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建筑创作学概论
释义

图书信息

作者:汪正章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0月1日)

丛书名: 建筑学与学建筑丛书

平装: 19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64122854, 9787564122850

条形码: 9787564122850

产品尺寸及重量: 23.6 x 16.8 x 1.2 cm ; 322 g

内容简介

《建筑创作学概论》是作者多年教学和研究的成果。全书分综论篇、思想篇、创造篇,主要涵盖了“建筑创作学”的理论架构,建筑创造的观念、原理,建筑创作能力的培养。

《建筑创作学概论》可促进建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对在职建筑师的设计与创作实践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汪正章,知名建筑学家。195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在北京原建工部城市设计院工作两年,1961年11月始往教于合肥工业大学至今。历任建筑学系教授、系主任及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曾任中国建筑学会第八、九、十届理事会理事和建筑理论与创作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在职期间,主要教授建筑设计与理论等课程,也参与设计创作;从事建筑创作和建筑美学等理论研究,发表过《建筑美学》、《建筑创作学构想》等学术论著。

目录

引言:现代中国建筑的理论研究之路

(一)走我们自己的研究之路

(二)走“和而不同”的研究之路

(三)走“实事求是”的研究之路

(四)走“与时共进”的研究之路

(五)走“综合创造”的研究之路

A 综论篇

一建筑创作学的理论架构

(一)建筑创作学的提出

(二)建筑创作学的框架形成

(三)建筑创作学的理论构成

(四)探索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学理论

二 一个“创作图式”的表述

三 “五环图式”话建筑

四 如何培养建筑创作能力

(一)理解建筑

(二)了解生活

(三)敏于思想

(四)精于技艺

(五)擅于创造

五 建筑,有创无“类

B 思想篇

一走向“主题创作”

(一)“主题创作”的执著追求

(二)“主题创作”的成功实践

(三)“主题创作”的理论启示

二 创作·形式·思想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把“思想”提到建筑创作的重要位置?

(二)两点分析:怎样看待建筑创作的思想属性?

(三)简约的回顾:“石头的史书”、“木头的诗歌”说明了什么?

三 传统·中介·现代

(一)中介在传统与现代之问的“媒介生成”意义

(二)中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桥梁过渡”意义

(三)中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感知表象”意义

(四)中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系统建构”意义

四 时代建筑与地方特色

(一)狭义和广义

(二)表象和内涵

(三)俗成和突破

(四)人情和机理

(五)大众和自我

(六)建筑和环境

(七)时间和空间

五 中国建筑师的广义职业道德观

(一)行为

(二)观念

(三)文化

C 创造篇

一建筑的思维本质在于创造

(一)从建筑矛盾的复杂性看“创造”

(二)从建筑目的的兼容性看“创造”

(三)从建筑条件的差异性看“创造”

二 建筑师的创造性思维

(一)建筑创作中的思维发散和收敛

(二)动态思维与“心理定势”

(三)“逆向思维”在建筑创作上的妙用

(四)建筑的创造性想象

(五)科学手段和建筑创作

三 驯异·综合——建筑创作的嬗变原理I

(一)建筑中的“驯质异化”和“异质驯化”

(二)“有意义的综合”与建筑创造

四 选择·逆忤——建筑创作的嬗变原理Ⅱ

(一)“慧眼识珠”式的选择与建筑创造

(二)建筑创作上的“相向借鉴”与“反向革新”

附录一 谈基本建筑理论体系的建构——以五位中国现代建筑师的探索为例

附录二 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论题

插图资料来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23: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