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经济学基础理论
释义

基本信息

书名:经济学基础理论

图书编号:1530214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定价:16.8

ISBN:750175634

作者:刘长龙著/国别:

出版日期:2002-10-20

版次:1

开本:20cm

简介

(一)农耕时代的到来

农业经济时代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近代产业革命前,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它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人类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逐渐对植物生长规律有所了解,初步积累起一些经验,开始掌握了农业的栽培技术,学会了进行农业生产,这时生产力的发展逐步由采集狩猎向原始农业过渡。

农业经济是以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了解为前提的,它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由原先单纯对自然的顺从依赖,靠自然恩赐的消极被动地位,转变到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能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物质生产的积极主动地位。农业经济时代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大大向前推进一步,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一次巨大的解放。从采集狩猎时代到农耕手工时代,大大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首先,农业生产为人类提供了较为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使人类得以进入长期定居的生活。其次,由于农业为饲养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促进了牲畜业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制陶业、制革业、纺织业等家庭手工业的发展,第三,由于人们有了安居的生活,就促使人口大量地繁衍,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局面。

在这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虽有一定的转变,但这种转变还仅仅是个开始,人类社会尚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器、青铜器到铁器。新石器与旧石器的根本区别是磨光加工石器的产生,它的优点是可以比以前制作出更准确、更合于目的、更锋刃的石器工具,因而提高了使用效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石器时代人们开始发现了金属矿石。含铜矿石与石材不同,有较好的延展性。在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技术后,就发现铜可以在高温下熔炼的秘密。到了新石器后期,人们开始对铜

进行加工,人类社会逐步转入青铜时代。青铜的使用促进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在原来石斧、石耜的基础上,增加了镢、铲、锄、犁等,耕作技术也有了相应的改进。

在青铜时代,人们发现了铁。但铁的熔点较高,因而只有到了有较高的冶炼技术时,铁才被冶炼使用。铁器的使用大大扩大了农田耕地面积,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它不仅使工具材料发生丁质的变化,变得更加坚硬和锋利,而且使工具的组合变得更加复杂。

农业经济时代的劳动工具虽然不断进化,但始终是手工工具。

(三)农业经济是劳力经济

农业经济时代的资源开发主要依靠劳力,也使用一些畜力,有时候还借助一些风力和水力。因此,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劳力资源的占有和使用。当时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有限,大多数资源尚未开发,不存在资源短缺现象,因而劳力是主要争夺对象,有了劳力就能开发自然资源,取得财富。古代战争的目的就是掠夺劳力,西方发达国家过去长期贩卖奴隶,也就是这个原因。

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变化。早期的农业只限于种植粮食,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提高和种植经验的积累,农业种植的品种不断增加和扩大,并且进一步扩展到林、牧、副、渔。同时,随着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社会分工也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生产部门,如炼铁、煮盐、造纸、造船、缫丝、纺织、建筑等,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包括国民经济许多部门的经济体系。

农业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除了掌握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外,还产生了内容丰富的阿拉伯天文、数学和医学,中国的指南针、纸张、火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这些都是农业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但总的来说,这时的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下,科学也还不发达,教育范围有限,文盲占大多数,人才基本上固定在一处,很难流动和发挥作用。因此,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虽有一定影响,但尚未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总之,农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力是手工生产力,手工工具日趋完善,从而为转化为机器生产奠定了基础。人们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农业,辅以手工业。科学技术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虽尚未构成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但为近代科学技术体系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一)市场经济的概念

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形式。

1.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

资源是指可以用来生产能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要素。这里讲资源是指经济资源,而且是人们可以掌握利用的资源。它有两种:一种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取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财富;一种是通过人类再生产活动获得的资源。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是指机器、设备、原材料、能源、资金、劳力等,这种资源具有实物形态和几何形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是企业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基础物质,是可用数字来衡量的。无形资源是指信誉、形象、名牌、专利等。这些资源是看不见摸不着,不具有物质形态和几何形态的“软件”。它必须依靠有形资源才能实现使用价值,其作用难以用数量来衡量,而效能长久。

