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苏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 |
释义 | 实验室-依托江苏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依托:东南大学。 实验室-属性江苏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始建于2002年,是国内较早成立的“分子影像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07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为“江苏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领域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 1.干细胞移植技术与活体影像示踪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影像诊断与治疗; 2.新型复合型纳米磁性粒子探针的构建与制备; 3.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分子影像检测以及与介入治疗技术的交叉与结合; 4.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的应用研究。 实验室-职能实验室以分子影像学与功能影像为中心,通过分子生物学、纳米科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学、药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解决相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如分子探针的构建、医学图像的处理等。在过去的七年中,在新型复合型纳米磁性粒子探针、MR分子影像技术在肝细胞移植中的活体检测与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早期诊断与干预、MR分子影像技术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分子影像检测、以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在脑科学和神经精神疾病中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的成果,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实验室-成果实验室自2002年建设以来,完成/承担的重要课题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省部级科技项目,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等,共计57项;所获奖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省级教学成果奖,省新技术引进奖等;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著300余篇,包括《中华》系列文章近百篇;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实验室鼓励在国际上有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具有原始性创新的高水平论文,迄今,已发表SCI收录文章50余篇,其中7篇发表在本专业顶级期刊Radiology。 实验室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力争建设成为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的中心,以各种模式推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实验室-团队本实验室有固定人员41人,其中高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3人。此外,实验室现有在读博士18人,硕士25人。学科带头人:滕皋军,主任医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影像系主任,江苏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首批“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任中华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组组长、江苏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Cardio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CVIR)》(SCI收录)中国区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放射学杂志》常务编委等。 自1982年来一直从事医学影像与介入放射学的一线工作,于1995~1998年在美国Dartmouth-Hitchcock Medical Center 从事介入研究工作,2002年以来重点转向分子影像研究和分子影像学与介入放射学的交叉与结合,率先在国内开展干细胞磁粒子标记和MRI示踪的分子影像研究工作并取得系列成绩。其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纳米SPIO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损伤与修复的MR研究(90606007)”就是分子影像、介入放射学及纳米材料科学的交叉项目。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省部级基金8项,其指导的在读博士研究生获国家自然基金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中华医学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累计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25篇,含本专业顶级期刊Radiology(IF=5.377)4篇,SCI数据库引用50余次,《中华》系列期刊50余篇;主编专著2部;获专利4项;获省级优秀研究生课程1项。 陈 峰,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87年放射学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后一直从事放射诊断学工作,1997~1998年国家公派英国Leeds大学医学中心放射科进修MRI技术1年,2003~2007年在比利时Leuven大学攻读并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CT三维成像,其中在CT三维及仿真内镜成像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1999年获得EAR-ECR Fellowship Grant (欧洲放射学会基金)资助(国内首次)。 刘 璐,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核医学技术研究所主任。承担国家“863”项目2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要从事临床和实验核医学研究,尤其在核素靶向给药内照射治疗实体肿瘤等领域有突出贡献。 张志珺,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东南大学分子影像实验室副主任。2000年在英国Sheffield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03年6月在英国Sheffield大学生命科学院完成博士后。在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及其治疗学基础研究作出重要成就,尤其是近年来研究方向与影像学交叉密切,并担任医学影像学博士点导师,共同招收医学影像学博士研究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含杰出青年基金1项。 张 宇,教授,博导,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及生物医学纳米技术。已发表SCI论文50多篇,第一作者论文近30篇,申请专利7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获得者,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973项目子课题1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973项目课题1项。 实验室-设备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 购置时间 价 格 1 7.0T Micro-MR(实验专用) PharmaScan 70/17 Brucker 2006 ¥1000.00万 2 小C臂DSA机(实验专用) GE Stenoscope 9800 2002 ¥200.00万 3 彩色超声(实验专用) 美国 GE 4 DSA(临床与实验共用) Innova 3100 2005 ¥800.00万 5 SPECT(临床与实验共用) 西门子E.CAM 2005 ¥510.00万 6 MRI(1.5T)(临床与实验共用) Philips 7 彩色超声(临床与实验共用) 惠普 8 多排CT(临床与实验共用) 64层CT/Siemens Sensation 64 2007 ¥1000.00万 9 MRI脑功能成像刺激仪(实验专用) Silen Scan Model SS03100 2004 ¥48.00万 10 流式细胞仪(实验专用) B-D公司 1996 ¥100.00万 11 STORM仪(实验专用) 美国 860 1998 ¥76.00万 12 光动力学治疗仪(实验专用) 英国 13 高效液相色谱仪(实验专用) 日本,岛津 14 酶联免疫检测仪(实验专用) 美国SPECTRAMAX25 1996 ¥32.00万 15 液闪仪(实验专用) 美国 贝克曼 16 CO2培养箱(实验专用) 美国Napoo 17 层析系统(实验专用) 瑞典Pharmacia 1997 ¥10.00万 18 荧光倒置显微镜 19 凝胶成像系统(实验专用) 美国 20 冷冻离心机(实验专用) 德国贺利氏Biofuge Stratos 2002 ¥9.00万 21 放射性活度计(实验专用) 美国CAPINTEC CRC-15R 2006 ¥7.60万 22 电穿孔仪(基因导入仪) 美国BIO-RAD 2003 ¥7.00万 23 梯度PCR仪(实验专用) 德国 24 酸度计(实验专用) 美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