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西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
释义 | 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等,2011年10月2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赣府厅发〔2011〕53号印发《江西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该《规划》分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强化公共气象服务,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气象保障水平;加强气象业务能力建设,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重点工程;保障措施6部分。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通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赣府厅发〔2011〕53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江西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江西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党和政府重大决策。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等,编制江西省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全省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全省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十一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江西省气象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国气象局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持续保持气象事业快速发展势头,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福祉安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气象防灾减灾成效显著。“十一五”时期,“中尺度自动站网和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响应工程”、“江西省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和“江西省防灾减灾科技中心工程”三个重点气象工程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全省气象部门大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服务,有效应对了“圣帕”台风、“格美”台风、“桑美”超强台风、2007年严重干旱、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和2010年特大暴雨洪涝等重大气象灾害,圆满完成了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国庆60周年庆典、中央领导视察江西、第五届中博会和鄱阳湖生态文化节等重大活动的气象保障服务,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世纪末的3~6%下降到目前的1~3%。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稳健起步。江西省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成立,出台了《江西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等。江西省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成立,组织多部门开展了气候变化对农业、林业、水资源、生态影响评估和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积极开展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提高了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领域不断拓宽,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不断扩大,气象情报和灾情收集、处理、反馈速度不断加快,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在全省18个行业展开,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80%以上。公众服务产品内容日趋丰富,全省每天电视天气预报播出节目165套,广播播出节目30套。专业气象服务有序推进,完成了全省中小学防雷安全风险排查,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工作富有成效。首次开展我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地面火箭高炮人工防雹作业并实现业务化。全省共开展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7692次,累计增加降水134.63亿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53.85亿元。 气象预报预测水平有效提升。逐步完善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精细化预报系统,建立了短时临近预报、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定量降水估测预报等业务系统,开展了中尺度天气分析和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提高了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能力。预报产品不断丰富,达10余类76种。与“十五”末相比,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3%,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7%,年季旱涝预测准确率提高5%,冷暖气候预测准确率提高5.2%。 综合气象监测能力不断增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初具规模,新增了1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1部移动应急雷达,建成了1535个区域气象自动站,新增了雷电、基准水汽、生态与农业气象、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大气成分、负氧离子和酸雨等观测站点。初步建成地面网络和卫星广播相结合的通信网络系统,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投入业务试运行。初步建立省级气象资料质量控制业务流程,加强了卫星、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各种实时观测资料的应用,提高了对暴雨、台风、短时强降水、雷电、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 气象科技和人才队伍建设富有成效。全省气象部门科技立项373项,其中省部级以上50项,科研经费1700余万元,比“十五”增加70%。有35项气象科技成果获地(厅)级以上奖励,其中11项获省部级奖励。有60项科研成果投入业务应用,其中4项成果在全国推广使用。气象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47%,中级以上职称人员达60.2%,有2人分别被评为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被评为国家级首席预报员,5人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库。 气象依法行政工作稳步推进。气象法规建设进一步加强,出台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江西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及传播管理办法》、《江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施意见》。制订了《雷电灾害等级预报》国家标准、《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等3项行业标准和《江西省双季稻气象灾害指标》等3项气象地方标准。气象法制机构和队伍进一步健全,建立了一支由616人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气象行政执法队伍。 和谐气象部门建设成绩斐然。党建和文明创建工作卓有成效,全省气象部门全部建成文明单位,其中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占97%,有2个单位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全省气象系统连续三届获“江西省文明行业”称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稳步加强,新时期气象人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呈现出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展现新貌,全省87个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1亿元,较“十五”增长96.7%,一批台站的水电、排污、围墙、观测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九江县、浮梁县、上栗县、芦溪县等四个新建县级气象机构建设有序推进。 (二)“十二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江西省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气象工作。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对气象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提升“四个能力”、建设“四个一流”。江西是气象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直接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要求气象工作立足省情,主动融入大局,在气象灾害防御中,充分发挥“发令枪”、“消息树”和“参谋长”的作用,不断增强气象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应对气候变化备受全社会关注。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多发、突发、重发的态势,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已成为影响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引发的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分析,提升极端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开展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评估,寻找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科技水平,赋予了气象事业发展新任务。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气象保障提出新的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但由于鄱阳湖区域灾害性天气频繁、鄱阳湖水位变化异常,连续多年出现历史罕见低水位,直接影响了鄱阳湖区生态和经济功能的发挥。更好地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大力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能力,显得刻不容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赋予气象事业新使命。“十二五”时期,全省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规模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在全省调整农业、林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蕴涵了大量的气象服务需求。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是新时期赋予气象部门的新使命。 构建和谐社会对气象服务提出更多需求。气象信息是民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公众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生产的公共气象服务,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切实履行好公共气象服务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对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防御机制、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增强全社会预防和处置气象灾害能力都提出了更多需求。 “十一五”期间,江西省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面对“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有: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尚不完善,气象预报预测水平有待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仍较薄弱,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亟待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有待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不够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区域覆盖率和作业效果有待提高;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坚持把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放在首位,着力强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象服务,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强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为江西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引领。围绕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现代气象业务发展,为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突出重点。以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为重点,不断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 坚持服务民生。不断丰富气象服务产品,拓展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一流的气象服务。 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完善气象业务、科技、人才发展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气象事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成较为完善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气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气象保障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气象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省气象整体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建成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进一步提高,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防雷减灾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影响评估能力进一步提升,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进一步加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健全,鄱阳湖气候与生态遥感监测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行,大湖流域气象服务新模式的探索成效明显。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决策气象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公众气象服务受众面明显扩大,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效益更加明显。 气象现代化体系进一步完善。气象预报预测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气象观测网进一步完善,气象信息网络与装备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气象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气象法规体系及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气象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升,气象探测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十二五”期间江西省气象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达到90%以上。 ·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5%,暴雨等灾害性天气24小时预报准确率提高4%,短期气候预测水平提高3%-5%,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 ·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准确率达到70%以上;农用天气预报、情报信息服务覆盖面达到90%以上。 ·新增区域自动气象站1818个,建设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高速公路等气象监测网;新建60个城市环境气象监测点。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覆盖率达到85%以上;新增新一代天气雷达4部、风廓线雷达11部,X波段移动雷达17部。 ·新建1个空地结合的人工影响天气特种监测网、1套综合业务系统、1个飞机人工增雨基地、2个效果评估基地,人工增雨率提高5%-10%。 ·新建1个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5个具有学科优势和本省特色的气象科技创新团队。 ·列入政府监管的建设项目防雷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覆盖率达到100%,重点单位的防雷装置定期检测率达到95%以上,全社会防雷装置应当检测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7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比例达到18%。争取有5人进入中国气象局“双百人选”队伍。 ·国家基准站、基本站和40%以上的一般站基本达到“一流台站”水平。气象探测环境破坏严重的台站完成迁移任务。 三、强化公共气象服务,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气象保障水平 (一)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加强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分析。加强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等重大天气过程中短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趋势预测,重点加强暴雨(雪)、干旱、台风、大雾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连续性、精细化预报服务,以及雷电、冰雹、大风、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服务。 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依托各种社会资源,大力拓宽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和覆盖面。建立完善气象部门与政府应急管理平台、气象灾害敏感部门和行业、公共媒体之间互连互通的气象灾害信息发布平台和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发布体系。加强预警信息发布规范管理,完善预警信息传播手段,加强基层预警信息接收传递。依托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农村、偏远山区等气象预警信息传播能力建设。 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深入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重点加强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等灾害高风险区的气象灾害隐患排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开展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加强气象灾害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研究,健全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 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应对能力。编制和实施各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立分灾种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气象灾害防御信息共享平台和社会动员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基层队伍建设,气象信息员人数发展到2万人以上。加强军地和部门联防互动,建立和完善气象与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运输、铁道、水利、农业、卫生、安全监管、林业、旅游、地震、电力监管等部门及部队之间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力度,深入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进一步提高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服务能力。加强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观测系统建设,优化完善新一代天气雷达、移动雷达、风廓线雷达、乡镇加密自动气象站等监测布局,消除气象监测盲区。强化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服务,提高市县级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定量降水估测预报和强降水精细化监测分析水平,发布流域面雨量预报。加强暴雨山洪气象灾害信息共享及应用服务,完善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手段,提高预警信息的覆盖面、有效性和时效性。 进一步提高防雷减灾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雷电监测网和雷电综合监测信息数据库与共享系统,开展雷电诊断分析、预警方法技术研究和雷电预警产品研发。积极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和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工作,加强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工作,提高已投入使用的防雷装置的定期安全检测覆盖面。建设农村和中小学校防雷减灾示范工程,坚持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推进防雷减灾工作。 (二)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服务。 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在农田、森林、水域、湿地、城市等建立五种不同类型的气候变化综合监测站,掌握全省重点区域温室气体浓度动态变化和地区间差异,揭示气候变化对全省敏感行业的影响。完善风能、太阳能资源长期观测站网,为全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能力建设。建立江西省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业务体系和业务平台,开发气候变化对农业、林业、水资源、能源安全、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综合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制作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系列产品。建立健全江西省气候变化决策信息支撑业务系统和平台,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省农业、林业、水资源、能源安全、生态系统等方面的适应对策分析和脆弱性评估,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推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开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评估业务,为进一步优化江西省能源结构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开展农业气候精细化区划,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力布局、种植结构和农业气候资源的利弊影响分析,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气候资源的管理,通过局地气候资源规划,对重大工程建设等进行气候监测。积极开展农业、林业开发利用气候服务,开展城市气候环境调控及城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服务。积极推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立法工作。 强化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推进针对城乡规划、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农业结构调整等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做好公路、铁路、机场、水库、核电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 (三)强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象服务。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象灾害加密监测系统、气象实时通信业务系统、业务技术保障系统以及业务综合监控系统。建立基于鄱阳湖流域的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暴雨洪涝和干旱预测预警系统以及高温热浪、低温冰冻、大雾等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系统。 