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晋燕9号 |
释义 | 品种来源 用皮燕麦555作母本,裸燕麦6932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88天左右,株高100厘米左右。幼苗直立、深绿色,叶片短宽上冲,分蘖力较弱,成穗率高,茎秆粗壮,抗倒性强。周散型圆锥花序,穗长15—18厘米,小穗数25个,主稳粒数60个左右,穗粒重1.16克,千粒重23克,籽粒长圆形、白色。品质在国内所有育成品种中居首位,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籽粒粗蛋白质含量21.22%,粗心脂肪6.33%,赖氨酸0.65%(晋燕七号粗蛋白含量16.2,粗脂肪6.27%)。 产量表现 在品比试验中,1994年折合亩产274公斤,比对照晋燕八号增产27.4%,位居第一。1995年折合亩产181公斤,增产15.5%,位居第二。1996年折合亩产216公斤,增产16.1%,位居第一。三年平均亩产223。7公斤,增产20.3%,在参试品种中居第一位。1998—1999年在省种子公司组织的直接生产试验中:98年七个试验点平均亩产 127.5公斤,比对照晋燕七号增产11.7%;99年我省莜麦产区普遍遇到历史罕见的旱灾,该品种在六个试验点都表现大幅度增产,平均亩产88.9公斤,比对照增产 43.3%;两年13个试验点中有12个表现增产,增产点达92.3%,平均亩产108.2公斤,比对照增产27.5%,充分表现出该品种较好的增产性、抗灾旱性以及对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一般播种期在五月中下旬,具体应根据当地降雨规律进行调节,要尽量使莜麦的技节、孕穗、抽穗等主要需水阶段与当地降雨高峰相吻合。 2.确定播量。要依地力及施肥状况确定播量,一般旱地合理密度30万株,高肥力旱滩地合理密度40万株。 3.科学施肥。要施足底肥,一般亩施农肥1500公斤做基肥,硝酸铵10公斤做种肥。在分蘖后期至拔节阶段,结合降雨亩追施尿素20公斤。 4.防治病虫。播前种籽用 0.3%拌种双拌种防治黑穗病。在生长后期发现粘虫,可用速灭杀丁等农药进行防治,要尽可能消灭在3龄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