道池水究竟有多深。走过秋鱼池,便是九龙营的古城墙。城墙顺着山势把山顶围成了一个大圈,足有四、五千平方米。城墙是由大小相当的条石堆砌而成,每块石头都有均匀的纹路,由石匠精细加工而成。城墙宽约2米,高约6米。城门是典型的中国式建筑,由巨大条石拱拢而成,形如“n”字母。

由于经历了战乱,加上百年风雨的侵蚀,如今城墙已是残垣断壁,上面杂草丛生。看着这些土红色的条石,你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城墙当年的雄伟与辉煌。据史料记载,古成墙始建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距今150来年,为古代御敌之用。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扩建为护守营垒。“乡人练永固团,驻扎其上,与忠义团(龙山营古城堡,在今巩固)互为犄角”农民义军潘明杰多次围攻不克,足以见它的坚固。

走进城堡,视线豁然开朗,地面显得更加平坦,置身其中,凉风习习,不觉有种“群山之间,一览无遗”的感慨。放眼望去,一切尽收眼底,前面是欣欣向荣的云雾镇,后面是生机盎然的万亩良田,左面是炊烟袅袅的农庄小院,右面是耸立天边的云雾山。站在上面,不管你是身经百战的将领,还是临阵作战的士兵,都会有种“不破搂兰终不还”的豪情。稍微留神,你会发现城内有很多“地基”。清朝时,上面建有街道、房屋,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造,可容纳上千人。解放后,房屋拆毁。

古有传说,九龙山有龙泉九十九眼。上山后你会发现,龙泉虽没有传说中的那样多,但你仍会发出“四处有龙泉,四方有泉水”的感叹。的确,九龙营每个方向都有龙泉,并且不管你从哪个方向攀登,都会听到泉水叮咚。龙泉水清澈甘甜,喝后回味无穷。云雾地区历来就有“九龙泉水鸟王茶,饮后百日成仙家”妁俗语。每年端午节,周围农民多有上山汲泉水作治病用。上山掬一口水,清凉可口;下山沏一杯云雾茶,飘香四溢。九龙营的龙泉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生在茂密的丛林间,从石缝里挤流。现在有名的龙泉有盐泉、青蛙泉等。顺着山势往下,九龙营周围有天然优质的草场,草青绿细长,常有泉水滋润,长势喜人,周围的孩童常在这儿放牛牧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