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茶白毒蛾
释义

昆虫,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柞树、榛子等作物。3龄前幼虫群集在一起咬食叶片。3龄后分散从叶缘取食。

中文学名:茶白毒蛾

拉丁学名:Arctornis alba(Bremer)

别称:白毒蛾、花毛虫、毒毛虫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鳞翅目

科:毒蛾科

分布区域:中国大部分产茶省(区)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工2—15毫米,翅展34—44毫米。体、翅均白色,前翅稍带绿色,具丝缎样光泽,翅中央有一小黑点。触角羽毛状。腹部末端有白色毛丛。

扁鼓形,淡绿色,直径1毫米左右,高0.5毫米左右。

幼虫

头红褐色,体黄褐色,每节有8个瘤状突起,上生黑褐色长毛及黑色和白色短毛。虫体腹面紫色或紫褐色。成长后体长30毫米左右。

长12一15毫米,浅鲜绿色,圆锥形,较粗短,背中部微隆起,体背有2条白色纵线。尾端有1对黑色钩刺。

发病特点

成虫停息时翅平展叶面,受惊后即飞翔。雌蛾多在叶片正面产卵,一般5—15粒产在一起,少数散产。幼虫孵化后多爬至叶背,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上表皮,呈枯黄色半透明不规则的斑块,少数在叶面取食上表皮和叶肉。幼虫稍成长即分散为害,在叶正面取食皮层和主脉。中龄后咬食叶片成缺口。幼虫行动迟缓,受惊后即迅速弹跳逃避。幼虫老熟时,吐少量丝,缀结2飞 3叶,以腹末钩刺倒挂化蛹于其中。

发生规律

江苏一年发生6代。以幼虫在茶丛下部向阳避风的叶片上越冬。第二年3月上旬开始活动为害, 3月下旬开始化蛹, 4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各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 6月中旬至7月上旬飞7月中旬至8月上旬、 8月中旬至9月下旬、 9月下旬至10月下旬、11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全年以5飞—6月份为害较重。

防治方法

(1)结合采茶,摘除幼虫、卵叶和蛹。

(2)90%敌百虫、25%亚胺硫磷、50%马拉松、5%二溴磷、50%杀螟松或50%辛硫磷,每亩1—2.5两(合1000—2000倍液),或10%二氯苯醚菊酯、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每亩0.25—0.4两(合6000—8000倍液)喷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22: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