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曹克强 |
释义 | 1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职称:教授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导师类型:博导 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农药;植物病害流行与综合防治;植物病害生态学 主讲课程:植物病理学基础;植物病害流行学 近三年主持课题: 1.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2008-2012,350万。 2.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yhyzx07-006-03),“马铃薯旱作节水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子课 题“中国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2007-2010。 3863计划“蔬菜高效施药技术研究与装备创制”子项目,2009-2010。 4.河北省农开办项目“植物源杀菌剂“白粉灵”在果菜无公害生产上的应用与推广”,2007-2008。 5.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子课题“与高压静电喷雾装置配合使用的抗病虫环保型制剂评价”,2007-2009 6.科技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小麦玉米两茬免耕和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田有害生物变化规律及关键防治技术研究”子专题。 7.科技部“农业减灾信息化成果推广”项目子专题。 8.河北省科技厅项目“保护地黄瓜主要病虫害无害化治理研究”。 9.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根系分泌物对草莓再植病害的作用机理研究”。 10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知母提取物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作用机制及其抑菌活性成分研究” 发表论文论 1.王树桐, 梁魁景,王亚南,邹庆甲,曹克强,2011,不同树龄苹果园土壤微生物的差异及对苹果砧木生长的影响,果树学报,3:384-388 2.赵增锋,曹克强,2011,苹果树腐烂病流行分析及防治建议,中国果树,1:61-63 3.孔宝华,阮应珍,曹克强,石安宪,李云国,毛文秀,邹晓军,王凯,赵雪琼,杨毅娟,马钧, 2010,云南昭通苹果早期落叶病流行动态,植物保护,(6):117-120+131 4.王树桐,宋风平,胡同乐,魏建健,曹克强,2009,知母提取物诱导马铃薯植株抗晚疫病作用机制初探,植物保护,35(4):34-38 5.宋风平,王树桐,胡同乐,魏建健,曹克强,2009,芒果甙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菌作用机制初探,农药学学报,11(2):213-218 6.曹克强,国立耘,李保华,孙广宇,陈汉杰,2009,中国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和防治情况调查,植物保护,35(2):114-117 7.胡同乐,王树桐,闫峰,杨军玉,Hans-Rudolf Forrer, 曹克强,2008,影响五倍子水悬浮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治效果的主要气象因素,植物病理学报,38(6):619-625 8.任红敏,王树桐,胡同乐,杨军玉,魏建健,曹克强,2008,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植物病理学报,38(5):526-531 9.崔彦,王树桐,曹露,魏建健,曹克强,2008,几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的抑制作用,中国农学通报,Vol. 24(5):308-312 10.张秋娥,曹克强,胡同乐,王树桐,杨军玉,王培培,2008,河北省小麦全蚀病菌变种类型鉴定,植物保护,34(4):18-21 11.陈华,白洁,赵莲,苑香果,李小六,曹克强,2008,新型3-萘基-1,3-噻唑烷-4-酮衍生物的微波促进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有机化学,Vol. 28(6):1092~1096 13.任红敏,崔彦,焦艳玲,曹克强,白洁,陈华,2007,17种噻唑烷酮类化合物堆积中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成卓敏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p251-256 17.靳增军,曹克强,2007,冬枣、金丝小枣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三唑酮残留量测定,现代农药,6(2):36-38 18.Ji L., Cao K., Hu T. and Wang S. 2007, Determination of deoxynivalenol and nivalenol chemotypes of Fusarium graminearum isolates from China by PCR assay.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Vol. 155(7-8):505-512 (SCI收录,影响因子0.761) 19.纪莉景,王树桐,胡同乐,曹克强,2007,多菌灵、好力克及其复配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中国农学通报,23(3):352-355 2 原驻法大使山西太原人。1938年参加牺盟会。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沁水县政府民政科科长,曲沃县副县长,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中共中央华北局政策研究室研究员。1952年后,历任华北财经委员会工业处处长,天津市外事处处长,驻朝鲜大使馆参赞,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西亚北非司司长,驻叙利亚、瑞典、法国大使。 3 第七七研究所第五研究室主任1941年12月生,天津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天津第七研究院第七○七研究所第五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他发扬哈军工精神,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热爱本岗本职工作。在科研生产、科技管理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兢兢业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成绩显著。曾多次被评为所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在 60~80年代,他参加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惯导系统特种电源的研制任务,参加了舰船惯导系统和平台罗经的科研生产综合计划管理,参加了预研课题项目管理,是编制所"八五"惯性技术发展规划的主要起草人。担任中国军事工业历史资料丛书《舰艇工业卷》舰艇导航史料专集主编、副主编,发表过数篇科技管理和计量管理方面的学术论文,多次获学术论文优秀奖。90年代;他担任计量中心主任,负责组织筹建天津地区国防区域3002校准实验室工作,建立了量块、角度、平直度、热电偶、数字表、失真度、脉冲、相让等项国防二级计量标准。实现了检定工作计算机自动化、计量管理工作微机化,提高了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为该所计量工作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1996年被国防科工委授予国防计量先进工作者称号。 4 山东书法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