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九龙塘鹿野苑 |
释义 | 九龙塘鹿野苑位处香港市区,距九龙塘火车站只步行下分钟路程的说明书野苑,历史由来已久。今天的鹿野苑主要由大雄宝殿、藏经楼、功德堂、齐堂和客堂等组成。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三尊法相壮天的佛像,另奉观音菩萨橡、韦驮像和伽蓝像。藏经楼内则藏有多套《大藏经》。客堂内的佛像,宝殿里的释迦三尊、法器、藏经楼的经书,都与寺院一起经历了近七十年的变迁。 鹿野苑是香港佛教发展史上著名道貌岸然场。开山祖师若舜大和尚,江苏秦县曲塘镇人,俗始吕,八岁出家於镇上之极本庵,十八岁披剃,诣宝华山圆悬县,专精戒律。三十岁到金山寺参方,为宗爷老人所器重。后随老人至楼霞寺。不久老示寂,而若舜和尚不忍殿堂久废,乃询众之促担承住持之职,竭力重修楼霞寺。中兴任务虽艰巨,但在各护法支持下茹苦含辛,终完成重任,使寺运转昌。后来,在香港信众力邀下,若舜和尚南来与金山活佛妙善禅师於利园(即今铜锣湾利园山道貌岸然附近)主持法会。后又於名园、利园举行水陆法会,参加的善信不下十万人,因之生信而皈依者又不下数千,盛况前所未有,更有论者认为此法会乃“香港有知佛法之始”。 自此,若舜和尚南奔北走,为各方人士所敬重,惟檀施俱用於建寺。至1930年机缘所到,於荃湾择地建成精舍。因当时禁建成佛寺,遂於荃湾石围角寺外挂上“楼霞别墅”之名,寺内则名为“鹿野苑”,在寺中供养三宝。寺院用作奉佛、弘法及安们之用途。至1938年若舜和尚难於兼顾两地弘法,遂楼息於鹿野苑,之后三、四年因劳心过度,染疾难医,於1942年圆寂於鹿野苑。 若舜和尚圆寂后,其高徒明常法师继任住持。明常法师亦饱参学之士,曾拜一代佛学大师杨仁山居士门下,虚云老和尚、太虚大师均交口赞叹。1970年,港府因发展荃湾市区,收回鹿野苑所在地段,鹿野苑遂迁离七万英尺旧址。至1978年於九龙塘买入现址。在大加整理装修后,成为今日所见这道场,同年亦正式注册为非牟利有限公司。现任住持八十一岁的超麈法师为当今教界龙象,在越南弘法二十五载,至1978年来港升任住持。其弟子宏勋、宏光等法师,亦俱为独当一面人才。鹿野苑现每月讲经、办法会两次以上,亦接受僧众挂单。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