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8月1日) 丛书名: 青年学术丛书·教育 平装: 18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010101439 条形码: 9787010101439 尺寸: 23.8 x 16.8 x 1.4 cm 重量: 322 g 作者简介闫艳,女,1973年生,天津人。现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1999年和2008年,分别获得天津师范大学生物教育专业学士学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年初,进入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近五年来在《思想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其中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全文转载。参与撰写《大学生人际交往理论与方法》等著作多部。独立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马克思交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独立主持并完成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天津市教委立项项目“论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参与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多项。曾被评选为天津市普通高校“两课”优秀教师。 内容简介《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交往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域,不仅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化进程,而且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汰旧换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角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前沿性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作者闫艳)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原则,遵循由历史到现实、由理论到实践、由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思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与交往的关系,尝试提出建构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深入阐述了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思想历史、生成依据、基本特征、实现路径等。《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交往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域,不仅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化进程,而且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汰旧换新。 目录序 导论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界 一、人的失落: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沉疴 二、范式转移:从对象性思想政治教育到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 三、交往取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 第一章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之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解读和诠释 二、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要旨 三、马克思和哈贝马斯关于交往意义域的比较 四、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借鉴意义 第二章 交往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之历史考察 一、中国古代思想家从交往视角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二、西方思想家从交往视角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从交往视角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第三章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之生成依据 一、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之基 二、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生成的内在根源 第四章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之基本特征 一、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 二、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特征 三、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征 四、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特征 第五章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之实现路径 一、诉求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变革 二、诉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交往关系改善 三、诉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进创新 四、诉求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环境营造 五、诉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转化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