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曹奂
释义

曹奂(246-302)即魏元帝,本名曹璜,字景明,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三国时曹魏最后一代皇帝,公元260-265年在位。公元265年,曹奂禅位于晋王司马炎,此后被废为陈留王,谥号为元皇帝。

中文名:曹奂

别名:本名曹璜,字景明,谥号魏元帝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公元246年

逝世日期:公元302年

职业:皇帝、陈留王

祖父:魏武帝曹操

前任皇帝:魏高贵乡公曹髦

继任皇帝:晋武帝司马炎

在位时间:260-265

在位年号:景元、咸熙

人物简介

傀儡皇帝

曹奂是燕王曹宇的儿子,曹操的孙子,初封安次县常道乡公。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实际上,曹奂手中毫无权力,在大臣和军队中也没有任何势力,完全是司马氏的傀儡。在位期间,景元四年(263年)曹魏大将邓艾和钟会伐蜀汉,蜀汉灭亡。咸熙元年(264年)三月,司马昭进爵为晋王。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死后,继任晋王的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魏国灭亡。

陈留王

魏亡后,曹奂被封为陈留王,迁居邺城。出城时,太傅司马孚握着他的手说:“我到死都是大魏的忠臣。”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逝世于许昌,享年五十八岁,谥为元皇帝,后人称魏元帝。曹奂的后人没有再在官方的纪录出现,而我们亦无从知道他有没有后人,因为他离世时正值八王之乱,很多纪录都可能在那段期间遗失或被摧毁。东晋一直有姓曹的陈留王这个爵位,刘宋有陈留王曹虔嗣的记录,但无法确定是否为曹奂的后人,或是曹家旁系入继。邺城遗址附近一直有一个相传为曹奂墓的土墩,后来被考古发掘证实并不是曹奂的墓。

在位期间年号

景元:260年六月—264年五月

咸熙:264年五月—265年

妻卞皇后,卞綝的女儿。263年立为皇后。

历代曹氏陈留王

曹奂,《魏世谱》曰:封帝为陈留王。年五十八,大 安元年崩,谥曰元皇帝。

曹励,《晋书》:成皇帝讳衍,字世根,明帝长子也。咸和元年春二月丁亥,大赦,改元。冬十月,封魏武帝玄孙曹励为陈留 王,以绍魏;升平二年冬十月乙丑,陈留王曹劢薨。

曹恢 ,《晋书》:兴宁元年冬十月甲申,立陈留王世子恢为王;太元三年夏五月庚午,陈留王曹恢薨。

曹灵诞 ,晋书》太元八年十一月壬子,立陈留王世子灵诞为陈留王;义熙三年十二月,陈留王曹灵诞薨。

曹虔嗣,《宋书 武帝本纪》:于是陈留王虔嗣等二百七十人,及宋台群臣,并上表 劝进,永初元年秋七月己丑陈留王曹虔嗣薨。

曹奂年表

公元246年,曹奂出生。

公元260年,曹髦被司马昭使人杀害,曹奂即位。

公元263年,魏将邓艾率兵攻入成都,蜀汉灭亡。

公元265年,司马昭病逝。

公元265年,曹魏就此灭亡。

公元302年,曹奂逝世。

《三国志·魏书第四》

陈留王讳奂,字景明,武帝孙,燕王宇子也。甘露三年,封安次县常道乡公。高贵乡公卒,公卿议迎立公。六月甲寅,入于洛阳,见皇太后,是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大赦,改年,赐民爵及谷帛各有差。

景元元年夏六月丙辰,进大将军司马文王位为相国,封晋公,增封二郡,并前满十,加九锡之礼,一如前(奏)[诏];诸群从子弟,其未有侯者皆封亭侯,赐钱千万,帛万匹,文王固让乃止。己未,故汉献帝夫人节薨,帝临于华林园,使使持节追谥夫人为献穆皇后。及葬,车服制度皆如汉氏故事。癸亥,以尚书右仆射王观为司空,冬十月,观薨。

