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曹林娣
释义

曹林娣现为苏州大学教授。笔名林棣。1944年8月生,江苏锡山市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在西北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专业中国园林文化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园林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中文名:曹林娣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锡山市

出生日期:1944年8月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代表作品:《静读园林》

基本资料

姓名曹林娣

性别

出生年月1944年8月

职称教授

学位硕士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本科、西北大学研究生

个人简介

江苏无锡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学习;1981年在西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艺术设计专业博士生导师。

兼苏州园林局顾问、苏州园林学会和苏州古建学会理事。曾任日本帝冢山学院大学、台北东吴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园林文化的教学和研究。

科研成果

论文

2002年以来主要论文

1.《苏州园林“当代版”及其文化意蕴》 光明日报2002年4月20日(理论版);

2.《蓬莱神话与中日园林仙境布局》 烟台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3.《园林景观的诗化——文学品题》(一)上海《园林》2002第1期;

《园林景观的诗化——文学品题》(二)上海《园林》2002第2期;

4.《“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与中国园林类型》(一)上海《园林》2002第5期;

《“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与中国园林类型》(二)载上海《园林》2002第6期;

《“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与中国园林类型》(三)载上海《园林》2002第7期;

《“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与中国园林类型》(四),载上海《园林》2002第8期。

5.《中国传统思维与园林的艺术个性》(一)载上海《园林》2002年,第9期;

《中国传统思维与园林的艺术个性》(二),载上海《园林》2002年,第10期。

6.《苏州园林品题的文化艺术价值》 载《苏州园林纵览》,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2年10月,第253~287页;

7.《古人的宇宙观与中国园林构思》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艺研究 2003年第6期;

8.《论中国古典园林的陶渊明情结》 [新加坡] 新世纪学刊 第3期,2003年9月;被收入《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论丛》。

9、“天人合一”观与中国园林的道德意识》(韩国《人文科学研究》)2003年8月。

10、论茅山上清派宗师杨羲的道教诗歌,第一作者,苏州大学学报,2003年3期

11.《论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心”》 [日本]立命馆言语文化研究 第15卷第3号,2004年 ;

12、柔美与幽玄之美——中日古典园林美学风格比较 [新加坡] 新世纪学刊 第四期,2004年12月,新世纪学刊编委会

13、《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苏州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

14、人与园林的遇合 中华遗产 2004年7月创刊号 ,中华书局主办 。

15、中国与世界园林扫描 华夏人文地理 2004年6月,香港《读者文摘》全文转载。

16、中国园林诗画渗融之美 东亚学术文化交流第一辑,[韩国?首尔]:新星出版社,2004年,第33-49页;

17、 《中国儒学与日本园林》 《中国传统文化与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三秦出版社2004年1月;

18、顾况:英淑怪丽,俚俗纤秾 (载《苏州文学通史》 第一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162页)(第二)。

19、张籍:情深古道,婉而多讽(载《苏州文学通史》 第一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172(第一)。

20、清代园林对联 (载《苏州文学通史》 第一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

21、《苏州园林的文脉》 《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

22、《中华王城文化的化石—苏州古城》 《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3、《语音崇拜与中国园林吉祥图案》 [新加坡] 新世纪学刊 第5期,2005年12月;

24、《中国园林舟舫的美学意义》 《艺苑》2005年,第4期;

25、 风水佳穴的实践标本---苏州园林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第1期;

26、明代文人园解读 苏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

27、《说“鹿”》,《艺苑》2006年第9期;

28、《卷帘欹枕卧看山—中国私家园林与“禅悦”》,12000字, [新加坡] 新世纪学刊 第6期,2006年;

29、《中华文化的“博物志”—略论苏州园林建筑装饰图案》,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30、《写在地上的爱情诗—读苏州耦园》, [新加坡] 新世纪学刊 第7期,2007年9月;

31、《鹤舞翩翩谢红尘》, 中华文化画报2007年第10期 ,中国艺术研究院;/

32、《中西园林美学的本源性差异》,《中国美学研究》,第二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1期;

33、《旷达闲雅的东方生存智慧—林语堂论中华生活艺术》, 2万字,2007年第1版。台北,出版者:林语堂纪念馆;

34、《龙文化与装饰纹样》,《艺苑》2007年第5期;

35、《论中国园林的蝙蝠符号》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2期;

36、《名僧支遁与苏州》,苏州文艺评论 2008年2月。

37、《苏州园林劝学篇》,苏州文艺评论2008年12月

38、中国古典园林人文精神的历史反思 (新加坡)新世纪学刊 第八期

39、凤文化与装饰纹样 《艺苑》 2008年 第5期,2008年5月

专著

2002年以来主要著作

1、(英文版)《园林经典》(中文稿)浙江美术出版社 2002年;

2、《中国园林艺术论》,2003年,山西教育出版社;

