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教育学者介入实践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教育学者介入实践 作 者:孙元涛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ISBN: 9787562450757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 元 内容简介《教育学者介入实践:探究与论证》作者把握住教育学者介入教育实践的发展趋势,从历史与现实经验,以及逻辑可能性出发,多角度论证了教育学者介入教育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现出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探讨了教育学者介入实践的角色定位、立场选择、合作伦理、潜在危险和现实障碍等,为我们展示了这一可能新空间的拓展前景。 作者简介孙元涛(1975-)教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迄今已经在《教育学报》、《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与李如密教授合著)。 图书目录导论 论题解析 研究思路与理论追求 学者的复位 从“中国”出发 聚焦“教育” 预期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本书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 “旁观者”与“行动者”:两种不同的研究立场 旁观者 场外“旁观” 场内“旁观” 行动者 “似介入” 作为“参与性行动者”的“介入” 第二章 “应为”与“能为”:“介入实践”的合理性论证 “寻访”其他理论 杜威:从“旁观者认识论”到“行动认识论” 伽达默尔:回归实践哲学 布迪厄:“实践逻辑” 莫兰:“干预性研究” “体察”学术生态 专业化框架中的“两歧性”选择 全球化背景中的本土建设 教育实践变革中的“学术介入” “聚焦”研究品性 教育研究作为事理研究 教育研究指向“成事成人” 教育研究“走近”事理的两种可能方式 “审度”实践可能性 逻辑论证 经验论证 论证之外的“论证” 第三章 “自识”与“自持”:介入实践的角色定位与伦理考量 自识明辨与角色定位 介入前的自识与明辨 “介入”中的双重身份 介入伦理 坚持互惠性原则 谨守学术边界 责任担当 潜在危险与现实挑战 两种文化的冲突 不断生成的新挑战 个体自觉可能招致的群体压力 结语 参考文献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