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草岚子监狱 |
释义 | 监狱简介草岚子监狱旧址在北京市西城区草岚子胡同19号。1931年9月国民党政府为关押北平、天津两地被捕的共产党人,把这里作为临时看守所,1932年3月改为“北平军人反省分院”,俗称草岚子监狱。 监狱坐南朝北,西边有一座灰色二层小楼,是当年监狱当局办公的地方。楼的后院有幢长筒状的房是牢房,牢房分为南监和北监,各有24间牢房。为西城区重点保护文物。 监狱坐南朝北,西边有一座灰色二层小楼,是当年监狱当局办公的地方。楼的后院有幢长筒状的房是牢房,牢房分为南监和北监,各有二十四间牢房。 元代此地属积庆坊四铺,明清时属皇城西苑范围,多是为宫廷服务的设施和仓储之地,均不见有"草岚子"地名。但此地原有酒醋局、羊房(后讹为养蜂)夹道、御马仓草栏等地名,"草岚"似由"草栏"谐音而来,成名于民国初年。 不屈的斗争上世纪30年代,殷鉴、杨献珍、薄一波、安子文等一批共产党人被关押在草岚子监狱,他们迅速着手成立狱中党支部和红色党校,决心“扛着红旗出狱”。1933年何应钦统治北平后,加强了对政治犯的审查,放风次数少了,时间短了,不许看书看报,时常搞突击检查。为此,狱中党支部再一次对全体党、团员进行了严格的教育,坚定了大家的革命信心。 1933年敌人开始了第一次反省大审查,这次是谈话式的,提出家庭关系、个人前途、政治立场等问题让大家回答,借机威胁利诱,大家早有准备,都以“我们抗日有理,爱国无罪,我们无过可悔,无省可反!”铿锵应答。第二次大审查是政治犯挨个被叫去回答两个法官的轮番提问,政治犯没被问着,倒把法官们呲了一鼻子灰。第三次大审查是吓唬式的,敌人把政治犯叫到饭堂里训话,语重心长地说再不转变就统统枪毙,这岂能把同志们吓倒,第三次审查也只好草草收场。 审查不成,敌人转而变着法地从生活上折磨共产党人了,1934年的冬天,北平奇冷酷寒,大家冻得直打哆嗦,敌人就是不给生炉子。狱中的伙食也比以前更糟了,新病号不断增加,老病号病情一天天沉重,狱中党支部发动大家进行集体绝食斗争。7天7夜后,敌人沉不住气了,答应了同志们提出的一些条件,允许大家看书看报,给病号和身体不好的人下铐,增加几个火炉,改善伙食等等,绝食斗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薄一波是大名鼎鼎的才子。在草岚子监狱,华北的国民党当局凡碰到内政外交不好解决的问题,就来问这个高级顾问。这一点,在国共双方的档案中都有记录。薄一波总是来个下回分解,话说到关键的时候,总是话锋一转,给不给你们支招,得请示我们党。国民党没办法,只好代他去找组织。这样一来,薄一波跟中共华北局取得了稳定的联系,时不时有限度地给国民党出出主意,想想办法,也最大限度地争取到了一些政治条件。中共瓦窑堡会议的文件,同志们就是在监狱里看到的。 草岚子监狱里关押着的同志们的情况牵动着党组织的心。1931年,中共唐山军委书记孔祥祯不幸被捕,关进了草岚子监狱。一年多后,孔祥祯因病保释出狱。1936年的一天,孔祥祯在党的北方局工作的徐冰同志家中接受了一项任务:党迫切地需要一大批干部出来工作,党中央已做出了决定,给草岚子监狱里的同志指示,让他们用假自首和登报启事的办法出狱。 怎么能和草岚子监狱联系上呢?一次上街,孔祥祯偶然遇到了几年未见的狱友魏文伯。魏文伯提出自己的侄儿魏茂林跟监狱有些联系,可以往监狱传送东西。很快,第一封由孔祥祯给狱中党支部书记殷鉴的密信到了殷鉴的手中。殷鉴又传给当时的支书薄一波同志等人看。大家觉得来信可疑,担心是敌人设下的圈套,更不相信是党中央的指示。第一封密信就这样搁下来了。紧接着孔祥祯又写了第二封信,说明了局势,明确地代表组织做出了出狱指示,并向大家做了政治上和组织上的保证。狱中同志见到这封信后共同商议,由杨献珍用外文执笔向北方局和党中央汇报了他们“不同意登报出狱”的意见。 对于“假自首”营救狱中同志集体出狱的模式,薄一波开始时一听就不干,他认为这样以后就讲不清楚,清白也不清白了,他宁愿把牢底坐穿,也不想这样出去。最后经中央批准把“假自首”记档,他才勉强同意。 外面的同志焦急万分,不久第三封信又传了进来,这次是北方局组织部部长柯庆施等人写的,随信附来了北方局向党中央建议中主要内容的抄件。信中充分证实了这些信件是党中央的指示,让同志们打消了顾虑。这么多人同时要求出狱,敌人也没见过这种阵势,难辨真假,更不敢贸然批准,一个月过去了还没有消息。就此,狱中支部认真分析研究后决定,分批出狱。 1936年8月底,第一批获释的薄一波、周仲英、杨献珍等9位同志出狱了。党组织根据狱中同志的联络暗号,送去了一只鸡,表示的确是组织上指示出狱的。就这样,又经过三三两两前后的8次出狱,53名同志全部获释。为了减少敌人的注意力,大家出狱后分散活动,在街上行走彼此装作不认识,后来逐渐和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并接受了党的工作分配。 出狱以后,任弼时同志专门和薄一波一行谈话,安定他们有关假自首的心结和情绪。一次,柯庆施对薄一波开玩笑说:你们出来时还拿架子,三请诸葛亮。 61人的出狱,是中共中央在特殊条件下采取的特殊措施。1943年,薄一波还向毛泽东汇报他们被营救出狱的经过,毛泽东说:“这件事我知道,中央完全负责。”同时,还对他们在狱中的斗争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但是,这事到了“文革”,被康生等人利用,大做文章,并借此整倒一大批当年曾在草岚子监狱里的同志,最后一举拿下刘少奇。直到1978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关于“六十一人案”的调查报告〉的通知》,正式为“六十一人案”平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