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草海镇
释义
1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草海镇

草海镇,地名。在我国有两个草海镇,分别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和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

草海镇位于贵州省威宁县城,是威宁面积最大的乡镇。全镇辖55个村(居)委会,34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约360平方公里。辖区内居住着汉、彝、回、苗、布依、白等民族,全镇人口10.9万人,2.7万户,少数民族人口占24%。

境内有被称为高原明珠——草海湖,因此,这里四季如春,是适宜核桃、板栗、花椒、桃、梨等经果林种植的好环境,也是中药材种植的好基地。乌江源位于草海镇赵山管理区,结合水土流失治理及乌江源治理,该镇加强了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并在赵山管理区内的板仓、高坪、阳关等村大力发展了核桃、板栗、花椒、桃、梨等经果林3000多亩。

草海镇也是马铃薯种植生产基地,生产的马铃薯个大、形美、味好,受到各地客商的好评。每年冬季,外地客商纷纷前来抢购,每年每户人家不少于出售2万斤马铃薯。同时,该镇还建立万亩连片蔬菜基地,种植反季节蔬菜,每年全镇销往云南、湖南、四川、广东及省会贵阳的蔬菜大约250万公斤,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2 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草海镇

乡镇简介

草海镇位于鹤庆县北部,距县城3公里,大丽公路穿境而过,连接着大理、丽江两个国家级旅游名城,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全镇辖1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4296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农业人口41224人,主要少数民族为白族,人口为32242人。全镇土地面积为284.6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37115亩,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大麦、小麦、蚕豆、大豆、杂粮及薯类等,平均亩产400公斤。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5928万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96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456元。全镇有坝区和山区,资源丰富,各村立足资源优势,形成“一村一品”的农村特色经济格局,主要发展旅游、金银铜手工艺品加工、蚕桑、腊味品、药材、畜牧业、矿产资源开发、交通运输等重点产业。2003年镇级财政收入221万元,支出610万元。乡镇企业有新华旅游开发公司、马厂煤矿、猴子坡锰矿,主要产品有金银铜手工艺品、原煤和锰矿石,年产50万件手工艺品,9万吨原煤和2万吨锰矿石。2001年经省、州批准,实施搬迁建镇,大力实施“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战略。目前,集商贸、旅游为一体的草海新集镇已建设成型,小城镇的综合效益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全镇各村已实现“三通”,通车里程160公里,14个村实现程控电话,两个村实现450兆无线电话,电话普及率为28%。全镇有2所初级中学,18所中心完小,10个小学校点,在校学生625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全镇有一个中心卫生院,16个医务室,医务人员61人,病床18张,医疗设备齐全,群众医疗卫生保健得到进一步加强。

草海镇境内气候温和,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水利条件优越,有五潭三海,两大河流,有州级草海湿地保护区,水域十分广阔,龙潭所在之处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独具水产养殖和发展旅游的优势。镇内名优特产丰富,并具有传统独特的生产技术,马厂当归居全国当归之首,成为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是“鹤庆火腿”的生产地,肉色鲜艳,味美可口;非公有制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主要生产金、银、铜手工艺品,产品远销国内和东南亚等国。辖区内的新华村被列为云南省省级白族旅游村,现投资2.5亿元进行4a级景区建设。同时,提供优惠扶持政策,鼓励个体私营到草海新集镇投资开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行政区划

下辖16个村民委员会分别为草海镇里习吉村委会 、草海镇倒流箐村委会 、草海镇安乐村委会 、草海镇新峰村委会 、草海镇马厂村委会 、草海镇柳绿河村委会 、草海镇石朵河村委会 、草海镇小水美村委会

历史沿革

草海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由原来的城关镇、草海乡、六洞乡、白马乡、东山乡、保家乡、小山乡、北镇合并为草海镇,并将原乡镇名称改为办事处。2000年,将原六洞办事处划为二个办事处,即:六洞办事处、赵山办事处,更名为九个管理区。2007年为了便于管理,将原有的九个管理区并为四个管理区,即:城关、草海、六洞、保家。

地理气候

地理位置为东经103°36′—104°46′,北纬26°31′—27°27′之间。草海镇海拔2237米,无霜期195—227天,年平均气温10~12°,年平均降雨量960毫米,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

特产资源 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洋芋(土豆)、芸豆、大豆、小麦、杂豆、燕麦、荞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等。地下跑的有鹿、兔、狐、獾、獭、松鼠、獐子,天上飞的有野鸡、大雁、黑颈鹤、丹顶鹤、画眉、云雀;地上长的有天麻、党参、获苓、杜仲等一百多种中药材,还有香菌、木耳、野蒜、野韭菜;树上开的有各种杜鹃花、山茶花、迎春花、野酸梅花;树上结的有野毛粟、野杨梅、青冈子、松子;地上藏的还有原煤、锌矿、黄白沙、草炭、白云石等。

草海镇境内资源丰富,水利条件优越,有乌江发源地、大中河、北门河、中海大河、大沙河、万河等纵横交错。草海湖面积相当于杭州六个西湖大,是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经济发展

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大麦、小麦、蚕豆、大豆、杂粮及薯类等,平均亩产400公斤。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5928万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96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456元。2003年镇级财政收入221万元,支出610万元。

乡镇企业有新华旅游开发公司、马厂煤矿、猴子坡锰矿,主要产品有金银铜手工艺品、原煤和锰矿石,年产50万件手工艺品,9万吨原煤和2万吨锰矿石。2007年10月底前财政收入1850万元,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和科技含量逐步提高,以蔬菜和畜牧业为龙头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

人文景观

镇内还有四大堰塘,八大景观上帝庙、神仙洞、新林溶洞、花果山、观音岩等,集山、水、溶洞为一体,每逢节日上万人次到这些地方烧香拜佛,浏览观光,前人曾留下《八景诗》即“凤饮龙泉第一山,脱冠饯别两分难。鱼人闹市三江口,六桥烟柳遇神仙,野马腾郊青草地,铁锁孤舟一只船,醉饮葡萄沽美酒,四水东流水不还”。

民族风俗

彝、回、苗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各自的民风、民俗、民情,每逢“火把节”、“开斋节”、“花山节”,这些少数民族就穿着节日的盛装,举行对歌、跳舞、吹芦笙、赛马等欢庆活动。

基础设施

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55个村(居)委会已开通程控电话和无线寻呼,80%的人口吃上自来水,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开展。共有公、民办学校48所,其中中学13所,公办小学30所,民办小学(私人办学)5所,乡村60%的农户有电视接收小簸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快速,农村管理区有卫生院8所,卫生人员41人,加上个体医疗所,基本做到一般病不出村和管理区。集镇建设有新的特色,除3、6、9赶威宁县城外,有保家管理区小集镇一个,长1公里,每逢赶集,平均上场人数1万人,商品交易总额20万元左右,交易商品主体为副产品、日用小商品、牲畜、禽及农业生产资料。

2001年经省、州批准,实施搬迁建镇,大力实施“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战略。目前,集商贸、旅游为一体的草海新集镇已建设成型,小城镇的综合效益功能得到充分发挥。2008年8月,总投资16万元桥村板南自然村村间道路硬化工程,修建了板南自然村水泥路面640米,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