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教学产品观
释义

教学产品观

学校教育教学的产品是教育服务。在学校教育的成本支出中,学生或家庭开支部分已经占有相当的比例,教育产品的购买主体已经由国家转变为学生或其家庭,教育的费用小部分属于消费性支出,大部分属于投资性质的支出。从消费性支出来说,学生作为消费者自然有权利要求学校为自己的消费效用的最大化提供合乎标准的教育产品;从投资性支出来说,学生同样有权利要求学校为其投资行为或人力资本的积累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对于学校来说,学生是购买其服务产品的直接顾客,是教育服务消费的主体,他们有权选择学校、专业、课程及任课教师等等。这在多年的高考和高教教学实际中,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初中、小学的教育,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投资学生免费获得服务的教育,因此它们仍然符合产品观念和经济规律。大学教学的学分制、弹性学制的试行,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的思想理念。同时,学校产品形成和周转的因素包括,产品(商品)内容、产品(商品)生产、产品(商品)流通、服务对象——产品(商品)消费者、生产投资、经营管理等等。学校教育的产品是向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并且通过学生的理解消化而被接受和使用,以满足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需要,进而满足社会和国家的需要。学校教育服务产品的生产者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他们通过消耗智力和体力而生产出适合不同教育对象需求的、具有多方面性能的教育服务,处于生产领域。学生则是学校教育服务的主要消费者,处在消费领域。学校教育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具有同时性与共生性,学校的产品——教育教学服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产品(商品)。另外,教育服务产品事实上存在着国际贸易,这也为学校教育服务产品观给出了佐证。在国际上,教育作为一种服务贸易,可以按照商业的模式进行运作,并带给人们可观的利润。世界贸易组织于1994年底完成了乌拉圭回合谈判,通过了《服务贸易总协定》。这份具有国际法地位的文件正式将教育纳入“服务贸易”的范畴,明确规定“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育活动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于教育贸易服务范畴。”[1]这标志着早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政府就达成共识,把教育作为一种服务贸易,可以按照商业模式进行运作并带来可观的利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并初具规模。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利用先发优势,占领了绝大部分国际教育服务市场的份额,并且积累了市场推广、质量监督和管理等方面的许多经验,教育的服务产品观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我们提出学校产品就是服务,是与时俱进、和国际接轨的结果。中学教育是教育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属性当然遵循了教育的总体规律。所以,我们说教育教学的产品是服务,这是由充足的理论根据和事实证明的。

在学校教育服务产品观的框架下,学校教育的服务性就非常明显了。所谓服务,按照ISO9000国际标准,服务(Service)就是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它的本质就是满足他人的需要,以服务对象作为中心和出发点。具体到各级各类教育来说,我们一直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体现了服务的理念。因此,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就构成了一种服务链,包括学科课程结构调整设置、教材选择、教学内容的增删、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学方法的优化等等,都要围绕学生的满意和学生家长、社会的满意来展开,其结果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将满意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家长和社会。显然,学校教育的服务性不言而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