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草地乌头 |
释义 | 【药 名】:草地乌头 【来 源】:为毛茛科植物草地乌头的根。 【功 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主 治】:用于风寒感冒、痹证。 【性味归经】:辛、苦,温。入肺、肝、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9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部。 【拉丁名】:Aconiticm umbrosum (Korsh) Kom. 【考 证】: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 【中药化学成分】:根含生物碱0.03一0.57%,已分离出中扁亭、氨基酚牛扁次碱(anthranoyl lycocto-nine)、阿加辛(ajacine)及草地乌头碱(umbrosine)。 【形态特征】: 根近圆柱形,长超过10厘米,粗约1厘米。茎高70-100厘米,粗3-6毫米,疏被反曲的短柔毛,生3-4枚叶,在花序之下具少数分枝。基生叶约3枚,与茎下部叶具长柄;叶片肾状五角形,长7-12厘米,宽10-20厘米,基部心形,三深裂至本身长度的3/4-5/6处,深裂片互相覆压或稍分开,中央深裂片楔状菱形或菱形,侧深裂片斜扇形,不等二或三裂,两面疏被紧贴的短硬毛,背面常变无毛;叶柄长28-50厘米,几无毛。顶生总状花序长10-30厘米,有7-20朵花;轴及花梗密被反曲的短柔毛;基部苞片三裂,其他苞片狭线形,长4-7.5毫米;花梗长0.8-2.5厘米;小苞片生花梗的基部之上,线状钻形,长1.5-2.5毫米;萼片黄色或淡黄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近圆筒形,高1.5-1.9厘米,粗3.5-6毫米,喙短,下缘近直,长0.8-1厘米;花瓣无毛,唇长在3毫米以下,距比唇长,拳卷;雄蕊无毛,花丝全缘;心皮3,无毛。7月开花。 【产地分布】: 在我国分布于河北北部(兴隆雾灵山)、吉林及黑龙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