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曹诚英
释义

(1902~1973.1.18)别字佩声,乳名行娟,安徽绩溪旺川人,国内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1902年出生于绩溪一个大户人家。诚英是她的排行名。她家是富裕的徽商。自五岁起即上私塾,读《孝经》、《弟子规》、《四书》、《幼学琼林》等。她从小偏爱文学,尤爱诗词。十六岁那年,由母亲作主许配给宅坦村的胡昭万,这是她极不愿意的,后来这桩痛苦的婚姻在其二兄的帮助下才得以解脱。

生平简介

1902年出生安徽绩溪县旺川。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农科,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并留校任教。1934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主修遗传育种,1937年获得遗传育种学的硕士学位归国,同年回国后,在安徽大学农学院任教授,是我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1943年到复旦大学农学院,成为专职教授。1952年,因院系调整,随复旦大学农学院的一部分来到新组建的沈阳农学院任教授。1956年她被选为沈阳市政协委员。1969年回故乡绩溪,1973年因肺癌逝世于上海。

人物小传

曹诚英是我国最早的作物遗传育种的女教授,以前,她只是在她的业务领域中被人所知,后来,随着此间胡适研究的不断加温,胡适与曹诚英的恋情逐渐浮出水面,这才被世人关注。曹诚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小胡适11岁。1917年胡适回乡成亲,佩声是婚礼上的伴娘之一,两人初识。佩声喜欢种花草,胡适夫妇到北京后,常写信给胡适,要他寄花籽给她,也不时作些小诗请胡适评阅,两人通信往返,互有好感。1923年,胡适到杭州休养,曹佩声也在杭州读书。久别重逢,佩声正在心境万分凄凉的当口。却原来,佩声四年以前出嫁,嫁与了胡适同村上庄的胡冠英。在佩声自己争取下,成婚后不久她就离开了丈夫,就读“杭州女子师范学校”。她的婆婆对她十分不满,借口佩声结婚3年未有生孕,让胡冠英续了小妾。曹佩声作出了大胆的反抗——她毅然于1923年春天,与胡冠英离了婚。

曹佩声于1925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很巧的是,胡适早年进康奈尔大学,选读的是农学院。佩声师范毕业以后,也步胡适后尘,进了东南大学读农科,直至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然后赴美深造。胡适特意写信给他的女友韦莲司,托她照顾佩声:“她得节俭过日子,还得学英文口语,你能在这两方面给她一些帮助和引导吗?”1937年佩声学成回国,接着抗战爆发,胡适出使美国,佩声远避四川,海天万里,情牵一线。据说佩声曾有长信给胡适,胡适也曾托人带钱物给佩声。

此后曹佩声终身未嫁。解放后,佩声任教于沈阳农学院,1958年退休。她曾经委托好友汪静之,将她一直珍藏着的一大包与胡适来往资料,在她死后焚化。这段刻骨铭心的相思,她珍藏了一辈子,死后也随她带去了天堂。

据说曹佩声死后,嘱咐葬在绩溪旺川的公路旁。这是一条通过胡适故居所在的上庄村的必经之路——她是还寄望于在路边与胡适生死相逢吗?斯人已逝,只留下一段持续半个世纪的似断非断的恋情,引人长长叹息。

曹诚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她与胡适相互倾慕着,胡适称曹诚英为表妹,曹诚英称胡适为麇哥(胡适小名叫嗣麇)。这对有情人在长大后却未成眷属,有过短暂的浪漫与幸福,更多的是不幸与悲怆。

胡适屈遵母命于1917年与旌德江村的小脚闺秀江冬秀结为夫妻,胡适在结婚时曹诚英是四个伴娘中最出众者,就在这次婚礼上相互更为爱慕。胡适与江冬秀之间的结合纯粹是一桩封建式的包办婚姻,因而婚后并不幸福。1919年曹诚英也由其父做主嫁了一个没有爱情基础的丈夫胡冠英。对于这桩婚姻,她留学美国的兄长曹诚克极力予以反对,并劝她继续完成学业,不久离家去杭州就读女子师范学校。其婆婆借口她三年未有身孕,给胡冠英纳了个小妾,作为“五四”新思潮唤醒的新女性曹诚英怒从心起,于是,在其兄曹诚克的支持下同胡冠英解除了婚约。

