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茶业口镇
释义

茶业口镇隶属莱城区,位于莱芜市最北部,北依齐鲁古长城和章丘市搭界,东靠淄博市博山区,南邻口镇、苗山镇,西与上游镇接壤。茶业口镇总面积18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万亩,其中山地9.3万亩,辖60个行政村。2002年底全镇总人口3742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1万人。

乡镇简介

茶业口镇是2000年1月8日撤乡并镇后由原腰关乡和茶业口乡合并组成的。腰关和茶业口两个驻地单位最早有移民迁往两地建村。明朝嘉靖末年,郭姓由辛兴迁到腰关建村,村旁有汉代冶炼遗址,众称此地为窑岗,后演化为腰关;明朝中叶,李家迁此建村,因址在茶业河口,故名茶业口。明朝天顺年间茶业口属石城保所辖;清因袭未变,民国初年称为七区;1940年茶业口镇19个村归章丘所辖,1941年茶业口镇分属莱芜县抬头区、茶业镇管辖;1945年10月11日归淄川县管辖,1946年2月回归莱芜;1951年3月为莱芜县第十一区;1958年10月分属吉山人民公社和腰关人民公社;1959年3月两社合并称茶业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称茶业办事处;1985年撤处分乡设腰关乡、荼业口乡两个乡;2000年1月8日合乡并镇称茶业口镇,从此揭开了茶业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经济发展

茶业口镇水资源储量丰富。全镇水资源总量5000多万立方米,年均地表水总量880万立方米,可利用地下水400万立方米,矿泉水100万立方米。主要河流有赢汶河、茶业河、吉山河、嵬石河。赢汶河发源于章丘一带和淄博一带,最宽河床150米,全长约16公里;嵬石河发源于淄博东封山一带,西流与赢河相汇,长约16公里,为季节性河流,河床最大宽度50米。两河交汇后向南曲折300多米流入雪野水库。

茶业口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境内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年平均气温10℃,最热为7月份,最高气温35℃,最高极端气温为39.2 ℃;最冷为1月份,最低气温一l7.5℃,最低极端气温为一22.5℃。全年无霜期192天,年降雨量780毫米,年平均日照数为2629.2小时,平均光能辐射总量为124.01千瓦。土壤为褐土、棕土两大类型,适宜花椒、樱桃、香椿、大枣、板粟、核桃、苹果、桃等林果生产,适宜蔬菜、花生、豆类等油料作物,以及玉米、小麦、地瓜、谷子等粮食作物种植,适宜牛、羊、兔、猪、鸡等畜禽的生产和繁育。全镇已探明的矿藏有10多种,主要有铁石、蛭石、大理石、石灰石等。全镇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林木覆盖率达34%。茶业口镇物产丰富,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地瓜、花生为主,其次是高梁、谷子、大豆等。2002年全镇粮田面积34953亩,粮食总产量7910吨;经济作物 为生姜、大蒜、西瓜等;油料作物为花生、大豆、芝麻等,2002年全镇产花生1274吨,大豆等豆类25吨,全镇有林地面积已达71715亩,其中用材、防护林26193亩,经济林45522亩。林果业已形成了“四大基地”,即杂果基地、花椒基地、樱桃基地、香椿基地,全镇现有苹果、梨、桃、杏等杂果1万亩,花椒2万亩,樱桃2367亩,香椿1000多亩,板栗1000多亩,果园200多个,年产干鲜果7059吨。该镇还盛产柿子,年产鲜柿饼600吨。茶业口镇畜牧业发展较快,畜牧业也是全镇的支柱产业之一。畜牧业以黑山羊、黄牛、豺鸡、长毛兔、猪等畜禽为主,2002年茶业口镇大牲畜存栏4000头,生猪10300头,黑山羊3万只,

家禽13.4万只。2002年茶业口镇有各类拦河坝、塘坝187座,拦水石坊480座,蓄水池320个,境内建有容水100万立方以上的水库3座,50万立方以上水库5座,机井240多眼,总灌溉面积1.6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34080千瓦,农业机械总台数3741台,柴油机575台,电动机1590台,拖拉机400辆。

