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晋黍7号
释义

品种来源:由山西省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用丰产抗逆性强的内蒙红黍作父本,用早熟优质的山西小红黍作母本杂交,经多年系选育成。

形态特征:在太原地区6月上旬正茬播种,株高155厘米,主茎节数7.5个,有效分蘖1.4个,主穗长41.5厘米,茎秆和花序绿色。穗分枝与主轴夹角小,并拢侧向一边,属侧穗类型。单株粒重15.5克。籽粒大呈球圆形,色泽桔红亮丽。千粒重10.0克。米色深黄。7月上、中旬麦茬复播或救灾补种:株高118厘米,主茎节数6.0个,有效分蘖1.1个,主穗长34.0厘米,单株粒重8.6克,千粒重10.0克,米色深黄。

生物学特性:在晋中地区种植,正茬播种生育期70~80天;麦茬复播或救灾补种生育期60~70天。在晋北高寒区种植,生育期延迟15~20天,约90~95天。在晋南麦茬复播生育期缩短,约60~65天,属特早熟品种。适宜我省忻州以南地区麦茬复播、救灾补种或晋北高寒区春播。抗逆性强,田间植株长势旺盛,整齐一致,株形和叶相好,田间群体通风透光和光合效率明显优于其它品种。抗旱、耐盐、抗病性好,大田未发现感染黑穗病、红叶病等病虫害。

产量品质:一般亩产250~300公斤,高产地块可达400公斤以上。籽粒品质优良,适口性好,经山西农科院中心化验室测定,蛋白质含量16.97%。脂肪含量4.57%,赖氨酸含量0.56%,均高于一般品种。是做粘糕的上好品种,也是酿造“黄酒”的优质原料。由于籽粒色泽亮丽,深受外商青睐,又可作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开发利用。

栽培特点:施足底肥,特别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拌入磷肥可获更高产量。生育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苗高1寸要结合中耕进行疏苗。拔节后结合降雨亩追尿素10公斤。灌浆期间要采取防鸟措施,以防鸟害减产。八成熟收获,经后熟后脱粒,以防落粒减产。

选育人简介

王星玉,男,1942年生,从65年至今一直从事黍类研究工作,获得省部级成果十项,公开出版著作十三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