建立应急指挥业务平台和移动平台,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完善各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完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应急论证准备制度,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普及等。 建立鄱阳湖气候与生态遥感监测中心。建设包括卫星接收系统、气候与遥感地面辅助观测系统、监测分析平台和产品服务与分发系统的鄱阳湖气候与生态遥感监测南昌中心以及共青城气象卫星观测地面试验基地。开展鄱阳湖气候与生态的实时动态遥感监测,实现对全省农田、森林、水域、湿地、城市等典型生态系统的监测、分析与评估。 完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相关任务。牵头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象灾害应急示范工程》,建设更加严密的气象灾害监测系统,更加完善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更加准确的预报预警业务系统,更加快速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更加高效的人工影响天气系统,更加科学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等,全面提升气象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的应急保障和科技支撑能力。 积极参与新增优质稻谷生产能力工程建设、农村农业信息网络建设、风电场建设。积极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专项规划,建立五河流域突发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应急系统和人工影响天气系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系统、农业气候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充分发挥气象科技在《生态林业发展规划》、《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五河流域治理规划》中的积极作用。 探索大湖流域气象服务新模式。借鉴国内外大湖流域气象服务的成功经验,重点在气象灾害防范应对、生态建设气象服务、生态产业气象服务、气象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及其体制机制建立上进行探索,初步建立特色鲜明的大湖流域气象服务新模式,为全国大湖流域的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提供示范。 (四)强化气象为农服务。 推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以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公共气象服务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为目标,以提升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生产生活气象服务能力为主要任务,大力提升“三农”发展的气象保障水平。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针对地方需求建立完善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加强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系统建设,开展现代农业气象精细化服务,提高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高温热害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能力。强化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服务,积极参与江西新增百亿斤优质稻谷生产能力工程建设,为确保五年新增粮食产量50亿斤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立完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推进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及农村防雷避雷设施建设。强化与涉农部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建设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多种手段互补的农村气象信息发布传播网络。 (五)强化城市气象服务。 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城市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加强对突发强降水、高温、雾霾、雷电、大气环境污染等城市气象灾害和高影响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开展城市社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 强化城市运行保障和公众气象服务。完善与交通、市政、电力、旅游等城市运行部门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完善多种手段互补的城市气象信息发布体系,开展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多样化需求的精细化气象服务。 加强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推进重大活动气象服务的常态化建设,完善重大活动气象服务管理运行体系和业务服务体系,做好重大活动的气象保障服务。 (六)强化专业气象服务。 加强与农业、水利、林业、国土、交通、电力、卫生、旅游等部门的合作,完善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专业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水平。建立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强化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冰、雪、雨、雾等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气象灾害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加强与铁路部门的合作,提高铁路安全运行气象服务能力。加强电力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开展电力设施气象监测和电线冰冻灾害预报预估;开展气象灾害对电网安全运行影响评估,建设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旅游景区气象观测系统,开展旅游景区特殊气象景观和旅游气象指数预报。 (七)强化人工影响天气服务。 围绕江西农业发展,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力度。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特种观测网,开展空中云水资源动态监测。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经作物主产区、全省特大型水库集水区等三个人工增雨重点作业区和飞机人工增雨赣州基地,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立体化作业和精细化服务能力。建设省市县三级综合业务系统,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预报能力,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协调、管理能力。注重新技术开发应用,开展南方对流云人工增雨等研究以及人工消雾等领域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化作业试验。 四、加强气象业务能力建设,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 (一)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能力建设。 加强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建设。重点加强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农业农村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决策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决策气象服务支持系统、气象灾害风险和影响评估系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等气象服务技术支持平台,进一步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敏感性、针对性和影响力。 加强公众气象服务系统建设。针对公众需求,建立完善各类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和产品库;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传播载体,完善气象信息发布体系,实现气象服务信息的广覆盖;开展气象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调查,加强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加强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建立完善交通、电力、旅游等行业的气象指标和产品库,建立交通、电力、旅游等预报预警服务平台,提升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和精细化水平。 (二)加强气象预报预测业务能力建设。 临近预报(0-2小时)。发展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分析技术,提高强对流天气的识别能力。建立集强对流天气的自动识别、报警和预报于一体的实时业务系统,加快建设基于雷达、卫星和自动气象站资料的定量降水估测和定量降水预报业务。增强预报员对雷达、卫星等资料的分析和对强对流天气的识别能力,提高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命中率和时效。建立综合临近报警系统,在人口密集区及其上游高山峡谷地带加强气象、水文、地质联合监测预警。 短时预报(0-12小时)。发展气象观测资料与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分析预报产品的融合技术。加强预报员对高分辨率快速分析预报产品的分析和应用,增强对中尺度天气系统及其特征物理量的综合分析能力。建立12小时内时间分辨率小于3小时的强对流天气种类、强度和落区预报业务系统。 短期预报(1-3天)。继续提高降水、最高和最低气温、风向风速、天空状况、能见度等气象要素的预报准确率,特别是提高定量降水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发展主观等级降水预报与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产品融合的定量降水预报技术;完善灾害性天气落区短期预报业务,提高暴雨天气预报能力以及精细化水平;建立全省3公里格点气象要素预报业务,24小时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达到3小时;提供精确到乡镇及其他服务地点的精细化预报。 中期预报(4-10天)。重点提高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中期预报水平。发展基于集合预报和多模式集成的概率预报技术,研究开发致洪暴雨、高温热浪、寒潮降温、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中期概率预报方法,实现中期高影响天气概率预报。逐日滚动制作10天的精细到乡镇及旅游风景点、重点水库、堤坝等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产品。 延伸期预报(11-30天)。开展延伸期强降水、强变温(高温、强冷空气)等重要天气的过程预报,初步建立月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报业务,重点针对降水和温度等要素异常(或极端性)发生时段(某候)的预报和持续性干旱、降水事件的转型期预报;开展多模式解释应用集成业务,降低预报不确定性,显著提高月温度和降水预报准确率。 短期气候预测(月、季、年)。根据短期气候预测理论研究成果和最新观测事实,采用各种物理统计方法实现未来的月、季及月、季滚动短期气候趋势预测。提高月温度和降水常规预测业务的准确率,开展气象灾害专题预测(冬季冷暖、春季低温、汛期洪涝、伏秋期高温干旱、寒露风),建立旱涝预测模型。 (三)加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能力建设。 完善和优化气象观测业务布局。完善区域自动气象站网布局,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运行稳定的自动化观测系统;调整优化天气雷达布局,建设大气电场仪、卫星地面接收系统、湖体浮标站等气象观测业务系统。 继续推进气象观测自动化。推进云、能见度、天气现象、固态降水等的自动化观测系统建设,实现国家级地面气象站自动化观测。建立适应气象观测业务自动化的业务流程。 增强气象综合观测能力。加强气象观测资料稀疏区、灾害性天气频发区、气候敏感区、气象服务重点区气象观测能力建设。统筹开展新一代天气雷达、移动雷达、自动气象站和应用系统建设。 增强观测系统稳定运行能力。加强区域气象自动观测站网运行维护,在基层气象台站配备巡检车辆和维修维护设备。完善各级技术装备保障运行监控平台,分级分类建设观测设备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维修测试平台和移动维修系统。加强气象雷达标定建设。建设省级气象装备储备库,更新和扩充省级气象计量标准器。建设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计量检定自动化系统和移动计量检定校准系统。强化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考核、定型、许可、列装等工作。 强化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完成全省地面观测场标准化改造和观测系统防雷设施建设。编制基层气象台站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专项规划,强化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执法,确保气象探测环境没有新的破坏。切实改变我省气象探测环境偏差的局面,对不符合气象探测环境要求的台站进行搬迁改造。 (四)加强气象资料应用和信息支撑能力建设。 加强各种资料的综合应用。规范观测、信息处理和资料应用等环节业务流程。加强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建立全省实时资料质量控制体系,加强气候资料均一性检验订正。重建基础数据集,强化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数据产品研发能力。建立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及其数据服务系统。完善省级档案库房安全与管理系统,建立数字档案馆。加快历史气象资料拯救与数字化工作。 完善气象通信网络系统。构建省级高可靠、层次化局域网络架构,规范市、县级局域网络建设,增强通信网络系统能力,提高数据传输时效和业务质量,加强省际气象信息共享。建立全省气象应急通信系统,运用卫星及移动通信等多类技术手段,提升边远无人测站数据传输能力。建立卫星广播接收系统和新一代天气雷达信息共享平台。全省电视会商系统升级为高清晰会商系统。 增强气象信息系统安全备份能力。建立全省气象信息网络安全与管理系统、气象信息业务实时监控系统,完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建立省级气象通信业务应急备份系统,初步形成省级气象通信、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管理与服务等核心实时业务的备份能力。 五、重点工程(一)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保障工程。 通过加强我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气象服务网络、应对气候变化等系统建设和强化人工增雨作业能力、基层气象台站综合能力的支撑作用,全面提升我省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为有效降低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最大限度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在重点水库、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新建1280个区域自动站,新增4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11部风廓线雷达,弥补雷达探测盲区;建立各类气象探测资料综合分析应用平台;在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森林火灾易发区建立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等。 公共气象服务网络系统建设。建立完善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城市气象保障系统、公众气象服务保障系统、现代农业发展气象服务保障系统、高速公路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等。 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与决策支撑系统建设。在农田、森林、湿地不同类型下垫面上建立气候变化综合观测站;建立风能、太阳能资源等气候能源监测网;建立鄱阳湖气候与生态遥感监测中心、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等,提升气候变化预估、监测和影响评估能力。 人工增雨作业能力建设。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经作物主产区、全省特大型水库集水区等三个人工增雨重点作业区和飞机人工增雨赣州基地,建设江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一步完善全省空中云水资源监测、指挥、应急、作业、检验系统。 基层气象台站综合能力建设。完成全省93个气象台站观测场、值班室标准化改造和观测场防雷基础设施建设;对28个探测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已没有观测价值的气象台站进行搬迁;完成11个县气象局业务用房重建、15个县气象局新建辅助用房,以及一批台站水、电、路、围墙、护坡、大门、绿化、亮化、美化等综合改善,实现站站有值班公寓、站站有市电、站站有城市自来水、站站有规范排污系统、所有贫困县气象局配业务用车等目标。 通过该工程建设,实现我省气象预报预测整体水平在“十一五”基础上提高3%-5%,突发气象灾害监测率达90%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公共气象服务的时效性、针对性有明显提高;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空—地立体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人工增雨作业效率进一步提高,受益范围不断扩大;实现对农、林、水、生态、气象能源等气候变化敏感对象的连续观测,对全省生态环境实时动态的遥感监测;气象探测环境和基层气象台站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象灾害应急示范工程。 