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胶南黄山经济区
释义

【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主要指标。2005年,黄山经济区辖37个行政村,总人口21043人。总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46公顷。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6亿元,同比增长2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0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370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7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 %、22%和18%。财政收入2161.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32元,比上年增加748元。

农业。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2.1亿元。其中,农业1亿元,林业0.2亿元,牧业0.8亿元,渔业0.1亿元。粮食总产1.2万吨,花生总产0.3万吨,蔬菜、瓜类总产2.7万吨,水果总产1.4万吨。大家畜年末存栏0.45万头,猪年末存栏2.8万头、年内出栏3.5万头,家禽年末存栏17.5万只、年内出栏15万只。淡水产品产量700吨。拥有农业机械4157台,农业机械总动力2.635万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00公顷。完成造林160公顷,林地面积2193公顷,林木蓄积量达到48165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9.64%。

工业。工业产业以橡胶机械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建筑建材业、石材加工业为主。现有工业企业88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家,达到12家。主要企业有青岛亚东橡机有限公司、青岛东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青岛三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青岛鲁鸿置业有限公司、青岛茂东钢丝制品有限公司等。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11.3亿元,销售收入12.8亿元,上缴税金1352万元,利润总额1570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全区个体私营企业累计达到88家,个体工商户348户。个体私营税收1352万元。

社会各项事业。年内全区有初中1所,小学1所,在校学生1968名;幼儿园9所,入园幼儿420名。卫生院1所,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与率达到了9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2.2‰,计划生育率99.5%,荣获2005年度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优秀奖。百户拥有电话70部,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0%。

【招商引资】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全面整合招商力量,充分配置各方面资源,紧紧依托市临港产业加工区、海滨工业园和驻地等各个招商平台,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特别是把“二次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途径,组织人员对驻地和各村闲置土地、厂房进行调查摸底,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推介,提高利用率,扩大招商引资规模。2005年,全区共引进内外资项目30个,其中,内资项目19个,到位资金48400万元;外资项目11个,到帐外资301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820万美元。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利用外资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引进的入驻海滨工业园总投资1200万美元、注册资金500万美元的青岛长青食品项目荣获全市优秀大项目三等奖。

【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高效特色农业日益彰显活力。围绕壮大芋头、西瓜、桃子、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扶持农村中介组织和产业协会拓展领域、提升水平,着力培植特色农业品牌,发展“品牌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先后注册登记了“青岛徐村芋头”、“青岛沙沟西瓜”和“青岛岳家村桃”三个无公害农产品商标,是青岛市芋头生产基地。在进一步规范运作徐村芋头生产经营合作社的基础上,又先后成立了岳家蜜桃协会、黄山农机协会、黄山茶叶协会等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本区青岛“天祥源”名茶基地有限公司生产的“雪中春”、“铁将军”、“北国翠眉”三个茶叶品牌在2005年举办的全国“中茶杯”名茶评比中全部获得一等奖。林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林业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园区建设】为充分利用资源,盘活营房闲置土地,黄山经济区于2005年6月份与军方签定租用50年的黄山营房开发合同。该工业园区位于204国道以东,区驻地以南1公里处,面积1060亩。区工委、管委决心将此片土地打造成一个招商引资的平台,专门成立了由管委主任任总指挥的指挥部,下设“一办四组”,高标准规划了园区两纵三横一环的道路和三个产业区。对入驻项目严格标准,要求入驻项目科技含量高、投资密度大、拉动作用强。已投入用于基础建设的资金400万元,修建路基1.8公里、大小桥梁3座,拆除闲置营房6万平方米,终止各项合同21个,整平土地400亩,有23个内外资项目预约土地1200多亩。已批准的5个入驻项目,占地160亩,项目建设容积率达到70%以上,总投资8000万元。

【小城镇建设】坚持以建设生态城镇为目标,聘请规划专家对驻地总体和各项功能规划进行了修编完善,在此基础上,投资57万元对驻地府东路进行了综合整治,铺设了排污管道和人行道板。顺利拆迁了政府家属院,3.8万平方米用于住宅建设的土地挂牌拍卖。顺利完成了“瓦韩”路和“青莱”高速公路的地面附着物清表工作,两条道路途经黄山总长18.7公里,占地1880亩,涉及18个村1420户农民。完成了涉及7个村总长10公里的村村通柏油路工程。筹资140余万元对中心小学进行了扩建,新建教室3排,完成校园护坡4000立方米,新砌排水管道400米,购置学生班车8辆,并实施了小学生“双热”工程,全区1340名小学生可全部到中心小学就读,共享教育资源,为全区教育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区成教中心为依托,以建筑公司、亚东集团为实践基地,加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先后举办引导性就业培训班6期,培训学员505人;职能性就业培训班4期,培训学员207人;安置就业640人,为农民增收搭建了平台,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