2002年茶业口镇设高压线路120公里,低压线路200多公里。全镇村村通电话,2002年茶业口镇电话总门数达到5000门,60个行政村村通电话,30多个村成为电话村。到2002年,茶业口镇60个行政村有35个村安装有线或闭路电视设备,最少接收中央、山东等7个频道的节目,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茶业口镇交通便

利,普雪路贯穿该镇南北,共计l5公里;仲临路贯穿该镇东西,共计20公里。该镇处于淄博、济南、莱芜三线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全市第一条隧道陈峪岭隧道在该镇李白杨村,总长528米。

茶业口镇的工业项目与资源紧密联系在一起,共有企业33家,其中重点企业有船厂选矿厂、旺福山矿泉水厂、金来建筑公司、石料加工厂等,2002年企业总产值2300万元。该镇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对外招商引资以加快企业发展,一到2002年全镇“一区两园”建设初成规模。“一区”即山东龙山旅游区,旅游区计划投

资1000万元,区域有观光游览区、水上游乐区、民俗村、仿古园林区、综合服务区等,每年举办民俗文化节两次,游区综合开发对活跃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两园”即腰关工贸园和茶业口商贸园。腰关工贸园2001年、2002年两年引进企业项目4个,园区建设投入资金。106万元。茶业口商贸园,重点加强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商贸园共有个体商户906户,仅2002年新发展个体私营户98家,实现个体工商税收81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10%,居莱城区前列。在政府驻地已初步

形成了以商品批发、五金交电、个体运输、农副产品加工购销、个体养殖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网络,现园内建商住楼100多栋,带动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完善。2000年被莱城区评为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

茶业口镇是纯山区,基本建设是茶业口镇实施富民强村工程的重要一环。近几年山水林田路得到了综合治理,极大改善了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02年全镇共计完成基本建设项目110多项,总投资1000万元。水利建设成绩显著,嵬石河流域、汪洋台流域治理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两条流域共建成拦河坝30多道,增加蓄水50万方,形成了水连水、坝连坝、碧水蓝天的壮美景观。产业调整卓有成效,生姜、大蒜、中药材、朝天椒、旱藕、花椒、樱桃、板栗、波尔山羊、豺鸡等经济品种均形成了较大生产规模,农民收入有较大提高。茶业口镇现在60个村,村村班子正气,落后班子全部得到转化,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较强,2000年被

市委市政府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在招商引资方面,2001年以来茶业口镇发挥资源优势,先后引进资金1400多万元,旺福山矿泉水厂、船厂选矿厂、龙山旅游开发公司、小肥羊加工厂、华金石材厂等10多个重点项目先后落户茶业口镇,为山区经济注入了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茶业口镇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吃、穿、住、行、用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30多个村进行了旧村改造或搬迁,85%以上的农民住进新瓦房。物资供应充足,全镇新建集市三个,已形成了5天8集的格局,其中有莱芜八大集之一的茶业口大集。每天日交易额20万元。全镇拥有彩电的农户5078户,全镇有摩托车4100多辆,出租车52辆,公共汽车12辆,班车实现了村村通,主要开往莱城、济南、淄博等地。其中去莱芜的班车半小时一趟,非常方便。

2002年全镇信用、邮电存款余额达到7000万元,人均2000元。

茶业口镇的特产非常丰富。黑山羊肥而不腻,深受外地客户青睐;茶业摩云山香椿芽颜色鲜红、香味浓郁,远销济南、淄博等地;茶业特产鲜樱桃个大、皮薄、汁多,色鲜味美,紫板栗、黑皮西瓜、豆角等特色产品都有较大规模和产量。同时茶业口镇的豺鸡、豺鸡蛋因其山区特有的纯正吸引了许多外地客商纷至沓