通过建立“三个应急系统”(气象灾害应急监测系统、气象灾害应急预报预警系统、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系统)、“三级应急平台”(省、市、县级)、“一套应急机制”,提升气象为鄱阳湖流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探索符合国情、省情的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应急保障新模式,为我国大湖流域气象灾害应急保障服务工作提供示范。 新建538个加密区域自动气象站、2个湖区气象浮标观测站、50个交通气象观测站、31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17部X波段移动雷达、气象卫星遥感以及无人驾驶探测飞机,组成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应急监测系统。建立气象综合监测系统的全网运行监控与气象技术装备综合管理系统。 采用新的组网技术,扩充升级宽带网,布设鄱阳湖区域卫星通信地面站48套。建立气象灾害监测数据集约化收集、处理系统,建立和完善省、市数据传输运行监控系统。建立气象灾害监测数据存储及应用管理系统。 建立完善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灾害性天气综合临近预警系统、气象灾害收集和评估系统。 建设气象灾害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手机短信、小区广播与小区短信等,拓宽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大力布设气象电子显示屏。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万个左右行政村和部分自然村建设气象灾害信息警报收发设施,并充分利用好农村广播等,解决气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 建设气象灾害专业服务平台。针对农业、水利、林业、国土、交通、电力、卫生、旅游等行业的特点,建立气象灾害专业服务产品制作、分发与效果评估技术及其业务流程,完善快速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办法。 建设1个集气象监测信息采集、气象灾害信息传输、气象灾害信息分析与加工处理、系统内部及部门间可视化会商为一体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和11个分中心平台,建设12个移动应急气象观测、移动应急气象会商、应急现场气象服务保障平台。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完善气象与多部门及部队之间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社会参与应急机制,建设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基地等。 通过该工程建设,基本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象灾害监测全天候、无盲区,气象灾害预报精细化、无缝隙,气象灾害预警多手段、全覆盖,气象灾害应急高时效、快反应。为鄱阳湖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高效集约发展区以及全流域,提供分行业、分灾种的优质气象灾害应急保障服务,减缓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气象科技支撑。 六、保障措施(一)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切实加强本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科学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将任务逐年分解落实,保证规划实施的系统性、连续性。建立本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制度,动态评估,跟踪督查,适时开展对本规划的修订和调整工作;建立本规划与国家《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江西省级规划、相关行业规划之间的衔接互动机制;充分发挥重点工程项目对本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完善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的长效机制,多渠道落实两个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资金。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动态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大气象事业投入。 要将气象事业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财政预算,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双重计划财务管理体制。切实加大各级财政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稳定增长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多渠道落实气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确保重点工程顺利实施。着力支持基层气象工作,努力改善气象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二五”期间,气象事业投入要在“十一五”基础上有明显增长。 (三)推进气象科技创新。 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特色领域创新能力,完善气象业务需求牵引科技创新方向的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发挥业务单位气象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作用。推进部门局校科技合作深入发展;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建设鄱阳湖气候与生态遥感监测中心、江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南方水稻气象服务重点实验室,建设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和特色台站。加强气象应用开发研究。加强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综合气象观测、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气象发展的能力。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着力加强气象业务科研骨干队伍建设,以解决江西气象事业发展重点领域业务科研难题和关键技术为重点,组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批领军人才;着力加强一线气象人才队伍建设,选拔和培养业务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后备干部培养,提高气象管理人才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开发、流动机制,完善人才选拔、任用、考核、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培养等经费投入。加强气象教育培训,大规模开展各类岗位培训、转岗培训、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加大在职学历教育送培力度。 (五)强化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 加强气象法规建设,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管理等相关规章制度,争取“十二五”前期出台《江西省雷电灾害防御办法》和《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争取制定10个行业或地方性标准;建立全省气象行政执法人才资源库,建成专兼结合的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加强气象行政执法基础条件建设,建设全省气象行政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气象社会管理,建设网上气象行政审批系统和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实施并联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雷电灾害防御、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加大对违反气象法律法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规范全社会的气象活动。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按照中国气象局顶层设计,推进气象事业结构调整,优化气象业务结构和布局,强化气象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促进江西省气象事业从结构合理向结构完善转变。按照中国气象局的工作部署,推动气象部门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深化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推进计财制度改革。推进气象部门对外合作与交流,落实省部共建合作协议。大力推进气象部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发展气象文化,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和气象人精神,为江西气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