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融共生理论 |
释义 | 共生理论所谓“共生”本是生物学概念,是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 年提出的,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其要素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随着共生概念的不断发展,学者们不断将共生理念应用到各个学科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共生的思想和概念已经不仅仅为生物学所独享,还被应用到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建筑学甚至政治学的领域。从经济意义上说,共生是指经济主体之间存续性的物质联系。 金融共生理论金融共生含义金融共生是指规模和性质各异的金融组织之间、金融组织与各种企业之间、金融组织与区域经济之间在同一共生环境中通过交互式作用实现和谐发展,达到包括金融组织在内的整个经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或者说达到了区域金融生态平衡。金融共生形成金融共生系统,系统具有多元性、相关性和整体性的特征,是否具有这三种性质是判断金融共生单元之间是否形成金融共生关系的根据。共生过程的本质特征是共生能量的产生,即共生单元在共生条件下产生的能量,比在非共生条件下共生单元单独存在所产生能量加总还要多。在生物界,表现为生物繁殖能力与生存能力的加强。在经济关系中,表现为经济共生体中的参与者自身发展与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和净利润的增加,共生体中各个要素都会对共生能量产生影响。 金融共生要素1.金融共生单元。 金融共生单元是构成金融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金融共生的基本物质条件,包括各种不同规模和体制的资金供给者如金融机构,银行、保险、证券等;也包括各种资金的需求者如企业、自然人等;还包括各种担保、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等。并且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增加, 我国的金融共生单元将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和国际化。 2.金融共生模式。 金融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反映各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社会经济利益体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关系,通过共生模式,各金融共生单元之间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产生共生效益。共生模式根据行为方式不同可分为寄生、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其中互惠共生又分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两种,是共生的主要行为形态。根据组织模式不同可将共生模式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连续共生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个封闭时间区间内在多个方面发生连续的相互作用,连续共生是比较常见和稳定的共生关系。共生系统的构成由共生单元按照不同模式组合而成,金融共生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共生单元性质和共生环境的变化,共生模式也会发生变化。 3.金融共生环境。 金融共生单元以外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即是金融生态环境。共生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包括共生系统所处在的经济法律环境、基础设施,也包括社会人文传统、国际环境等,因此对于金融共生环境的分析需要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 我国金融共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金融共生单元存在缺位现象金融共生单元存在缺位现象,共生单元素质有待进一步改进。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金融机构是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体,而且是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而相比之下,非银行金融机构较少。这种金融结构容易导致行业规模失衡,使得金融业风险管理功能薄弱,也不利于分散金融风险,致使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同时,我国的金融机构远没有形成一个健康的、有机的金融生态链。现存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金融机构之间尚未形成稳定和谐的共生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非理性竞争关系。此外,我国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财务透明度低,信用意识不强,民营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急需进一步提高。因此,一方面我国缺乏多类型、多层次的金融共生单元如保险业、信托业等金融中介机构组织,而共生的另一方面,部分民营企业素质不高也妨碍和谐共生的区域经济发展。 金融共生模式不完善金融共生模式不完善,金融市场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个开放的、多元化和多主体竞争性金融市场的形成,能够为经济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保障。它不仅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筹集资金,而且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的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灵活和优质的服务。但从目前情况看,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尚未形成。金融共生模式失衡突出表现在:间接融资的比重过大,直接融资比重偏小:重资本市场而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中重股票市场而轻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中重流通市场而轻发行市场;债券市场中重国债市场而轻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等。以上问题都构成了金融生态中极不健康的因素,导致了比较严重的企业投融资障碍和金融市场运作失灵,降低了整个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和稳定性。 