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庄文庙 |
释义 | 在山西省平遥县县城东5千米处的金庄村西,有一座坐北向南的古庙,这便是远近闻名的金庄文庙。金庄文庙占地1056.4平方米,古建筑面积406.4平方米。清光绪八年(1882)《平遥县志·典礼志》载:“金庄村旧有文庙一区,旧志未载。兹按庙中原碣,系元至顺四年(1333)闰三月,进士李郁、李铎、李居敬、李日新、郭文质、张傅霖等十余人所建,皆不详里居科分。父老相传,元时有秀才十余辈结庐于此,后俱举进士,因创修焉。正殿祀至圣先师并四配十哲像。”之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嘉庆七年(1802),咸丰二年(1852)和民国十一年(1922)曾重修和添建。 庙内最前方是明伦堂,面阔3间,带前廊,双坡硬山顶。正院东、西厢房各3间,单坡硬山顶,为清乾隆年间增立。再上,中轴线上有泮池,上建状元桥。池西有厢房4间,池东有“五爪柏”1株,枝繁叶茂,长势不凡。正位是大成殿,面阔3间,进深3椽,双坡硬山顶,前出廊,隔扇门,直棂窗。东、西两庑各3间,悬山顶。 大成殿内供孔子及“四配”、“十哲”彩塑神像共计15尊,各居其木雕神龛之中。孔子像高185厘米,正襟危坐,面色黝黑,头戴十二旒衮帽,身着袍服,脚登赤乌,手执镇圭。面容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直视前方。“四配”神龛在孔子神龛两侧斜向而立,龛内分别供奉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孔伋、亚圣孟轲。“四配”坐像高155厘米,九旒□冕,身着袍服,手捧镇圭,双目平视,神态安详而肃穆。“十哲”神龛分置于殿内东、西山墙前,东供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西供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十哲”坐像通高132厘米,头戴官帽,身穿袍服。上述各区神龛及塑像完好无损,色泽如故。 在中国封建社会,尤其是唐代以来,全国各府州县皆设文庙。宏伟的平遥县城文庙自不必论,然而每县不过只设一处文庙而已,但在地处偏僻的小小金庄村,居然也自行建起一座建置完备的文庙,实在令人称奇,恐怕在全国亦属罕见。 早在明朝嘉靖九年(1530),皇帝朱厚熜就诏令天下,要人们在各地的文庙中以木牌位奉祀孔子,并将原有的孔子塑像一概毁弃。逮至140年后的清康熙九年(1670),朝廷有旨:嘉靖年间易木主后,有圣贤像尚存者不必撤毁,听其存留。此前,多亏金庄文庙地处僻壤并有父老乡亲精心呵护,圣像得以幸存。此后,孔子圣像的存在便是光明正大的了。到1966年那场史无前例的劫难中,当地人民又是竭尽全力,保得文庙塑像安然无恙,此功此业彪炳千秋。专家认定 ,金庄文庙现存之彩塑为元代建庙时的同期作品。当今全国各地文庙内的孔子塑像,大抵为清康熙以后重塑的,甚至出于现代人之手。金庄文庙的元代遗作是全国现存最早的孔子塑像,此像绝无仅有,价值连城。 金庄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