十一月,燕王上表贺冬至,称臣。诏曰:“古之王者,或有所不臣,王将宜依此义。表不称臣乎!又当为报。夫后大宗者,降其私亲,况所继者重邪!若便同之臣妾,亦情所未安。其皆依礼典处,当务尽其宜。”有司奏,以为“礼莫崇于尊祖,制莫大于正典。陛下稽德期运,抚临万国,绍大宗之重,隆三祖之基。伏惟燕王体尊戚属,正位藩服,躬秉虔肃,率蹈恭德以先万国;其于正典,阐济大顺,所不得制。圣朝诚宜崇以非常之制,奉以不臣之礼。臣等平议以为燕王章表,可听如旧式。中诏所施,或存好问,准之义类,则‘(宴)[燕]觌之(族)[敬]’也,可少顺圣敬,加崇仪称,示不敢斥,宜曰‘皇帝敬问大王侍御’。至于制书,国之正典,朝廷所以辨章公制,宣昭轨仪于天下者也,宜循法,故曰‘制诏燕王’。凡诏命、制书、奏事、上书诸称燕王者,可皆上平。其非宗庙助祭之事,皆不得称王名,奏事、上书、文书及吏民皆不得触王讳,以彰殊礼,加于群后。上遵王典尊祖之制,俯顺圣敬烝烝之心,二者不愆,礼实宜之,可普告施行。”

十二月甲申,黄龙见华阴县井中。甲午,以司隶校尉王祥为司空。

二年夏五月朔,日有食之。秋七月,乐浪外夷韩、濊貊各率其属来朝贡。八月戊寅,赵王干薨。甲寅,复命大将军进爵晋公,加位相国,备礼崇锡,一如前诏;又固辞乃止。

三年春二月,青龙见于轵县井中。夏四月,辽东郡言肃慎国遣使重译入贡,献其国弓三十张,长三尺五寸,楛矢长一尺八寸,石弩三百枚,皮骨铁杂铠二十领,貂皮四百枚。冬十月,蜀大将姜维寇洮阳,镇西将军邓艾拒之,破维于侯和,维遁走。是岁,诏祀故军祭酒郭嘉于太祖庙庭。

四年春二月,复命大将军进位爵赐一如前诏,又固辞乃止。

夏五月,诏曰:“蜀,蕞尔小国,土狭民寡,而姜维虐用其众,曾无废志;往岁破败之后,犹复耕种沓中,刻剥众羌,劳役无已,民不堪命。夫兼弱攻昧,武之善经,致人而不致于人,兵家之上略。蜀所恃赖,唯维而已,因其远离巢窟,用力为易。今使征西将军邓艾督帅诸军,趣甘松、沓中以罗取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督诸军趣武都、高楼,首尾嚺讨。若擒维,便当东西并进,扫灭巴蜀也。”又命镇西将军钟会由骆谷伐蜀。

秋九月,太尉高柔薨。冬十月甲寅,复命大将军进位爵赐一如前诏。癸卯,立皇后卞氏,十一月,大赦。

自邓艾、钟会率众伐蜀,所至辄克。是月,蜀主刘禅诣艾降,巴蜀皆平。十二月庚戌,以司徒郑冲为太保。壬子,分益州为梁州。癸丑,特赦益州士民,复除租赋之半五年。

乙卯,以征西将军邓艾为太尉,镇西将军钟会为司徒。皇太后崩。

咸熙元年春正月壬戌,槛车征邓艾。甲子,行幸长安。壬申,使使者以璧币祀华山。是月,钟会反于蜀,为众所讨;邓艾亦见杀。二月辛卯,特赦诸在益土者。庚申,葬明元郭后。三月丁丑,以司空王祥为太尉,征北将军何曾为司徒,尚书左仆射荀顗为司空。己卯,进晋公爵为王,封十郡,并前二十。一丁亥,封刘禅为安乐公。夏五月庚申,相国晋王奏复五等爵。甲戌,改年。癸未,追命舞阳宣文侯为晋宣王,舞阳忠武侯为晋景王。六月,镇西将军卫瓘上雍州兵于成都县获璧玉印各一,印文似“成信”字,依周成王归禾之义,宣示百官,藏于相国府。

一汉晋春秋曰:晋公既进爵为王,太尉王祥、司徒何曾、司空荀顗并诣王。顗曰:“相王尊重,何侯与一朝之臣皆已尽敬,今日便当相率而拜,无所疑也。”祥曰:“相国位势,诚为尊贵,然要是魏之宰相,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列大同,安有天子三公可辄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及入,顗遂拜,而祥独长揖。王谓祥曰:“今日然后知君见顾之重!”