缺少正向激励的共生环境缺少正向激励的共生环境,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金融共生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制度、信用环境、企业制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我国金融运行的法律环境还不够完善。金融活动的良性发展既要求拥有完善而适宜的,能够规范金融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也要求实行严格的执法以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目前这两方面的法律环境都很不完善。这不仅使这些法律法规难以真正起到保障金融生态平衡的作用,而且还强化了金融主体追求违法违规收益的动机,从而进一步破坏了金融生态的平衡。其次,信用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尤其对于金融业来说,信用是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和约束信用活动是维护经济和金融秩序、防范信用风险的重要保证。但目前金融机构在市场化经营中无法全面了解授信人的资信状况,从而增加了授信的风险。在现行的法律制度对失信行为和失信者缺乏有效惩治的情况下,失信的违约成本很低,在这种信用氛围中许多人急功近利,信用观念单薄,社会信用水准急剧下滑,并产生了恶劣的示范效应,严重侵蚀着金融机构生存发展的基础。信用环境的恶化是造成我国金融供给不足,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贷款难,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此外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金融共生环境还有企业破产制度等。 构建和谐共生的金融生态环境策略构建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因此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十分重要。应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多层次发展,以形成国有和非国有、全国性和地方性、大银行和中小银行、银行和非银行机构等多元金融市场主体共同竞争的格局。在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占优势地位的情况下,支持和鼓励那些前景较好、经营能力强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促进金融体系整体竞争水平的提高,构造有机的金融生态链,形成金融机构间良性的竞争合作关系。政府在政策倾向上应引导金融机构发展符合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化业务。在改进银行共生单元的同时,要适当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应根据需要启动并适度创新保险、信托、租赁、信用担保、咨询、有价证券发行与代理买卖、资本运营、外汇等服务,其中包括组织机构、产品、市场等金融形态及其内部运作机制。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要大力培育股票和债券等资本市场,为我国经济发展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形成区域金融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根据共生理论,对称性互惠共生是共生系统进化的基本方向和根本法则,同时,对称性互惠共生状态也是最佳激励兼容状态或称最佳资源配置状态。因此,促进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的形成是任何共生系统包括金融共生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一个有机的金融市场上要形成对称性互惠共生,各种金融机构就要通过细分市场,找准定位与发展方向,既要有分工协作,又要有适度的竞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合作中找到自己的合理位置,成为有机金融生态链条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以提高其金融服务的效率。 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首先,强化政府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推动作用。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具有的外部性的公共物品,虽然存在市场需,但市场机制在金融生态环境的供给方通常无能为力,这样政府的介入就成为种自然和必然的选择。而且建设金融生环境涉及到地方经济、金融、中介机构、制、诚信等方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重在地方政府,责任也在地方政府,必须政府来牵头组织,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各级政府要站在战略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其次,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是一国金融生态健康发展的保证,这在国际范围内已达成共识。目前,针对目前社会信用环境不够理想、交易违约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道德风险的状况,需要尽快修改完善现有的《合同法》、 《破产法》、 《公司法》等法律,要尽快出台《金融机构破产法》,同时还必须建立一个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的、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为中心存款保险制度;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会计准则,规范和完善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行为,促进金融机构会计信息透明化,使金融法规真正对违法违规行为发挥强有力的约束作用,要着力优化金融司法环境,不断提高金融案件的立案率、结案率和执行率,支持和维护整个金融生态的建设和发展。 最后,要加强社会信用基础和信用制度建设,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起诚实守信的氛围和环境。要着手修改或建立与社会信用体系有关的现行法律和法规,将各种信用活动都纳入具有强大约束力和制衡力的信用规则下运行,加大失信惩罚机制,确立失信成本递增的违约制裁机制;要加快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贷征信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发挥企业征信系统在维护金融债权方面的作用,加强关联企业贷款查询,提供信贷风险预警信息,从而增加财务透明度,减少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最大限度的降低金融风险;要强化诚实守信的教育培养,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起诚实守信的氛围和环境。 此外,要加大力度规范中介机构服务,加快中介机构的规范建设,提高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大构建融资担保服务平台,规范担保机构的准入、退出和内控制度,健全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