来。

特色产业

该镇是一个革命老区,著名的吉山战斗就发生在这里,这里民风淳朴,劳动力资源丰富,境内山川秀丽,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有省革命教育圣地--汪洋台;古齐长城遗址;凤凰山;大岚峪;樱桃谷;马头山;俊林山等景区,该镇主导产品优势明显,龙山大红袍花椒、红香椿、大樱桃、富硒板栗等无公害食品盛名内外,是“中国花椒之乡”、有万亩樱桃采摘园。

历史沿革

茶业口镇是革命老区。在这里,闪耀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志士和革命群众英勇无畏的光芒。茶业地区党的活动始于1938年,1939年莱芜县委和八路军四支队首先在埠口村成立了抗日自卫团。1942年,为冲破日军合围的吉山战斗,263名将士英勇献身。当时泰山军分区地委书彳己汪洋同志以身殉国。为纪念在吉山战斗中为国捐躯的汪洋同志及抗日烈士,于1945年将原钓鱼台加工修筑,建亭树碑,改名为汪洋台,全国著名书法家、书协主席、原我党高级干部舒同亲笔为纪念碑题名。原淄川县县长薛玉也为纪念牌撰写了碑文。同年,团省委书记钟效培同志途经该镇榆林前村时遇敌伏击,钟效培同志受重伤后在该镇崖下村牺牲。菜芜战役期间,陈毅将军还在该镇西腰关村落过脚,举行过演出,留下了一段佳话。英雄的土地更有英雄的人民,爆炸大王李念林是茶业12镇中茶业人,他自己研制了地雷、石雷等,并积极开展培训,以他为首开展的地雷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李念林也因此受到毛主席接见,他的事迹还在美国《美利坚合众报》及《泰山时报》上报道过。刘俊林是刘白杨村一名普通民丘,他为掩护军民转移把敌人引人悬崖后跳崖光荣牺牲。为纪念这位民兵英雄,他牺牲的地方以他的姓名命名为俊林山。还有盗枪英雄李木兰趁夜深人静偷盗敌人枪支等许多革命的故事,都在荼业口镇广为流传。1948年至1949年,茶业区广大干部群众,南征北战,为济南战役派调民兵37人,民夫594人;为淮海战役派调民兵22人,民夫335人,担架37副,小车35辆,19名干部随军南下,为全国的解放做出了积极贡献。

解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一中全会后,镇党委政府和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发挥革命光荣传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揭开了茶业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合乡并镇以来,茶业口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咬住富民强村不放松,新出台了多项新举措,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2年茶业口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8亿元,财政收入近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茶业口镇将继续围绕发展这一主题,井拓进取,与时俱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发展格局,创造更加骄人的业绩,让群众生活得更加殷实。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0788

男 10636

女 10152

家庭户户数 7135

家庭户总人口(总) 20535

家庭户男 10489

家庭户女 10046

0-14岁(总) 4110

0-14岁男 2204

0-14岁女 1906

15-64岁(总) 14474

15-64岁男 7383

15-64岁女 7091

65岁及以上(总) 2204

65岁及以上男 1049

65岁及以上女 115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0558

下辖村

北腰关村 船厂村 上石艽村 下石艽村 上迷马镇村 下迷马镇村 南腰关村 西腰关村 东腰关村 龙子庄村 龙堂村 埠口村 董家峪村 下温峪村 中温峪村 上温峪村 西嵬石村 南嵬石村 北嵬石村 峪门村 黑山头村 榆林前村 西榆林村 中榆林村 东榆林村 暗摇头村 尧舜村 姜家峪村 茶业口村 逯家岭村 窝铺村 上法山村 中法山村 下法山村 上王庄村 上龙子村 下龙子村 阁老村 珍峪村 上茶业村 中茶业村 西圈村 下茶业村 上石城村 下石城村 花林村 桑科村 下宅科村 上宅科村 崖下村 史家崖村 东圈村 潘家崖村 李白杨村 刘白杨村 曼里村 高白杨村 王白杨村 吉山村 下王庄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