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曹村村 |
释义 | 1 安徽省黄山区新华乡曹村村曹村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区新华乡西部,西与永丰乡洪田村接壤,北与新丰乡安居村交界,四面环山,为山间夹盆地地貌特征。截止到2006年,全村总面积7.56平方公里,辖东边、西边、老庄、新中、查家、大山、棠和、中兴、盛家九村民组,总人口1218人,350余户。境内阡陌纵横,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是黄山区重点产粮村之一。 ◎ 基础建设曹村村是新华乡的一个大村,人口1200多,2000年,修建了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境内资源丰富,机耕路纵横,是黄山区重点产粮村之一。随着行人和车辆出行的增多,该村很多机耕路已不能满足百姓生产、生活上的通行,曹村5号路位于曹村村西部,东接1号曹村主干道,西通老庄、新中两个村民组,全长930米,是一条村组交通要道。该路紧靠排洪沟,宽度不足3米,影响着车辆和村民的通行,特别是梅雨季节 ,学生上学极不安全,拓宽刻不容缓。 2006年开春以来,新华乡曹村村抓紧农闲晴好天气,掀起了修路高潮。2月底开始了3号机耕路的拓宽工程,完工后,3月中旬,在资金没有落实的情况下,通过村民义务投工投劳的方式,先干了再说,开始了5号路的拓宽工程。目前,5号路已完成干砌石磅250立方米,回填土方1200立方米,安装30号涵管60米,安装U型槽400米,完成土石方2000多方。拓宽小桥一座。预计近期即可完工。 拓宽后的5号路为5米宽的砂石路面,受益人口400多人。U型槽的安装既可防洪、又可灌溉。这是曹村村两委2006年为百姓办的实事之一,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经济发展曹村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全村拥有水田1900余亩,耕地面积2400亩,山场面积8000余亩,全村农业发展逐步形成以粮油为主、多种经济为辅的良好局面,并形成了以“蚕桑、笋竹”为主导产品的强村战略。 2 江苏省吴江市震泽镇曹村村◎ 概况曹村村位于震泽镇西端,与浙江南浔交界,地处震泽八都工业园区腹地,区位优势明显。21世纪以来,在曹村村党委一班人的不懈努力下,该村先后获得“吴江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自治模范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全国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苏州市示范村”等荣誉。村党委以创建苏州市级先锋村为契机,致力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全村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新发展 ◎ 夯实党建村党委牢固树立“三大意识”,即“经济要发展、党建必先行”的超前意识、“党建工作出生产力”的效益意识和“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常抓不懈。2008年新建党员服务中心,内设“两站多室”,有流动党员管理站、电化教育站、教育培训室、综合活动室、图书室、健身室、谈心室等,推行菜单式服务,提高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开展流动党员管理试点,推行流动党员“129”教育管理模式,村党委作为八都开发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专门成立八都开发区党支部,隶属于八都曹村村党委,由曹村村干部兼任开发区党支部书记,协调八都开发区内的企业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组织八都开发区未建支企业内的党员开展活动,按行业建立若干管理小组,确定专门小组长,负责流动党员的联系和组织活动。 ◎ 创业兴业村党委一班子人主动接受开发区的带动和辐射,建立了村级工业小区,在原有绢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坚持富民优先,做足招商引资、富民强村文章,鼓励村民创业投资,吸引外来客商落户发展,全村民营企业不断增加。目前,全村民营企业总数达到了33家,形成绢纺、通信电缆、纺织、家具、木业地板、楼梯等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村党委特别是把全村党员推到经济工作的最前沿,增强他们干事创业的本领,村民创业积极性高涨,在工业区内,有较多企业是本村村民为业主。同时也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工作问题。不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也提高了村级经济总量。2008年村级年可用财力超200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2266元,形成了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 基础建设曹村村党委始终把改善农村及农民生活环境为重要责任。一是加大生活设施改造。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气化燃料普及率和卫生户厕普及率在90%左右,村庄道路建设实现了硬化和绿化,拓宽硬化村组道路面积9000平米,河道双清7435米、驳岸1500米,种植各类树木1050株,绿化覆盖率达60%,新建、改建三格式化粪池公厕5座、户厕三格式化粪池398座,配备垃圾箱50只、垃圾桶26只;流转土地35亩苗木,提高绿地率;二是提高村民福利,实现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全村村民的基本养老保障参保率达到90%;农民大额合作医疗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均达到100%;失地农民全部进入土保。男60岁、女55岁老人每月享有补贴,80岁以上老人每年享有慰问金;村民还享有免费收看数字电视,从播种到插秧、从机耕到收割一切费用有村承担的福利;三是加强综合治理,建设和谐社会。通过村级阅览室、宣传橱窗、远程教育、教育读本等载体广泛开展公民道德规范、农村科技素质、健康知识、民主法制和文明新风知识培训,评选表彰文明新风户、五好家庭户,通过各种活动,营造了文明淳朴的村俗民风和诚信道德。此外,还建立了警务室、调解室、外来人员管理服务站,并配备巡逻摩托车2辆、对讲机2部、专职治安联防队员8名;为村民安装“户村接警系统”100套。村风民风良好,无群体性上访、恶性事件和“八大类”刑事案件发生。 3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高峰头镇曹村村曹村村位于镇驻地西北5公里,胶新铁路西侧,沭河岸边,交通便利,水源丰富。西曹村 相传南宋时期(1127—1279年)建村,原以曹姓兴旺,得名曹村。后以方位,改称西曹村。现有838户、2845口人。该村土地肥沃,水浇条件优越,以种植小麦、水稻、玉米为主。近年来,板栗、杞柳、蔬菜、油桃、冬枣、葡萄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