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珣 |
释义 | 江珣字璘如,光绪壬午年生,是廉江县良垌歧岭南溪村人,终于一九五O年。其父和祖都是举人。父亲江慎中聘任高州府高文书院院长,后改制为中学堂(即高州中学前身),仍被任为监督(校长)。江珣是清末最后一科癸卯科举人。人称他家三代举人,有家学渊源。他中举时年二十一岁,是很年青的。获同知衔拣选知县。翌年任吴川县知事。民国元年再毕业于广东法政学堂法律别科,毕业时各科成绩均满百分,名列最优等第一名。当时读书学堂学生大多数都是举子,少不了也是秀才。他是乙班成绩最优的第一名。一时惊动全校,使到甲班第一名的陈炯明也“专诚拜访”。政法学堂的学监吴太史道鎔对珣很赏识,曾亲书赠一联与他。联云:“家学优远,天资卓绝;文章尔雅,履蹈清贞。”珣十五年进庠,以古学著称,受长沙张文达公赏识,悬挂特招覆试,庚子科选录全省副榜优生第五名,并以吐纳英化,能窥古学之窍语,咨送广雅书院肄业。江珣先生名噪当时,与茂名熊英先生同称高州二才子。他历充广东法政学堂编撰讲义教员(相当于现大学副教授),石城县劝学所所长,石城官立地方自治研究所所长。他是同盟会员,民国后首任石城县民政长(即县长);他在司法界任职多年:揭阳、梅录、东莞分庭推事,合浦地方审判厅厅长,广州地方法院民二庭、民三庭推事兼庭长,广州市土地裁判所主席裁判官,广东省高等法院民三庭、民四庭推事,广东省政府第二科科长。江珣先生历任封建时代反动政府要职,当不免错处一些人和事。抗战后告老还乡,任过廉江县文献委员会委员长。他生平好写诗,诗文造诣高,遗作很多,惜已全部遗失了,仅忆录其《游莫愁湖》诗一首以见其诗清情切,深有江西诗派特色。诗云:“只为饥驱作远游,有田何日遂归休。我来愁比渔洋甚,怕听湖名是莫愁。莫愁艇子有耶无,水阁楼台且啸呼。不见美人来打浆,荒烟浓雾此游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