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字经·这家村醪尽 |
释义 | 《金字经·这家村醪尽》是元代文学家吴弘道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名樵夫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作品名称:《金字经·这家村醪尽》 创作年代:元代 文学体裁:小令 作者:吴弘道 宫调:南吕 曲牌:金字经 作品原文〔南吕〕金字经 这家村醪尽①,那家醅瓮开②。 卖了肩头一担柴。 哈,酒钱怀内揣。 葫芦在,大家提去来。 注释译文词语注释①村醪(láo):农村中自酿的酒。醪,浊酒。 ②醅(pēi)瓮:酒瓮。醅,未滤去酒糟的酒。 作品译文这家自酿的浊酒刚刚喝光,那家又开了酒坛盖,远近飘香。 樵夫卖了肩上一担柴, 哈,把酒钱怀中揣藏。 他招呼左邻右舍,喉咙山响:“酒打来了,大家快来分尝!” 作品鉴赏“这家”、“那家”,是众人的画面,也是环境的铺垫。这起首两句互文见义,在语意上有意识进行重复,从而见出村中欢快逍遥、其乐融融的气象。接着,作品便从众人中选取一名樵夫予以特写,写出他卖柴换钱沽酒的表现。“肩头”二字,隐点出食力的不易,但樵夫毫不犹豫地用卖去的一担柴沽酒请客,可见其豪爽洒脱的性格。“哈”是语气词,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嗨”,常表示满意、欢欣。《金字经》曲牌按定格此处为一字句,用一“哈”字,如闻其声,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主人公心满意足的神情。“酒钱怀内揣”,动作的描写也十分传神。小令到此宕开一步,不明白写出沽酒的情形,却紧接着用樵夫自己的声气,招呼村民们一同喝酒:“葫芦在,大家提去来。”这两句回应了起首的“这家”、“那家”,于欢快活泼之中,见出了村中人亲如一家、淳朴和融的风习。唯因作者选取了表现人物活动情节的主干,节省了不必要的过程叙述与渲染,遂使全曲精炼飞动。寥寥数语,山村生活的画面和人物的形象,都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元代无名氏有一首《塞鸿秋·村中饮》:“宾也醉主也醉仆也醉,唱一会舞一会笑一会。管甚么三十岁五十岁八十岁,父也跪子也跪客也跪。无甚繁弦急管催,吃到红轮日西坠。打的那盘也碎碟也碎碗也碎。”表现的也是“这家村醪尽,那家醅瓮开”的“田家乐”主题。这是元散曲作家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故加意出色,着力发挥。尽管这只是属于“乌托邦”式的幻想,却也形成了元散曲这一类作品所特有的乡村气息与生活情味。 作者简介吴弘道(生卒不详),元代文学家,字仁卿(一说名仁卿,字弘道),号克斋先生。蒲阴(今河北安国)人。曾任江西省检校掾史。曾汇编中州诸老书牍为一编,名《中州启札》。又著《金缕新声》,今佚。所作杂剧《楚大夫屈原投江》五种。今亦不存。《金元散曲》录存其小令三十四首,套数四套。风格较疏放清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