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交通大学上海部分 |
释义 | 简介交通大学上海部分(1957—1959)的前身是建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即上海交通大学前身。 南洋公学(1896-1904):1896年,南洋公学诞生,这是我国最早兼有师范、小学、中学和大学这一完整教育体系的学校,其中师范是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师范学校。学校经费半由商民(即招商局、电报局)所捐,半由官助,是为公学。清末称今上海地区为南洋,故学校取名为南洋公学。 商部高等实业学堂:1905年,南洋公学归商部接管,改名为高等实业学堂后开学。此时期毕业生多赴外国留学,学堂首次正式设立商务专科,并制定《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章程》和《附属高等小学总章》。 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学校改隶邮传部,校名也随之更改为邮船部高等实业学堂。自始,学校转向工科方向发展。1907年设立了我校第一个工程专科——铁路专科,1908年又增设了全国最早的电机专科,至此,学校已成为高等工科学校。(注:清代邮传部是清廷主管“路、轮、邮、电”四政的行政结构。) 南洋大学堂: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高潮声中,唐文治宣布学校改名为南洋大学堂,监督改称校长。此时期学校经费困难,唐文治提出自己减薪一半,师生同心,以维持教学。唐文治还著《人格》一书作为国文教材。此时期孙中山莅校演讲,全校师生共同致力于兴建中国实业。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12-1921):1912年,学校改隶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并将铁路科改为土木科,电机科改为电气机械科。1918年3月,学校又增设铁路管理科,这是我国设立此科之开端,开创了工管结合的先河,无疑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1921-1922):1921年,叶恭绰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时,将交通部所属三所高校(上海、北京及唐山)统一更名为交通大学。本校定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并在全国率先成立董事会,校长亦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叶恭绰当选为校长,张铸为沪校主任,凌鸿勋和张廷金为副主任。学校在原有电机科外又增设了机械科。 交通部南洋大学(1922—1927):1922年由于政局变动,叶恭绰出走,本校改为交通部南洋大学。此后校长多次变换,直到1924年底凌鸿勋再次任校长,学校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期仍设置电机、机械和铁路管理三科,而土木科已调归唐山学校。学校在此期间又新建成体育馆和调养室,并创办了中国高校最早的工业研究所。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1927年,北伐胜利,北洋政府垮台,南京政府成立。国民政府交通部接管南洋大学。学校改组为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设立校务委员会。并第一次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附中、附小脱离学校,另组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 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1928-1942):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增设铁道部。学校移归铁道部管辖,将设在上海、唐山、北平三处的交通大学各学院合并,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分上海本部(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即我校)、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学院。校长由铁道部部长孙科兼任,副校长由黎照寰兼任。不久,黎又被任命为专职校长。这样就把“部(铁道部)、路(铁路)、校(交大)联成一贯”,形成“部校合作”体系和“建教合作精神”,“校中师生均得安心教读,勤求学业,蔚成良善校风”。 这一时期学校经费充裕,校舍建设和系科建设都得到较快发展,校园面积也扩大到近500亩。期间,我校先后成立了科学学院、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院和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由此形成了以工为重点,理为基础,兼重管理的教学体系。这一时期学校发展迅速,特色明显,成绩显著,影响深远,广大校友称之为新中国成立前学校发展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部)(1942-1946):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后,交通大学总部从上海转移到重庆九龙坡。此时期,交大开展院系建设。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并入交大组建造船等新专业,创办电讯研究所。学校规模扩大,教学设施、条例逐步完善。 国立交通大学(1946—1949):1946年,国民党挑起内战。沪校与渝校会合,教学秩序得以恢复。广大师生投入到反对内战的斗争之中。在通货膨胀、经济困难与白色恐怖之中,学校仍坚持改进教学,并增设电信管理、电信技术两专修科。直到1949年5月24日,上海解放,从此翻开了交大历史新的一页。 交通大学(1949—1957):上海解放后,交大师生员工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之中。学校在华东教育部领导下,明确交大是理、工、管理类大学,其任务是为新中国培养建设人才。1952年全国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交大由10个系、1个专修科调整为机械、电机、造船3大类、7个系。开办工农速中和工农调干生班。开展学习苏联经验的教学改革,走按专业培养专门人才的道路。1953年恢复招收研究生。重视科研工作。1955年交大迁往西安。 交通大学上海部分(1957—1959):此时期学校提出今后长期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科学研究;学习苏联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大胆创造,主要专业课的教材要自己编写。各方面的工作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1959—2005):这段时间的中后期是上海交大蓬勃发展时期。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上海交大跻身高水平知名大学行列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历任党政领导和全校师生一道,抓住机遇、励精图治,为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术地位,积极开拓、敢为人先、历尽艰辛。学校先后进行了人事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科技管理、后勤社会化和学校综合体制改革等多项改革实践;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调动了广大教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拓展学科领域,增强创新能力,壮大学术研究队伍、扩展校园规模,从总体上大幅度提高了办学水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