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曹成海 |
释义 | 个人简介曹成海 ,49岁,青海省互助特色种业实验站站长。曹成海1977年从兰州大学生物植 物学专业毕业至今在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由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成长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并担任省农业工程学会、农学会理事等职务,还是第十届省人大代表。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十余项国家农业部、人事部、国家科委等部门和单位授予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等先进个人奖;获6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培育出了东春1号小麦、东青1号青稞、互丰010杂交油菜等新品种。 人物特写曹成海走到哪里,就把科学技术的宣传带到哪里,千方百计为互助县的农业生产找出路,为农民找市场、创高产、增收入。互助县常年油料种植面积达17.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7%,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他便主动请缨,在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的加定乡,开始了优质油菜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工作,这一干就是好几个年头。他带领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认真参与每一阶段的工作。群众感慨地说:“曹主任比庄稼人还庄稼人”。如今,加定乡建立了西北地区最大的甘兰型杂交油菜制种基础,从1996年制种16.8亩发展到2003年的4000亩,平均制种单产125.4公斤,最高达170.8公斤。所制的优质杂交种除供本县用外,还远销到全省以及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等省区。推广面积由1996年的示范种植,迅速扩大到2002年24万亩。他培育出的“青油331”、“垦油一号”、“互丰010”等品种受到省内外的普遍欢迎。优良品种有了,产品还要有市场,再好的农产品如果卖不出去,不仅损失大,而且还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在田野里他努力试验、研究新品种,离开田野,他跑市场调查,跑农产品经销公司,和单位全体职工一道发展订单农业,2001年-2003年累计发展订单农业14000亩,平均亩纯收入700元以上。 为了将新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了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他组织建立起了优质甘兰型杂交油菜的育、繁、推、产、供、销和种、养、加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体系和农用物资经营体系。为进一步做好农业技术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他的努力下,县农技中心于1999年成立了全县第一家科技企业——青海互丰杂交油菜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同时,创建了优质食用色拉油等产品的加工服务和养殖场。 曹成海烈士曹成海烈士: 四川省巴中县人,35207部对60分队战士,1983年1月入伍,1984年4月28日牺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