二孙盛曰:昔公孙述自以起成都,号曰成。二玉之文,殆述所作也。

初,自平蜀之后,吴寇屯逼永安,遣荆、豫诸军掎角赴救。七月,贼皆遁退。八月庚寅,命中抚军司马炎副贰相国事,以同鲁公拜后之义。

癸巳,诏曰:“前逆臣钟会构造反乱,聚集征行将士,劫以兵威,始吐奸谋,发言桀逆,逼胁众人,皆使下议,仓卒之际,莫不惊慑。相国左司马夏侯和、骑士曹属朱抚时使在成都,中领军司马贾辅、郎中羊琇各参会军事;和、琇、抚皆抗节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词指正烈。辅语散将王起,说‘会奸逆凶暴,欲尽杀将士’,又云‘相国已率三十万众西行讨会’,欲以称张形势,感激众心。起出,以辅言宣语诸军,遂使将士益怀奋励。宜加显宠,以彰忠义。其进和、辅爵为乡侯,琇、抚爵关内侯。起宣传辅言,告令将士,所宜赏异。其以起为部曲将。”

癸卯,以卫将军司马望为骠骑将军。九月戊午,以中抚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

辛未,诏曰:“吴贼政刑暴虐,赋敛无极。孙休遣使邓句,敕交址太守锁送其民,发以为兵。吴将吕兴因民心愤怒,又承王师平定巴蜀,即纠合豪杰,诛除句等,驱逐太守长吏,抚和吏民,以待国命。九真、日南郡闻兴去逆即顺,亦齐心响应,与兴协同。兴移书日南州郡,开示大计,兵临合浦,告以祸福;遣都尉唐谱等诣进乘县,因南中都督护军霍弋上表自陈。又交址将吏各上表,言‘兴创造事业,大小承命。郡有山寇,入连诸郡,惧其计异,各有携贰。权时之宜,以兴为督交址诸军事、上大将军、定安县侯,乞赐褒奖,以慰边荒’。乃心款诚,形于辞旨。昔仪父朝鲁,春秋所美;窦融归汉,待以殊礼。今国威远震,抚怀****,方包举殊裔,混一四表。兴首向王化,举众稽服,万里驰义,请吏帅职,宜加宠遇,崇其爵位。即使兴等怀忠感悦,远人闻之,必皆竞劝。其以兴为使持节、都督交州诸军事、南中大将军,封定安县侯,得以便宜从事,先行后上。”策命未至,兴为下人所杀。

冬十月丁亥,诏曰:“昔圣帝明王,静乱济世,保大定功,文武殊涂,勋烈同归。是故或舞干戚以训不庭,或陈师旅以威暴慢。至于爱民全国,康惠庶类,必先修文教,示之轨仪,不得已然后用兵,此盛德之所同也。往者季汉分崩,九土颠覆,刘备、孙权乘间作祸。三祖绥宁中夏,日不暇给,遂使遗寇僭逆历世。幸赖宗庙威灵,宰辅忠武,爰发四方,拓定庸、蜀,役不浃时,一征而克。自顷江表衰弊,政刑荒闇,巴、汉平定,孤危无援,交、荆、扬、越,靡然向风。今交址伪将吕兴已帅三郡,万里归命;武陵邑侯相严等纠合五县,请为臣妾;豫章庐陵山民举众叛吴,以助北将军为号。又孙休病死,主帅改易,国内乖违,人各有心。伪将施绩,贼之名臣,怀疑自猜,深见忌恶。众叛亲离,莫有固志,自古及今,未有亡征若此之甚。若六军震曜,南临江、汉,吴会之域必扶老携幼以迎王师,必然之理也。然兴动大众,犹有劳费,宜告喻威德,开示仁信,使知顺附和同之利。相国参军事徐绍、水曹掾孙彧,昔在寿春,并见虏获。绍本伪南陵督,才质开壮;彧,孙权支属,忠良见事。其遣绍南还,以彧为副,宣扬国命,告喻吴人,诸所示语,皆以事实,若其觉悟,不损征伐之计,盖庙胜长算,自古之道也。其以绍兼散骑常侍,加奉车都尉,封都亭侯;彧兼给事黄门侍郎,赐爵关内侯。绍等所赐妾及男女家人在此者,悉听自随,以明国恩,不必使还,以开广大信。”