资源配置,是对经济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生产用途之间做出选择,即人们按照自身的需要,把各种有限的经济资源合理地分配于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单位、不同生产部门。资源所以要配置,是因为:(1)任何社会都面临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经济问题,解决三大问题必须合理配置资源。(2)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各地资源的多少和构成也不同,这就要通过资源的合理流动,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3)人们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生产一种产品的方法和所需要的原材料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必须不断变更资源的配置、才能达到高度的协调。资源配置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把稀缺的资源分配给效率最高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以节约消耗,加快周转,取得最高效率;二是把稀缺的资源与最需要的产品组合,优化结构,满足社会需求,取得最佳效益。

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由资源配置的方式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式,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在封建社会以前,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配置,是封闭式的资源配置。如在古代的原始公社、中世纪的农庄或小农经济的家庭中,资源非常有限,酋长、农庄主和家长能够清楚地了解把握资源,进行直接配置。另一个阶段是从封建社会末期开始一直到现在,商品经济居统治地位,资源配置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是社会化的资源配置。这时的配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靠计划来配置,一种是靠市场来配置,前者叫做计划经济,后者是市场经济。由此可见,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是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形式。

2.市场经济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是以市场为基础,这里讲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导向主要是信息导向和利益导向。(2)经济运行以市场为枢纽。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是经济运行的总枢纽,各种经济活动都以市场为中心来展开。(3)经济调节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在市场经济中,经济调节要运用多种机制,除了市场机制以外,还有计划机制、行政机制等,但整个经济的调节是以市场机制为主导。

(二)市场经济的内容

市场经济的内容包括:主体系统、客体系统、宏观经济调控系统、社会保障系统、法治系统。

1.市场经济主体系统

市场经济主体是市场经济中从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包括自然人和企业。

自然人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理论依据是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必须是商品,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因为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者的劳动必须和自己拥有的生产资料相分离,所以劳动力必须是商品,而且这种商品必须归个人所有,这是由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决定的,即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必须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它不可能出卖所有权,只能出卖使用权。

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即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企业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单位,即生产要素的组成单位。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主体。

2.市场经济客体系统

市场经济客体系统即市场体系。狭义的市场体系主要是指按交易对象划分的市场体系。例如消费晶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黄金市场等。广义的市场体系除了按交易对象划分的市场体系外,还包括按交易场所划分的市场体系、按交易手段划分的市场体系。和按交易规则划分的市场体系。

3.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适应经济结构多元化的需要。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包括宏观经济决策系统、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宏观经济控制系统、宏观经济监督系统。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主要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保证物价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优化经济结构、保证收入分配的公正、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有计划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其中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

4.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以法律、政策、规章等形式赋予社会成员的一种生活保障制度。它具有稳定社会、调节经济、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功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三个方面,其中社会保险是基本组成部分,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5.法治体系的建立

法制体系是国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保证市场经济正常、安全、有秩序地运行的一种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规范经济主体的法规、规范交易行为的法规、规范政府调控行为的法规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规。

……

目录

导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三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任务和方法

第一篇经济组成方式

第一章经济形态

第一节经济形态的规定性及其划分标准

第二节农业经济时代

第三节工业经济时代

第四节知识经济时代

第二章经济制度

第一节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三章经济形式

第一节社会经济形式及其发展阶段

第二节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形式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三节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形态

第二篇纵向经济运行

第四章生产过程

第一节生产要素

第二节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第三节价值增值的方法

第五章流通过程

第一节商品流通

第二节货币流通

第三节资本流通

第六章分配过程

第一节工资

第二节利润

第三节利息

第四节地租

第七章消费过程

第一节消费和需求

第二节消费者行为和消费政策

第三篇横向经济运行

第八章企业

第一节企业的特征和素质

第二节企业经营的目的和机制

第三节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第九章市场

第一节市场

第二节市场体系及其构成

第三节市场体系的系统和作用

第十章宏观经济调控

第一节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模式和原则

第二节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目标和主体

第三节宏观经济调控的体系、政策和手段

第十一章国际经济的运行

第一节经济生活国际化

第二节经济生活国际化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现代世界经济的运行

第四篇经济发展

第十二章社会再生产

第一节社会再生产的内容及其扩大的源泉

第二节社会再生产的实现

第十三章经济增长

第一节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第二节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

第十四章经济结构

第一节经济结构及其分类

第二节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十五章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及依据

第二节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特点

第三节经济发展战略的分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5: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