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九江之行 |
释义 | 书 名:长篇纪实文学《九江之行》 作 者:任志波 单 位:山西省人社厅副处级干部、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等 出版时间:2010年3月 出 版 社:大众文艺出版社 字 数:12万 内容简介:长篇纪实文学《九江之行》一书,以作者2009年10月乘机前往江西九江,参加由国家人社部组织召开的一个会议为主线,讲述了自己的途中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故事,从中展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民航、中国体育、中国旅游、中国空军以及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历程,以此歌颂了伟大祖国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巨变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书中还概括地描写了60年来山西省人事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起步发展。在此基础上,书中从另一个侧面,运用艺术的手笔赞颂了党的几代领导人的丰功伟绩。并对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九八”抗洪、“神七”飞天、奥运盛会等重大事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介绍和颂扬。同时,作者还用文学的语言,多方位、多侧面地描绘和歌颂了伟大祖国的秀美山川和无限风光。 该书由原山西省政协主席郭裕怀先生作序。他在序中写到:“从总体上说,该书应归为游记一类。但一般的游记,大都是记叙一时一地之游,而《九江之行》却是一个系列之作,涉及到许多地方。这使我想到了宋人的《舆地纪胜》、《方舆胜览》,从尽可能全面地记载各地的名胜古迹这一点上说,是有相似之处的,但宋人的书毕竟属于地志,写的很简略。从写法上说,《徐霞客游记》似乎更接近一些,但《游记》又带有探险的性质,着眼点在于山川地理的发现,较少涉及人文方面的内容。我省先贤徐继畲的《瀛寰志略》目光远大深邃,但又专注于政治制度的考察、风土人情的描绘,而较少留意于自然风光。因此可以说,《九江之行》是有其独特性的。希望志波能更好地深入生活,对生活的认知和感受再提高一步、前进一步,并以不倦的耐心坚持下去。社会越是向物化发展,人就越需要倾听本真的、自然的、充满个性的声音,以抚慰精神,使人不致迷失本性。文学有没有动人心魄的力量,能否被时代人心长期需要,就看它能否不断发出清新而睿智的声音,这就需要永不停息地追求。时代需要优秀的作品……”还有一位从国外回来的读者以《江山如画 盛世如歌》为题特意赋诗:“三千里地九霄云,六十岁华日日新。南北江山皆锦绣,人靠精神国靠魂。”而作者中学时代的班主任暨语文老师石浩禄先生更是不甘其后,为作者赋诗《谐行》——贺《九江之行》出刊而作:“任君万里碧空翔,志绽国强六十诞。波音载我爱国诚,谐光沐浴九江行。”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章节先后被黄鹤楼—旅游景点评论网、九江长江大桥旅游指南网、敦煌石窟文物保护中心网、泰山旅游首选友好网、东方明珠网、历史文化网、天下奇闻网、中国旅游网、中国景点网、三晋热线网等数十家媒体转载,如:《一盆紫罗兰》、《武汉之行》、《庐山之旅》、《漫游九江长江堤岸》、《游览合肥包公园》、《观重庆大足荷花山庄随感》。该书出版以来,先后被国家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收藏,并被《山西作家通讯》2010年第2期报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