1923年4月,胡适因病到杭州烟霞洞休养,曹诚英随之而来。在这里,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是“驱不走的情魔”,是“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胡适诗《秘魔崖月夜》),也是他们一生中最为缠绵热烈的一段恋情,以致有了结晶。

其时,胡适也打算与江冬秀离婚,每当胡适向江冬秀提起此事,江冬秀便大吵大闹,一次竟用裁纸刀刺向胡适的脸部,未中。又一次,江冬秀拿起了一把菜刀,对胡适说,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我再自杀。吓得胡适立刻偃旗息鼓,落荒而逃。同时也受到梁启超等舆论的压力,胡适只有抱憾终生。胡适在《如梦令》中写道:“月明星稀水浅,到处满藏笑脸。露透枝上花,风吹残叶一片。绵延,绵延,割不断的情缘。”胡适是一个获得过三十多个博士头衔的风云人物,却败在了封建礼教之下。在他死后,蒋介石赠送了他一副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实在是入木三分的写照。

曹诚英的不幸远远超过胡适,正如胡适在《尝试》一诗中所言:“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哪一个,孤身怪可怜。”在曹诚英堕胎后,由胡适推荐于1934年赴美国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农学院,1937年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安徽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是我国第一位农学界女教授。1939年,曹诚英结识了一位归国留学生,俩人产生了恋情,岂料江冬秀在男方亲戚中败坏曹诚英的名声,致使男方单独解除婚约,直气得曹诚英要上峨嵋山当尼姑。在其兄曹诚克力劝之下方改变了主意,又兼在美国做大使的胡适来信安慰,还捎来300美金资助生活,情绪才逐渐稳定下来。曹诚英对胡适,一直是痴情不改,一往情深,鸿雁不断,相互都品尝着苦涩的婚外恋情。

1949年,胡适不听曹诚英的劝阻流亡到美国,从此两人鸿雁断绝,留下的是无尽的怀念。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曹诚英调到沈阳农学院任教,成为了我国著名的马铃薯专家。事业上的成就改变不了精神上的孤寂,1958年退休后于1969年落户绩溪山城,原想找一处房前屋后能够耕作的住所,自筹资金建一个养猪场、气象台,但这些设想都一一落空。生活上十分清苦孑寂,她写有一首《临江仙》:“老病孤身难寄,南迁北驻迟疑,安排谁为决难题?哥哥长病废,质仰死无知。徒夸平生多友好,算来终日痴迷。于今除却党支持,亲朋休望靠,音信且疏稀。”南返家乡后,难以忘怀的是杨林桥上的美好回忆,然而,于今是物是人非,空留惆怅,一派凄凉晚景。

曹诚英一生的积蓄,都用于家乡的修桥补路上。1969年杨林桥被洪水冲垮一墩,全桥岌岌可危,曹诚英出于对杨林桥特殊的感情,捐资修复,绩溪的母亲们对她乐善好施的事迹刻记在桥上,更把他们那种刻骨铭心的情缘留存于后世。

江南才女

曹诚英天生丽质,聪敏好学,但生未逢其时,所学到的知识未能得到充分施展。当年国内学术受政治影响,生物界都以米丘林-李森科的细胞遗传学为宗,魏斯曼-摩尔根主义遗传学被斥为唯心主义,反达尔文学说。曹诚英在美国所学的遗传学是属于后者,遂改研究马铃薯及高梁。她在马铃薯细胞遗传的研究和改进工作中取得卓越成绩,培育出为东北地区广泛种植的高产马铃薯。曹诚英天性近文学,在杭州读书时,汪静之、冯雪峰、魏金枝、柔石等在杭州组织晨光社,曹诚英也参加了这个团体,并得到胡适的支持和帮助。她的一生写了大量的诗词,曾有小部分在《妇女月刊》上发表。

