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曹潘荣 |
释义 |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男,1963年8月出生。现任园艺学院茶学系副主任,华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5 华南农业大学获茶学学士学位;1991 获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硕士学位;现在攻读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生物技术博士学位; 2001年和2003年,分别荣获华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三等奖;2001年被评为华南农业大学“优秀实验室主任”;1993年,获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兴农先进工作者”; 华南农业大学学第一批重点岗位“茶学硕士点首席专家助理”特聘人员。 社会兼职现广州茶文化促进会理事;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茶叶分会顾问;中国经济林协会茶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茶业品牌与竞争力评选委员会高级专家团专家。中国茶叶学会会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员;广东揭阳玉湖茶叶协会顾问。 近年来主持课题4项,参加课题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4项,横向课题3项。 主要科研课题“红碎茶发酵过程中茶多酚保留量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南农区典型植物的他感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云6号三高茶园综合技术的研究”(农业部课题);“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推广” (农业部丰收计划)。 近年来,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的为20多篇,有多篇论文发表在一级和重点大学学报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其中参写的“雷州半岛无公害茶园昆虫群落的演替”和“华南农区典型植物的他感作用研究”均获得广东省科协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 积极参加国家“科技扶贫、科教兴农”战略的活动,在广东、广西茶区推广茶树高产优质栽培新技术包括华南名优茶园科学管理技术、绿色食品害茶叶和有机茶叶生产技术、生态茶园和旅游观光茶园建设技术,饮茶文化、茶艺表演培训等有关茶叶生产的项目,取得民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同行业中有一定的影响。 科技获奖情况1.“福云6号三高茶园综合技术的研究”,1998已通过农业部组织的成果鉴定; 2.“华南农区典型植物的他感作用研究”课题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0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广东省高教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3.“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推广” (农业部丰收计划),分别获2003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和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4.“雷州半岛无公害茶园昆虫群落的演替”论文,获1996年广东省科协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 5.“华南农区典型植物的他感作用研究”论文,获得1996年广东省科协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 6.加工工艺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初探,2003获广东省茶叶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7.教学研究课题“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获2001年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出版论著有①《茶树病虫防治学》(农业出版社,2002年6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②《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1月,参编) ③《茶经营之路》(广州出版社,2001年9月,编委) ④《名优茶叶栽培加工技术》,(广东农村广播学校教材,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年) ⑤《茶树栽培学》(农业出版社,2007年,国家”十一五’”教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