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 |
释义 | 设立时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全国唯一一个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标志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对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是山西省继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陕西省继关中—天水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河南省继中原经济区之后三省又一区域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 区域范围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包括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三省四市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00多万。四市同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同为远离中心城市的省际边缘化地区,在历史上就形成了紧密的社会联系和经济往来。 设立过程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就成立了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经过20多年的区域合作实践,在共同编制规划、建立合作机制、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区域合作经验。 设立意义建设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增强整体竞争实力,为中西部地区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探索新途径、新模式,发挥典范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精神,同意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示范区建设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推进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合作承接,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着力在承接中发展,着力加强环境保护,着力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着力深化区域合作,努力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合作发展先行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