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建党1921,他们改变了中国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7月1日) 平装: 24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00850190, 9787500850199 条形码: 9787500850199 尺寸: 23.6 x 16.6 x 1.8 cm 重量: 399 g 作者简介王中亚,生于1986年,江苏江阴人,毕业于南开大学。作者虽然是一个80后的年轻人,但他对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抱有极大的兴趣,多年来沉浸其中,著有相关作品多部。 内容简介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迭遭战祸。南北之争,北洋内部之争,地方 性动乱,外国侵略,种种乱象层出不穷,民国政局陷入泥潭。在这内忧外患 之际,毛泽东、张国焘、蔡和森等一大批爱国青年在以陈独秀、胡适为首的 先进知识分子的启发下,在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并在五四运动中发挥出 巨大的能量,中国政坛出现了星星之火的希望。1920年年初,《苏俄第一次 对华宣言》出台,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热潮,大批在新文化运动 和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开始倾向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和陈独秀依然是 青年们的领袖,陈独秀在上海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其后,共产 主义小组在中国各地纷纷建立,旅欧青年张申府、周恩来、蔡和森也在法国 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尤以李大钊在北京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跟陈独秀南北 呼应,号曰南陈北李。1921年7月,随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中共一 大终于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本书《建党1921(他们改变了中国)》以 此为背景,描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历史事实。 《建党1921(他们改变了中国)》由王中亚编著。 媒体评论这是一部充满热血、激情的中国共产党建立史,也是大时代洪流中青年 人追求理想与救国之道的精神坐标。民困国危之际,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他 们将为中国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著名作家 岳南相对于一些叙述严肃、面孔端正的党史类图书,本 书行文生动活泼,通俗可读,因此,它也非常适合80后、90后的年轻人阅读 。这对于普及党的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民出版社东方编辑室主任 侯俊智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党史读物的看法,原来党史可以写得这么活泼有趣儿 。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新华书目报》编辑 孟凡 目录引言 一些我们遗失已久的东西/001 第一章 湖南来的青年们/003 民国八年的京城/004 惟楚有材/006 惊人的母亲和特殊的儿子/010 第二章 北大图书馆/017 土学生和大才子/018 乱世飘萍/023 第三章 新青年,新文化/031 科举见闻录/032 安徽反清第一人/036 文人与政治/040 自觉心和爱国心/043 革中国人思想的命/048 打倒孔家店/052 大众的文学/057 新青年的摇篮/061 第四章 泥潭中的民国/067 内乱一幕幕/068 举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072 二十一条和五九国耻/076 弱国无外交/081 第五章 希望之光/089 爱国救亡五四始/090 讲演团/095 群众的伟力/098 第六章 上海的辩论/105 五四余波/106 旧人和新人/110 青年学生PK革命领袖/114 所谓革命/116 第七章 苏俄的对华宣言/121 庶民的胜利/122 梦想照进现实/126 中国的普罗米修斯/130 向左转,向右转/133 第八章 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诞生/139 驱逐毒菌张敬尧/140 湖南的“联省自治”/144 “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149 第九章 南陈北李/155 远东来的客人/156 剑拔弩张的直皖两派/160 信使张国焘/165 追赶时髦的上海才俊/168 陈独秀的舞台/172 共产运动第一站/177 李大钊的“社会主义同盟”/181 第十章 与工人在一起/185 维权还是革命?这是个问题/186 从长衫到短衣/190 长辛店的工人补习所/195 第十一章 勤工俭学在欧洲/201 革命的苦行僧/20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06 和则即,不合则离/211 第十二章 大事件/217 从维经斯基到马林/218 五湖四海的才俊/221 理论家和实干家/226 包打听/229 南湖画舫/233 大事件/236 尾记/24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