3、《苏州园林营造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合著,撰写“理水”、“植物”、“字画陈设”等,并修订“序言”,统文字稿);

4、《中日古典园林文化比较》,36万字,第一作者,执笔,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2007年第三次印刷。

5、《中国园林文化》,52万,独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2008年第四次印刷;

6、《静读园林》27万1千, 独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2007年第二次印刷;

7、《古籍整理概论》独立编著,36万8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008年第二次印刷;

著作简介

《静读园林》

内容提要:

本书对“地上之文章”——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要素进行了随笔式“解读”,作者摭拾若干吉光片羽,于静中参内美,力图读出积淀在园林虚实这景中的“妙理”,通解蕴涵其中的儒家精神、诘骚神韵、禅宗妙谛,诸如园林文心、山水清音、楼台诗笺、柳浪闻莺、雅玩真赏。探究深蕴园林的艺术美的原动力——哲学文化思想,是书中用力处,这既是作者“读园”的心解,也可助读者“神游”园林,接受自然与文化的精神陶冶,怡养性情。

目录:

美学的散步(代序总)

静坐参众妙——序

第一编筑圃见文心

沧浪之歌因屈平/卷却诗书上钓台/手携书卷谭童耕/但留风月伴烟萝/数朝遗韵芝兰馨/题取退思期补过/握月担风好耦耕/穿池凿石写蓬壶/移天缩地在君怀/苕霅溪天吴苑画

第二编山水有清音

我见青山多妩媚/石不能言最可人/半潭秋水一房山/春夏秋冬月月情/水能性淡为吾支/流泉出峡中琴音

第三编柳浪闻娇莺

自锄明月种梅花/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可一日无此君/陶令门前五柳春/室有幽兰人亦清/幽姿淑态弄春晴/一枝红艳露凝香/六月花神是荷莲/自舒晴叶待题诗/碧梧栖老凤凰枝/桂子飘香月下闻/萸菊年年彭泽酒/霜叶红于二月花/一亭秋月啸松风/文墨涵濡草木秀/浪中得上龙门去/

第四编楼台入诗笺

居高饮清话仙阁/粉墙花影自重重/人在青莲句里行/江湖处处范公船/庭院深深几许/窗含西岭千秋雪/谐音祈福吉祥画/一片冰心在玉壶/緜緜瓜瓞壶中天/大红灯笼高高挂/

第五编雅玩得真赏

松下黄琴待鹤归/静观仙弈山水变/寒池蕉雪诗人画/窗竹影摇书案上/徐孺下陈蕃之榻/曲水流觞千古韵/阳羡时壶烹绿雪/一瓯春雷胜醍醐/九华今在一壶中

后记

《中国园林文化》

内容提要:

《中国园林文化》分上中下三编,上编寻觅中国园林文化发展的踪迹,具体地阐释中国园林从萌芽、产生、发展到成熟的文化变迁;中编阐释体现在园林建筑、植物、山水等物质符号中的文化因子;下编将中国园林文化置于全球文化语境中,分析其文化特质和发展变迁的深层文化原因。最后设“余论”一章,客观地对中国园林文化进行价值评判。

本书适用于建筑、园林、规划、市政管理及高等院校建筑院系师生与科研人员。

《吴地记》

内容提要:

苏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自公元前五一四年吴王阖闾建城,至今已届二千五百年。对于古城的兴衰演

吴地记

变,历代均有所记述,积有丰富的地方志乘资料。据不完全统计,苏州地区范围内传世的各种府志、孙志有一百八十余种,共千余卷,乡镇小志及山、水、园、亭、寺观、祠庙等专志则为数更多。惜旧时刻印份数有限,加之历经变乱,保存不易,不少志书已成稀有,阅读极为不便。为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方志“存史”、“资治”、“教化”的作用,根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整理旧志的要求精神,特对苏州著名方志分批进行标点重印,以供各个方面工作和研究之参考。

《古籍整理概论》

内容提要:

本课程主要讲授古代文献典籍的形式内容和整理古籍的各个环节,如校勘、标点、注释、辨伪、辑佚、编纂等及

古籍整理概论

其相关知识,如古代语言文字、古籍目录版本、古代历史文化等,还有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古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时代曾经到达的智慧高度,它延绵了数千年生生不息的华夏文化,保持着我们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的见证。

古籍整理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是“存亡继绝”的工作,它不仅向人们展示历史、更重要的是要保留历史,让人们在纷繁芜杂的现实中仍能把握住民族发展的脉络,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参与世界文化交流。

本课程主要讲授古代文献典籍的形式内容和整理古籍的各个环节,如校勘、标点、注释、辨伪、辑佚、编纂等及其相关知识,如古代语言文字、古籍目录版本、古代历史文化等,还有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术开发区,南近大厂民族工业园区。两路沿线待开发土地2000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