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姜国楹 |
释义 | 人物简介姜国楹,1922年5月生于湖南省邵东县;当代著名的主张世界大同的社会科学博士、美籍华人姜逸樵先生之侄子。1944年毕业于前国立商学院合作专科学校,先后在湖北恩施、汉口前国民政府财政部所属的湖北税务管理局任会计科员。1947年到南京在青年复学就业辅导委员会任会计佐理员,期间结识了不少当时金融界、文学界的杰出人物,积极参加爱国运动。1950年参加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建设,在当时国家龙头企业湘东钨矿先后任科员、财务股长、会计师、总会计师等职务近四十年之久,是当时湖南省的著名会计师。在任湘东钨矿总会计师期间,姜国楹先生致力于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是目前中国较早提出“要开展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研究”的学者之一,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理论。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休后参加学会学术活动,除部分时间旅游外,潜心研究和著述,研究范围主要涵盖历史、地理、文学等。曾撰写《湘东钨矿三十年经济效益分析》、《(五藏山经)研究》(已出版)、《旅美探亲日记》(已出版)、《世界编年通史概览》、《矿农世家》等书;还翻译了姜逸樵先生著述的《天下一家》一书。 个人作品《矿农世家》内容简介该书包括作者的回忆录、日记、杂记、学术论文及纪念图片等,约28万字,概述作者从祖父至儿孙五代人在矿山农村的工作及生活史,时间涵盖整个二十世纪。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矿业、农业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历史缩影。 《山经》传——破译《山海经密码》内容提要该书以《山海经》的首要部分《五藏山经》为纲,梳理《山海经》纷繁的故事和神话,用传记的形式述说华夏文明起源的历史(约公元前5000—前2100年),揭示“三皇五帝”时代真相。 《山海经》这一书名在中国众人皆知,但它的内容却困扰了两千多年来的许多著名学者,众说纷纭,虽各有一得之见,但总无法窥其全貌。因为《山海经》所讲的故事离我们太远,被重重的历史迷雾笼罩着,被许多神秘的密码封锁着;要全面系统地揭示它的真面目,确实不易。 该书利用中国的文字学、语言学、民俗学、文献学、地理学、地质学、考古学及古气象学、古生物学等各方面的新成就,试着破解《山海经》各个领域的密码,取得初步的成果。 《山海经》的主要内容包含夏代以前三千年的历史地理、天文历法、鬼神祭祀(原始宗教)以及动物、植物、矿物、医药等方面的原始知识,是华夏文明起源的真实纪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百科全书”。本书对这些复杂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编制统计图表,绘制示意地图,作出简要解说。 源出中国南方祝融族的蚩尤氏和源出炎黄族的共工氏,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作出非常重大的贡献,但在与黄帝的战争中失败以后,在历史上成为有争议的两个氏族。本书从《山海经》中搜寻到的战争的原因及战后的结局和后续发展的情况。全书约21万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奥秘:探寻“干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奥秘——探寻“干支纪日”与“阴阳五行”的源流》内容提要: 干支纪日和阴阳五行说是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的两大杰作。它们既包含在古代许多文字著述中,又广泛流传在广大群众口头上。上下五千年代代相传,永不衰竭。它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息息相关。本书分为两个专题研究。 第一专题是“干支纪日的历史渊源和中西日历通考”。本专题探索干支纪日起于黄帝元年元旦(公元前2697年1月1日),并设立推算公式。对《尚书》、《春秋》、《左传》中的干支纪日和现代的干支纪日进行验算,证明4700年的干支纪日连续准确无误。还证明干支纪日和古罗马的儒略历以及现行的公元格里历和星期都可互相通考,设立了通考公式。还证明干支纪日与现行天文年历儒略日是一致的。干支纪日留下了世界上最早和最长久的日食纪录及其它天象纪录,对天文学得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专题是“阴阳五行说的源流及其在科学技术史上的地位”。本专题从汉字起源和《五藏山经》对地理方位的辨认探索到阴阳五行的源头。经夏、商、西周三代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比较成熟的学说。它推动了中国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医学、数学、物理、化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研究上述两个专题之后,又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情况同世界其他文明起源地区,特别是埃及古代文明进行了对比研究,构成了本书的第三篇。全书共约七万字。本书是《(山经)传》的姊妹篇,可以合并出版。 《世界编年通史概览》内容提要该书是以中国编年史为纲编写简明的世界通史。按照在中国已通行了二千年的干支纪年向上推算到公元前2697年作为第一个甲子年,并认定为黄帝纪元元年。这是黄帝开创“协和万邦”的大致年代。用黄帝纪元(简称黄元)、干支纪年和公元纪年以及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纪年对照编列世界大事年表。按照干支纪年每60年为一花甲(简称一甲),每一甲编一年表。从黄元1-4700(公元前2697年-公元2003年),已经历了78甲并进入79甲的二十年代,共编写79份年表。以花甲为单元综述世界历史大事,根据历史发展阶段合若干甲为一历史时代。本书按历史时代分为四卷,公约117万字。 第一卷上古史,1-41甲,黄元1-2460年(公元前2697-前238年),黄帝纪元前的上古史只叙述世界文明起源的新石器时代,不涉及人类起源的旧石器时代。第二卷中古史,42-72甲,黄元2460-4320年(公元237-公元1623年)。第三卷近代史,73-77甲,黄元4321-4620(公元1624-1923年)。第四卷现代史,78-79甲,黄元4621-4740年(公元1924-2043年)。这个历史分期既适应中国史的传统分期,也适应西方史的传统分期。 本书以中国编年史为纲只是利用中国历史连续性最明晰而又最悠久的特点,不是提倡“中国中心论”。关于中国的史料在本书中只占总篇幅的四分之一。美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编写的大中学用《世界史》教科书,叙述欧洲白人历史占总篇幅的76%,而叙述中国的历史只占3%,是最典型而又最偏颇的“欧洲中心论”。 本书对中国上古文献如《尚书》的“尧典”、“皋陶谟”、“大禹谟”、“禹贡”诸篇以及《山海经》等进行重新释读和考证,印证现代考古学文化的新发现,破解了这些文献的“密码”,再现了四至六千年前中国古代社会的文明。 世界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史多元的,从而产生的许多名族和国家,时至今日,人口布满了整个地球,科学技术又把人在地球上活动空间和时间缩小得非常近,使大家相依为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放弃民族的、宗族的和主义的偏见,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大家庭,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就说过:“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是本书编撰的宗旨。 上古史约256千字,中古史约381千字,近代史约240千字,现代史约259千字。 《中国夏以前的古代社会:从野蛮经···《中国夏以前的古代社会——从野蛮经开化到文明的历程》内容提要: 该书以《山海经》、《尚书》、《周易》、《春秋左行》、《国语》等先秦文献为依据,以现代考古学文化为证据,编写中国夏以前的古代社会的历史,并考订伏羲氏、神农氏、黄帝尧舜氏三个时代的“年代纪”(公元前4713-前2179)和大事纪要。全书约52000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