姑侄之情

著名湖畔诗人汪静之与胡适的红颜知己曹诚英都是安徽绩溪人,也都出生于1902年。

汪静之出生于茶商家庭,家境殷实,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富户。当年流行爱好做亲的风俗,汪家与乡里富户曹家,关系不错,常有往来,而且家境实力相当,门当户对。双方家长就相约指腹为婚:若汪家生了儿子,曹家生了女儿,或者相反,就结为亲家,以便延续两家的友谊。结果,汪家生了儿子汪静之,曹家生了女儿曹秋艳(又名初菊)。这就自然而然地将他们定下了终身。由于汪曹两家往来较多,汪静之与曹秋艳也经常有在一起玩的机会,他们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不料曹秋艳自幼身体不好,经常患病,虽然她的父母到处求医,为女儿治病,但也没有挽救了女儿的生命,在她12岁时,还没有来得及享受人间的美好和未婚夫的温馨,就过早地离开了人间。

在曹家,与曹秋艳同龄的还有一位与她祖父同父异母生的小姑母,这就是曹诚英。每逢汪静之到曹家时,经常在一起玩的小伙伴中,除了曹秋艳之外,还有曹诚英,因此汪静之与曹诚英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伙伴,不过长大后,他们则以姑母相称。

1918年汪静之到屯溪安徽茶务学校读书,开始接触新文学。或许是青春的躁动,他写了首情诗寄给曹诚英,表达了他对曹诚英的爱慕之情。虽说曹诚英对这个小伙伴的印象不错,但在当年,她也是被指腹为婚者,不敢超越雷池一步,就以辈分不同而婉辞拒绝了。在这一年,16岁的曹诚英与指腹为婚的乡里富户之子胡冠英举行了婚礼。婚后进入杭州第一女子师范读书。

1919年夏天,汪静之考取了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虽然不能与心上人曹诚英结为伴侣,哪怕是常与她会面,也是精神上的最大的安慰。敏感的曹诚英意识到了汪静之的思想动机,就想为他介绍个女朋友,来分散他的纠缠。于是,每逢汪静之与曹诚英约会时,她都带一位女同学一起来,以便给他们搭搭桥。不料汪静之个头矮小,几个女同学都看不上他。

这时的汪静之经常发表诗歌,在1922年还与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人组成湖畔诗社,成为诗坛上享有盛名的“湖畔诗人”。他们以创作爱情诗为主,在现代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曾得到过鲁迅、胡适等新文化先驱者的赞许。这顶诗人的桂冠,终于使他赢得了爱情。曹诚英经过几次为他搭桥失败后,她仍然关心着这位小侄子,又为他物色了一位叫符竹因的同学。本来符竹因也是嫌汪静之个头矮小的,但是她很欣赏他的创作才华,很喜欢他的诗歌,就答应交往。符竹因貌美异常,端庄贤淑,汪静之为之倾倒,全身心地追求她,他的爱情诗集《蕙的风》,就是为符竹因写的情诗。这对情侣终于在1924年结为伉俪。

1922年曹诚英与胡冠英离婚后,在一次汪静之请她聚餐时,她情绪亢奋,饮酒过多,终于向汪静之吐露心声:“离婚后,真想答应你的求爱,一想到你和竹因,我不能夺人所爱。”这句酒后吐的真言,道出了曹诚英的心声。不过,曹诚英的心,半年后就被胡适所截获,在杭州烟霞洞与胡适坠入情网。她与汪静之的关系仍然是长辈与幼辈的关系。1930年曹诚英在南京东南大学读书时,汪静之途经南京去看望她,她的屋里只有一张床,曹诚英以长辈的口吻说:“你睡这头,我睡那头,你给我暖脚吧!”他们丝毫没有产生杂念,汪静之对这位姑母一直是很尊敬的。

新中国成立后,高校院校调整时,曹诚英被分配到沈阳农学院任教。1958年退休后,回到安徽绩溪定居。“文革”开始后,她的身体日渐衰弱,她到杭州的汪静之处,将自己的日记、书信等资料集成一包交给汪静之保管,并且嘱咐汪静之在她死后焚毁。后来有人向汪静之问起这包资料,汪老说:“1973年我得到曹诚英的噩耗后,就按着她的嘱托,烧毁了。”曾有人怀疑这包资料没有烧毁,完全是出于杜撰。试想,在那个大革文化命的年代,谁会有勇气保存这些资料呢!汪静之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更不会有远见舍命保留的,除非那些八代赤贫的无产者才会有这样的勇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6: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