丙午,命抚军大将军新昌乡侯炎为晋世子。是岁,罢屯田官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令长;劝募蜀人能内移者,给廪二年,复除二十岁。安弥、福禄县各言嘉禾生。

二年春二月甲辰,朐□县获灵龟以献,归之于相国府。庚戌,以虎贲张修昔于成都驰马至诸营言钟会反逆,以至没身,赐修弟倚爵关内侯。夏四月,南深泽县言甘露降。吴遣使纪陟、弘璆请和。

五月,诏曰:“相国晋王诞敷神虑,光被四海;震耀武功,则威盖殊荒,流风迈化,则旁洽无外。愍恤江表,务存济育,戢武崇仁,示以威德。文告所加,承风向慕,遣使纳献,以明委顺,方宝纤珍,欢以效意。而王谦让之至,一皆簿送,非所以慰副初附,从其款愿也。孙皓诸所献致,其皆还送,归之于王,以协古义。”王固辞乃止。又命晋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虡宫县。

进王妃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王子、王女、王孙,爵命之号如旧仪。癸未,大赦。秋八月辛卯,相国晋王薨。壬辰,晋太子炎绍封袭位,总摄百揆,备物典册,一皆如前。是月,襄武县言有大人见,〔长〕三丈余,迹长三尺二寸,白发,着黄单衣,黄巾,柱杖,呼民王始语云:“今当太平。”九月乙未,大赦。戊午,司徒何曾为晋丞相。癸亥,以骠骑将军司马望为司徒,征东大将军石苞为骠骑将军,征南大将军陈骞为车骑将军。乙亥,葬晋文王。闰月庚辰,康居、大宛献名马,归于相国府,以显怀万国致远之勋。

十二月壬戌,天禄永终,历数在晋。诏群公卿士具仪设坛于南郊,使使者奉皇帝玺绶册,禅位于晋嗣王,如汉魏故事。甲子,使使者奉策。遂改次于金墉城,而终馆于邺,时年二十。

一魏世谱曰:封帝为陈留王。年五十八,大安元年崩,谥曰元皇帝。

后司马炎追尊曹奂为元皇帝,后晋朝爆发起义,晋惠帝得知晋朝是抢来的,痛哭流涕,到元帝庙中答拜曹奂。

名义上的末代皇帝曹奂

如果说魏明帝曹睿是曹魏王朝事实上的末代皇帝的话,魏元帝曹奂则是曹魏王朝名义上的末代皇帝,因为正是在他手上,曹魏王朝宣告结束,被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王朝正式取代了。曹髦死时,司马氏的实权已比6年前他刚即位时更为巩固,因此司马昭完全不必像哥哥司马师那样去征求郭太后的意见了,郭太后自然也不敢提出任何异议,听任司马昭拍板:立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常道乡公曹璜为帝——虽说论辈份,曹宇与曹丕是亲兄弟,这个曹璜与曹睿是嫡堂兄弟,怎么可以让他当明皇帝曹睿的嗣子?这年六月,15岁的曹璜被迎至洛阳,入继大统,并将曹髦的甘露五年改为景元元年;因为“璜”与“皇”同音,是个难以避讳的常用字,所以在改元的同时,他自己也改名曹奂。其时,举兵反抗司马氏统治的曹魏将领如王凌、毋丘俭、文钦、诸葛诞等一个个地被镇压,司马氏取代曹魏王朝已经是大势所趋,这个15岁的孩子、曹魏王朝的最后一位傀儡皇帝,完全成了一副空架子,再也不可能有任何作为了。因此,他的一生相当平淡,平淡得几乎没什么可写。勉强找几件事情来充充数吧:

曹奂即位没几天,汉献帝的第3位皇后、曹操的女儿、曹奂的亲姑姑曹节病逝。曹奂代表曹魏王朝在华林园设置灵堂,亲往吊祭,并派使者持节追谥曹节为“献穆皇后”,葬礼也依照汉朝皇后的规格。曹奂即位时,其父曹宇还活着,这年年底,名义上还是诸侯王的曹宇向朝廷上表祝贺冬至节,表中自称为“臣”。在特别注重孝道的古代中国,哪有老子向儿子称臣的道理?于是曹奂立刻给父亲下了份诏书:“古之王者,或有所不臣,王将宜依此义。表不称臣乎!”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十月,19岁的曹奂立又一个卞氏——昭烈将军卞秉的孙女为皇后,卞秉是曹操之妻卞氏的弟弟。

曹奂本人的事情虽不多,可是他“在位”的这5年里,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大事可不少。当年平定诸葛诞、文钦之乱后,曹髦欲封司马昭为相国、晋公,加九锡。所谓“九锡”,是君主为尊礼大臣所赏赐的九种器物,如车马、衣服、虎贲、弓矢、斧钺等。可是司马昭“谦虚”地一连推让了九次,最终还是没有接受。曹奂登基的当月,又要照样给司马昭加封,大概是鉴于曹髦刚死吧,司马昭又一次“固让”,没有接受。后来司马昭虽然又“谦让”了几次,可是再往后,不但相国、九锡、晋公全部接受,最后还接受了“晋王”之爵,离开称帝已经只剩下一步之遥了。而此时,司马氏称帝前的“事业”几乎抵达顶峰: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派大将邓艾、钟会攻灭蜀汉帝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魏都洛阳;魏明帝曹睿的郭皇后,曹芳、曹髦、曹奂三朝的皇太后,曹魏王朝的一面旗帜,司马氏表面上不得不尊敬的郭太后,也于这年年底病逝。第二年年初,攻蜀的两员大将,邓艾死于内部倾轧,钟会反叛失败被杀。为了庆祝这些“伟大胜利”,年号也从景元五年改为咸熙元年。剩下的问题就简单得多了,“功德巍巍”的晋王司马昭,几乎可以轻而易举地跨出那最后一步,登上皇帝的宝座了。可惜,他还没有来得及跨这最后一步;或许,他也像曹孟德先生一样,只想做一个“周文王”,让儿子去当“周武王”?咸熙二年八月,55岁的司马昭寿终正寝。他的儿子、晋太子司马炎嗣位为相国、晋王。当年十二月十三日,20岁的曹奂被迫“禅位”给司马炎,曹魏王朝正式结束,一个新的王朝——西晋王朝诞生了。于是,曹魏王朝的咸熙二年也就变成了西晋王朝的泰始元年。其实,咸熙二年或泰始元年的十二月十三日,相当于公元266年2月4日,也就是说,无论曹魏的灭亡或西晋的建立,都应该是公元266年年初。还是与大多数史家同步,划入“265”年吧。

再简单交代一下曹奂,这个曹魏王朝名义上的末代皇帝,退位以后被封为陈留王,又活了30年,直到晋惠帝太安元年(公元302年)病逝,享年57岁,被谥为魏元帝。作为个人,他的命运不能算惨;然而作为末代皇帝,无论事实上的还是名义上的,毕竟可悲。其可悲的程度,大概与本人自尊心的强弱成正比吧?

但愿他是一个糊里糊涂、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人。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36次
最近更新:2012-04-30
创建者:天地为家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灯泡王 

水的另一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